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之心:數位攝影的意圖、風格和過程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攝影師之心:數位攝影的意圖、風格和過程
心,是影像的創生之處。在一張好的照片中,心靈、眼睛和相機,一定會以某種方式連結起來。
★ 不只用「眼」看,更要用「心」想──麥可.弗里曼更上層樓攝影著作,從技巧升格到美學境界! ★ 各國Amazon讀者5顆星激賞評價
本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回答一個最常見也最難解答的問題:怎樣的照片稱得上是好照片。作者從拍攝者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影像建構的核心本質:心靈、眼睛、相機,三者如何共同作用,創作出一幅影像,並探索一流攝影師何以能一再創造出偉大作品。
◎ 以「意圖」-「風格」-「過程」,完整闡述影像創生過程 攝影的本質,是要思考如何不斷激發觀看者,讓人從照片中得到驚喜。照片平凡抑或出色,差別即在此。但如何做到這一點?作者從「意圖」、「照片風格」、「拍攝過程」三個角度出發,告訴你,一張照片哪裡好、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好,又該怎麼讓它好。
◎ 影像深度,讓「好看的」照片提昇至「好」照片 有些照片追求好看,但有些照片的企圖更宏大,希望能引發觀者的情緒、反思,甚至討論。照片中攝影者所注入的意圖,讓照片不僅是「好看」,還能吸引別人花更多時間觀看。而有了意圖之後,又該如何將抽象的想法化為具體的畫面?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構圖──構圖、鏡頭效果、快門時機和光線等成千上萬的組合,形塑出攝影者的影像風格,不同的風格將呈現不同的氣氛和本質,就算是同樣的景物,也可以敘述一則則不一樣的故事。
◎ 了解「為什麼」,才能隨心所欲駕馭構圖法則 攝影中確實有技巧,能讓畫面立刻顯得生動不凡。關鍵在於視框形狀的影響、眼睛和心靈對視覺刺激的反應,以及如何擺置視框中的元素以創造驚奇或舒適的感受……作者博徵博引視覺心理學及生理學、視覺藝術、古典繪畫、傳播理論等領域,從最基本的人的感知出發,傳授操作影像魅力的進階技術。
◎ 向大師汲取靈感養分,迅速掌握難以言述的風格 人類天生就喜歡美,喜歡和諧,這種照片永遠能投合大眾所愛。但同時,在近二百年攝影藝術的發展下,我們也從大師作品中看到更多攝影風格和風貌。拜數位科之賜,以往得用昂貴相機、設備拍出的效果,現在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做到。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可拜入某位大師門下,拍出不落俗套的照片。
「如果你沒買《攝影師之心》,你不會後悔,因為你不會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就像你一直把相機設在自動模式,也不會感到遺憾,因為你也無從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本書特色:
- 超過400幅照片,另以圖示清楚解說影像成功關鍵 - 從古典繪畫的平衡構圖,到前衛現代的圖形風格,以視覺藝術中千錘百煉的技巧拓廣構圖視野 - 從梵谷的紅綠色強烈對比,到Photoshop漂白效果,操作影像魅力,美學更上一層從尤金.阿杰到古斯基,畫出百餘年大師作品演變的重點,更全面領略攝影魅力
作者簡介
麥可.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麥可.弗里曼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商業攝影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他曾應出版社之邀出版了許多攝影書籍。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全球各主要語種均創下銷售佳績,隨後並出版系列續作《攝影師外拍手冊》和《攝影師之心》。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
曾任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PC Magazine與Tom’s硬體指南網站特約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雜誌翻譯。書籍譯作有《愛因斯坦1905》、《樂觀是一種選擇》、《攝影師外拍手冊》等。
