我們時代的神經質人格︰對神經癥的分析和治療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我們時代的神經質人格︰對神經癥的分析和治療

作者:[美]卡倫‧霍妮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ISBN:978780685921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36元

本書的目的,是希望給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神經癥一幅準確的畫像,以刻畫出實際上推動他們的內心沖突、焦慮、痛苦,以及個人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所遭遇的種種障礙。在此,我不打算涉及任何特殊或某些類型的神經癥,而是集中探討我們時代所有的神經癥患者以不同形式共同表現出來的性格結構。   本書論述了文化對神經癥形成的影響,探究在長期基本焦慮的心理壓力之下,個體所形成非理性的神經質欲求,是如何植入到人的性格中去的。   本書的重點在于強調神經癥患者實際存在的沖突和他為解決這些沖突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神經患者實際存在的焦慮和他為對抗這些焦慮所建立起來的防御系統。這種對真實處境的強調,並不意味著我放棄關于神經癥的形成是來自童年的早期經驗這一觀念。

序言 引言 一、神經質的文化和心理內涵 二、為何要談“我們時代的神經質人格” 三、焦慮 四、焦慮與敵意 五、神經癥的基本結構 六、對愛的神經質欲求 七、再論對愛的神經質欲求的特征 八、獲得愛的方式和對被拒絕的過敏 九、性欲在愛的神經質欲求中的作用 十、追求權力、聲望和財富 十一、神經質的競爭 十二、競爭中的退縮 十三、神經質的罪惡感 十四、神經質受苦的含義——受虐狂問題 十五、文化和神經癥

在精神分析學和心理治療的歷史發展大河中,有兩位傳奇式的人物︰男性是弗洛伊德(S.F r e u d,1856——1939),女性當屬卡倫‧霍妮(K.Horeny,1885——1952)。弗洛伊德這個名字,對于國內讀者來說已經是並不陌生瓦有不少的人在听說他如此這般聳人听聞的精神分析理論後,其反應竟不下于“談虎色變”。在有些人心目中,弗洛伊德的理論類似于那些寫情色小說的作家,或者像兒童不宜的電影一樣,最好不要輕易涉足。其實這些誤解和疑慮是完全不必要的。然而,霍妮這個名字卻鮮為人知瓦由于種種原因,國內的學術界,特別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專業人士對霍妮的研究十分貧乏,至于普通的讀者則更少有人問津了。 霍妮是知識女性的一面旗幟,是精神分析學園地的一朵奇葩,也是女性心理學的開拓者。霍妮年輕時接受弗洛伊德派的精神分析訓練,但在此後的生涯中卻公然與弗洛伊德派決裂,分庭抗禮,自創門派,獨樹一幟。這在當時旗實具有過人的膽識。 如果說20世紀人類社會的百科全書,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創立作為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來記載的話,那麼心理學研究還有一次頗具厲支意義的變革——即女性價值觀取向的學說建立,同樣是石破天驚的,而扭轉這一乾坤的大師就是卡倫‧霍妮。在這之前,精神分析的理論流行的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女性心理學觀,專家們老是在弗洛伊德的“陰睫羨妒”,(女性受虐說”和“閹割恐懼”的理論中兜圈子。弗洛伊德本人也認為,描述女性的心理發展一直是令他很頭痛的事情,他曾把女性的心理比喻成一塊“黑暗的大陸”,弗洛伊德由于不能把從男性那里得出的數據和結論,準確地運用到女性身上而一度感到過焦慮。 而霍妮則以一本《女性心理學》一舉打破了弗洛伊德的神話,讓人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此書為 世紀女性精神分析研究開了先河,也為此後許多女性主義心理學家的理論探究奠定了基礎。霍妮試圖把女性從男性的文明,男性社會的文化暗示中解放出來,她主張女性要認識自己的“天性”,剝離男性社會對女性心理的定位,力求獲得一幅女性自我精神發展的真正藍圖。 這個神奇的霍妮與弗洛伊德是同時代的人,比弗洛伊德小29歲。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國漢堡附近的小鄉村。家庭的結構是由跨國婚姻所組成,父親是挪威人,職業是航海的船長;母親是荷蘭人,一個潑辣,豪爽,富有魅力的家庭主婦。這個跨國婚姻組成的家庭生活,給童年的霍妮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在霍妮的回憶中,父親比母親大17歲,其父對這個相貌丑陋,天資愚笨的女兒並不怎麼看好,而母親則偏愛哥哥。霍妮從小立志從醫,遭到父親的反對,母親為了維護女兒而不惜與丈夫分手。 1909年,24歲的霍妮與柏林的一位律師結婚。婚後育有3個孩子。1926年離婚。她的童年家庭生活和不幸的婚姻經歷,對她的學術生涯和精神分析理論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使她對女性內心與人生的洞察無比的犀利和睿智。傾听她在著作中的論述和新聲,每位讀者或多或少都可以得到一些深刻的人生啟迪。 1913年,霍妮獲柏林大學醫學博士的學位。此後,一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收專業的心理分析訓練,上直到32歲時,才成為一名正式的精神科職業醫生。1932年她赴美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副所長,二年後又遷居紐約,創辦私人醫院,並創建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親任所長之職。直到1952年12月4日逝世。享年67歲。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