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三餐,早.午.晚+日日物事(套書)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日日三餐,早.午.晚+日日物事(套書)

作者:葉怡蘭
出版社:寫樂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15日
ISBN:471296662501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640元

  日日三餐,早‧午‧晚

  「在家裡頭吃,舒服多了!」
  餐餐不重複,料理靈感從哪來?

  飲食觀察家葉怡蘭的廚事剖心之作
  600多道主餐、佐菜、小點、飲品、餐酒、烘焙、甜點
  20年的料理寫/做終極實踐,盡在此書!

  •蛋與豆腐,平凡材料也能煮出不凡的變化?
  •破布子、蘿蔔乾、明太子,漬物醃菜怎麼放最提味?
  •如何以台日西菜技法,讓米粉、麵食、炊飯成為吃不膩的混血家常菜?

  從一張抽油煙機上便利貼的備忘記錄,
  到讓百萬華人粉絲日日「視吃」的餐桌隨筆;
  無論是涵養自名廚名館的料理法門,或回歸常民四時飲食樂趣的隨手混煮,
  皆點滴積累成6000多個日夜的廚事修練。
  不拘派系混血而成,長年鑽研餐酒、茶飲、食材風土,
  把浩瀚視野用最巧妙簡約的方式端上桌。

  這也是一本食材雜貨舖主人對食物的致敬之書,
  細細陳述各項家常材料的成菜概念、按時節調理方式分綱挈領,
  不管幾口之家,都可以找到料理靈感、吃得大滿足。
  ──有行遍天下俯拾得來的靈感,台日西各色料理的混血菜創意,
  ──有剩菜再次妙用混煮,有自製調醬、佐料的混搭,
  ──有看似困難、實則快手的麵點烘焙技法。
  ──偶爾想偷懶,方便麵食怎麼優雅端上桌?
  ──佐餐酒、飲料與水果盤怎麼選搭,可讓一餐更完滿?

  大至家宴,簡至獨食,
  不重複、簡單做、原味吃,
  有行雲流水的舒心廚房訣竅,亦蘊含滋味豐富的居家生活哲學!

  【快手上桌:為什麼一餐能這樣煮、那樣搭?】

  *季節食材的交融運用:
  山與海的材料穿插,鮮味與濃味的呼應, 
  平凡素淨的豆腐豆干料理、玉子燒也能千變萬化?
  有黏性的蔬菜如山藥、秋葵、納豆、滑菇、蓴菜……怎麼做才討喜?
 
  *一人食的麵點:
  米粉、烏龍麵、義大利麵的混血烹調創意
  炒麵與煨麵的微妙訣竅
  鹹粥與清粥的煮法掌握
  涼麵和素麵的變化滋味
  麵包和饅頭的驚喜巧搭

  *二三人共享的餐食:
  炊飯、燉飯、炒飯變身餐桌亮點
  涼拌菜、滷燉煮煎炒蔬菜的各種搭配
  健康卻不無聊的地中海風烹海鮮
  應運四時變化主菜和佐料的鍋料理
  步驟簡約版的口袋麵包+不同揉麵法的自製Pizza…

  *變化出招待一屋子好友的家宴:
  辛味宴/夏日果風宴/薄酒萊酒友宴…依照主題規劃宴客菜,澎拜卻自有懶、快之方法…

  【簡單又不簡單的餐桌講究:好酒好茶好甜點佐搭】

  *早飲調配:
  奶茶、奶泡茶、拿鐵、鍋煮咖啡、奶類、豆乳、杏仁奶的千變萬化…
  蜂蜜、糖、香料果物的調味花樣…

  *餐餐必有佐餐飲:
  佐餐酒/佐餐茶/各式花果蜜飲/果汁

  *夜酒的調配藝術:冰飲與熱調、經典與私房版各半
  VSOP干邑+Vermouth香艾酒調和
  伏特加威士忌特調、橙香洛神威士忌熱調酒、印度香料熱紅酒
  以曼哈頓為基礎的波本威士忌+白苦艾酒
  隨手調之Bourbon Rouge、蘋果樂園、南國風調酒…
  琴酒與各種酒款和素材撞擊出多樣風貌滋

  日日物事

  想要的東西這麼多,空間和預算卻老是不夠?
  簡約擇物,也能用出富足。
  看葉怡蘭的「細節生活哲學」與「用即美」的用物心得。

  餐食器皿、杯壺飲具、廚事用品、花物盆器……
  人與物之間的情致,如君子之交細水長流。
  什麼是簡約但不簡單的基本款?老物=好物?
  什麼是能走入日常、豐富生活,真正需要的好器物?