在吸收新知和翻譯之外,最愛的休閒活動是旅行、攝影和吃。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基隆,正朝「多功能譯人」的目標邁進。
專業名詞審訂
陳敏佳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講師、明室意念負責人
序:屬於大眾的攝影
第一章 意圖
清晰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稱得上是優點,就是拍攝的目的是溝通,而非引發思考。如果你希望觀看者注意、欣賞你的照片,就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由,讓他們不止瞥一眼,而是停下來看更久。因此,本書的第一部分將花更多篇幅介紹為何這麼拍,而非怎麼拍。
.主體的層次
.好看
.不同的美
.死去的怪獸
.老套和諷刺
.化平凡為不平凡
.揭露真相
第二章 風格
對許多人而言,理解影像是一種新的讀寫能力,如果你已經懂得組合影像的字彙和文法,下一步就是發展風格。問題是,相機已經全面進入人們的生活,而人們卻還未接受足夠的基礎教育。很少人教我們如何製作影像,遑論本章所介紹的內容。我們要來探究不同風格,並了解這些風格是如何製造出來的。這跟相機或軟體運作方式沒太大關係,而跟我們如何觀看眼前的事物、如何取景和如何構圖有很大的關係。
.表現的類別
.古典平衡
.和諧
.引導目光
.對立
.低圖像風格
.極簡主義
.高圖形風格
.精心設計的無序
第三章 過程
撰寫這方面攝影知識的人,大多數對於實際過程只有模糊概念。如果我沒辦法走進拍下特定影像的攝影者的內心世界,就只能猜想這幅影像的拍攝過程。或許我的猜想有根有據,不過充其量也只是猜想,而我不相信猜想的東西具有寫下來的價值。此處我只是想讓讀者了解攝影師拍照時,要解決創意問題,必須迅速啟用腦中龐雜的資料。同時我還想鼓吹一個觀念,那就是觀看和欣賞照片時,請從實際狀況著手,而不是憑假設猜測。
.照片版型
.互動式構圖
.快門時機與動作
.照片模樣
.超真實
.豐富
.乾枯
.發亮
屬於大眾的攝影
「這部相機是全自動的,只要按快門就好。每個業餘玩家都會買一部這種相機,(不要動,對準人頭)然後就萬事具備了。」──漢姆特.紐頓(Helmut Newton)
攝影界漸漸形成一種傳統,就是嚴謹的評論和文字作品往往是為置身事外的讀者而寫,而且這些讀者通常不會走出去嘗試任何類似的活動。蘇珊桑塔格寫《論攝影》時,應該也不認為讀者會真的拿起相機拍照並藉此加入論戰。她一開始就假設讀者會看這些現成的照片:「……受教於照片……影像的作品集……蒐集照片就是蒐集世界。」在探討一般大眾的拍攝時,她將之視為社會現象:「大多數人拍照不是為了藝術創作,主要是將之視為一種社會儀式……」這符合藝術評論和批評中更普遍的傳統。許多評論家和藝術史學者,例如羅斯金(John Ruskin)、貝倫森(Bernard Berenson)和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等,寫作的對象都不是想成為畫家的人。就大多數藝術形式而言,這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攝影則不太一樣,或者應該說近年來變得不太一樣,因為數位化結合寬頻網路,加上藝術的地位和目的有所改變,大眾化攝影的時代來臨了。看照片的人開始拍照了!唔……藝術家對這種事情通常會覺得不安,不過攝影的演化就是如此。所以我想,此時應該是把觀看和拍攝這兩件事合而為一的好時機。
不僅如此,藝術評論也不一定全都是疏離、超然的。西塞羅在公元前一世紀寫下《論發明》之後,希臘哲學家朗吉努斯(Dionysius Longinus)也寫了《論崇高》,這是關於詩和修辭學的專門論著。這些著作提出了相當實用的指導。說話和寫作的藝術當然要受過教育才能一窺堂奧,但現在有好幾百萬人加入攝影界,而且其中有很多人都用攝影來表現創意。提升看照片的能力不僅有機會,而且應該會提升拍攝能力。無論如何,這就是我的前提。
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好照片的要素有哪些?在聊天和接受訪問時,別人最常問我這個問題,但好照片其實很難捉摸。我可以說「良好的構圖」,或幾個更具體的特質,但這樣反而會把眼界框住。如果把視野放寬一點,要講出好照片的特質其實沒有那麼難。我在這裡列出了六點,你可能還想補充,但我認為其他要素都可納入這六點之下。好照片不一定兼具所有特質,但大多數是如此:
1. 清楚哪些要素通常能令人滿意。即使是刻意跳脫技術和美學基本概念的影像,對這些要素也必須了然於心。
2. 刺激與挑動。如果一張照片沒辦法激起或抓住觀者的興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3. 具備多層次。影像如果擁有多層內容,例如平面圖像加上深層意義,會有更佳效果。觀看者喜歡發掘東西。
4. 符合文化背景。攝影很強烈地反映了大眾的視覺品味,因此會隨時代而變。大多數人都喜歡跟當下時空有關的題枺。
5. 有想法。藝術作品都包含深度思想。影像不僅要吸引眼光,也要抓住觀看者的想像。
6. 忠於媒材。藝術評論界一直有一種想法,認為每一種媒材都應該開拓並運用本身的優點,而不是模仿其他藝術形式,至少不能淪於畫虎不成反類犬。
主體的層次用相機拍照是如此實際、直接,以至於「主體是什麼」這問題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多餘。相機若對著一匹馬,主體就是馬,對著一棟建築、一個人、一輛車,這些東西就是主體。沒錯,某種程度上是這樣,但主體不一定就是它表面上的樣子。或者應該這麼說,最明顯直接的主體很可能屬於另一個更大的東西,或是某個概念的一部分。這點相當重要,因為對所有人而言,選擇拍攝目標是第一步──拍攝意圖就從這個地方開始發展。物體是主體,只是不同的攝影者會以不同方式來表現?這麼淺顯的事有必要想得這麼複雜嗎?答案就在意圖,也就是你想從什麼地方出發。如果整件事只是你看見某個場景或物體,然後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應,那麼這是風格問題。但如果你選擇的主體隸屬於其他事物,例如一項計畫,或想表現更大的意旨,那就屬於意圖。你的處理方式端賴你打算表現的東西而定。單單只討論「主體」,很容易給人錯誤印象,以為主體只是明確、單一、獨立的物體,就像前面提到的馬、人、建築或汽車。但其實許多主體都不是那麼明顯且明確。相機前方那個擁有實際形體的東西,往往隸屬於更大的主體,僅僅代表攝影者試圖補捉的某一面向。的確,在許多影像中,主體擁有好幾個層次。第一層可能是構圖中最顯眼的單一物體,但如果再深入一層,這個物體往往附屬於另一個更大更廣的東西。舉例來說,這張照片的主體是什麼?最明顯的答案當然是兩個小孩在翠綠山坡上牽著山羊向上走。他們是西藏游牧民族康巴族小孩,在四川西部負責看管犛牛、馬和羊。但我之所以停下車來拍攝,最初的想法是想找出可以表現「高山草原游牧生活」的東西。當時我在中國西南部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上為一本書拍攝,而游牧生活是拍攝計畫中深具特色的部分,本身就是一個獨立主體,會收入書中成為一篇攝影散文,因此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主體,是能夠撐起這篇攝影散文的題材。這多少可以解釋這張照片的構圖和鏡頭選擇:小男孩即將走出視框,可以讓觀看者至少將一部份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上。我本來可以用較長的焦距縮小構圖範圍,讓讀者更留意小男孩和他們的動作,但我真正要表現的是他們所處的地點,以及背後與周圍的景物。另外還有一個例子,義大利報導攝影家卡諾尼(Romano Cagnoni)大半生都住在戰場,也拍攝戰場,包括西非比夫拉、越南、巴爾幹半島和車臣等等。但比起眼前的衝突,他關切的是更深的東西。對他而言,最具有價值的,是具備普世意義的影像,而不只是報導特定情況。這種想法也可說是在尋求更宏大的主體。卡諾尼說道:「阿塔爾(注:Abbas Attar, 1944-,伊朗戰地攝影師,目前為馬格蘭圖片社成員)曾說:『攝影記者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因此不會受現實所限,而能超越現實。』」影像的主旨可以擁有兩個以上,哪個主體較大,往往取決於選擇者以及選擇的理由。在兩個東南亞少數民族女孩那張照片中,同時存在著兩件事。其一是這個民族(阿卡族)的生活和服飾,其二是其中一個女孩拿葫蘆從竹水管取水的給水系統。照片中有兩個主體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分別是戴著頭巾的女孩,以及流洩而下的水。實際主體並不明確,而是取決於展示這張照片的背景。同一場景若拍特寫鏡頭,即拍攝剖開的竹水管上有一片精心放置的落葉將水引出,那就比較單純了。同時出現兩個主體,其實代表我們將水視為主體。事實上,促使攝影者拿起相機的,可能是完全無形而瀰漫在整個場景中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