  數十年因工作所需、生活所愛,必須時時與風格潮流保持同步敏感,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對匠人工藝、名家逸品如數家珍,而身為研究茶飲的專家,也曾對研究茶具、咖啡器具很是迷戀,但就如同《日日三餐,早•午•晚》書中出現的每日餐桌畫面,數十年來始終堅守一器一物都珍重緣分的態度──

  選物、用物,是長年反覆實踐的生活美學,也是根源自文學、歷史、工藝設計、飲食風土的涵泳與思省;不貪多、不追高,而是有道理、有美感地把每一個物件的功能發揮至極大化。

  ★【食器】不成套的美學,讓餐桌日日新鮮、又豐盛又清爽的「錯開式」擺盤理論
  台灣的飯碗、日本的湯碗、越南的碗公、沖繩厚實的陶土碗……
  從圈足設計、材質厚薄、盤緣高低深淺,一只食器濃縮反映了一個地域的飲食風情,
  為什麼用日本碗吃飯就是稱手,拿西式品牌的碗總覺得尷尬不合手?
  依料理種類,挑最稱手的器皿;懂原理,就能搭配出美麗的餐桌風景。
  ‧「錯開式」擺盤法:一桌子有圓有方有高有低,深深淺淺熱熱鬧鬧,激盪擺盤的創意。
  ‧「西盤東用」:義大利麵盤多功能,除了盛麵裝飯,裝鬆散汁液多的燉菜、絞肉樣樣好用。
  ‧「好物不必成雙」:盤碗杯具不必成套,但每一只都可細數不同的功能與背景。

  ★【飲器】東西互融,老設計有新用法。拿飯碗裝法式咖啡歐蕾,「豬口杯」使用無極限!
  無論茶、酒或咖啡,從精深學問中日漸摸索出清簡俐落的沖煮或品飲之道,
  「形隨機能而生」之道,在飲品容器的選擇亦能適用,擴展用途,以一擋百,
  偶爾跳出日常感的巧思混用,更添品飲樂趣。
  ‧喝咖啡,紅茶杯行不行?哪一類飯碗最適合充當法式咖啡歐蕾碗?
  ‧品紅茶,除了寬口淺底薄胎的有耳杯,以東方杯裝西茶,俐落也別有情致。
  ‧江戶時代最摩登的設計:蕎麥豬口杯,從速簡沖茶包、沾麵醬汁到冰沙點心無所不裝。
  ‧酒杯的輕鬆使用模式:以日式硝子氣泡酒杯裝啤酒,保留泡泡持久;白酒杯可對付香檳在內的多種酒款。

  ★【廚房器具】該買那些傳說中的料理神器嗎?這是30年廚事心得的淘選
  讀者最常提出的問題之一:「這個鍋子碗盤哪裡買得到?」
  敞開怡蘭家廚櫃,器皿工具一切都精簡至最低,但依然有些必備料理好夥伴:
  ‧大原則:只有單一功能──不收。與其買看起來厲害的削切器具,還不若投資一把好刀。 
  ‧貴重的土鍋為何如此迷人?和鑄鐵鍋煮的白飯,看似差一點點,其實口感層次各異其趣……
  ‧料理筷匙、片口與量杯、篩網與濾盆,是廚事要省力最值得之物。

  ★【工藝設計】無印風、北歐風、柳宗理……關於「基本款」的趨勢觀察與用物心法
  什麼是簡約?基本款一定要很基本嗎?
  太過基本,多半入不了眼,簡約的「簡」裡還能再多點韻致味道才能恒久耐看。
  ‧北歐風尚的恆久:低調簡雅、觸感、用感絕佳的餐桌美景。
  ‧那些年曾著迷的日本無印良品、英國Coran Shop、Habitat…看基本款用品的魅力所在。
  ‧聊民藝家柳宗悅的「用之美」,與柳宗理用具的好用設計。

  物不在多,不貴重,方不怕打破。
  有小小杯墊的材質選擇,有餐桌的盤型搭配,
  有挑選花器的真諦,有日日下廚的好工具。
 

作者簡介

葉怡蘭

  出生於台灣台南。

  很早就決定以「享樂」做為終身職志。並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需得認真的涉獵、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

  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與趨勢、食材、茶、酒以及旅館、生活與器物美學。著有《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旅人之窗》、《食‧本味》、《好日好旅行》、《終於嚐到真滋味》、《隱居‧在旅館》、《極致之味》、《果然好吃》、《享樂‧旅館》、《尋味‧紅茶》、《在味蕾的國度,飛行》、《台灣生活滋味》、《享樂,旅行的完成式》、《玩味》、《Yilan's 幸福雜貨鋪》等書。多數並發行簡體版,《家的模樣》於2017年發行韓文版。文字與攝影作品散各地各大華文媒體。

  《Yilan美食生活玩家》(www.yilan.com.tw)網站與「PEKOE食品雜貨鋪」(www.PEKOE.com.tw)主人;怡然生活創意出版部總編輯。Facebook「葉怡蘭Yilan」專頁粉絲超過30萬人。不定期開設各種飲食、旅遊、生活美學講座與課程。

  2013年10月獲頒全球威士忌界最高榮耀「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 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獲《講義》雜誌「2004年度最佳旅遊作家」。 2005年9月推出個人設計茶具《讀飲》,並入圍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6創意生活‧陶瓷新品評鑑展」。2007年與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合作拍攝《生活采風-葉怡蘭篇》短片,並入圍該年電視金鐘獎「頻道廣告獎」。曾連續7年擔任台灣農產品產銷履歷與多項生活品牌代言人、政府各公部門諮詢顧問,以及美食、茶、酒、咖啡、設計、金鐘獎與金鼎獎等國際和國內競賽評審。
 

日日三餐,早‧午‧晚 目錄

序    在家裡吃,舒服多了!

PART 1  早    
早飲    
早午餐&早餐

PART 2   午    
乾拌麵
炒米粉&米粉湯
炒麵&乾燒麵    
煨麵&湯麵    
湯麵線
烏龍麵&湯素麵    
涼麵    
快煮麵    
義大利麵    
麵包餐&三明治
鹹粥&清粥
午點    
夏日冰沙    

PART 3 晚
晚    
涼拌菜    
豆腐豆皮豆干    
滷煮蔬菜    
炒煎蔬菜    
玉子燒&蒸蛋    
魚鮮料理    
炊飯
蓋飯    
快手咖哩    
鍋料理/泡菜鍋料理
地中海式烹海鮮
肉料理
烤蔬菜
燉飯
調酒

PART 4 廚事    
季節    
家常菜宴客法    
自煮獨食    
麵包披薩,揉?不揉?    
常備餅乾
剩菜再利用    
果物    
廚事記    
我的,十六廚房心法

日日物事 目錄

【自序】見物重又是物
我的器物心法

食之器    
 我是直紋控    
 熱帶風土,沖繩陶器    
 過去現在,北歐之愛    
 不成套不成對,飯碗    
 難得繽紛,碗公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湯碗    
 不圓的盤之必要    
 西式湯盤不裝湯    
 如畫。圓平盤    
 水果皿,與盅    
 小碟小皿樂趣多    
 簡單為美,筷子    
 應更灑脫,筷架    
 基本款之為用    
 日用之器,平實為好    
 問名

飲之器    
 一路走來,紅茶壺    
 剛剛恰好,一人茶壺    
 且掬一壺清涼    
 咖啡壺,原來光是這樣就可以    
 東方杯盛西式茶,綠茶杯喝紅茶    
 踏實日常,馬克杯    
 紅茶的杯、咖啡的杯    
 咖啡,來一碗    
 戀上,蕎麥豬口    
 杯墊之必要    
 情味溫潤,茶托盤    
 玻璃杯,淺酌就好    
 化繁為簡,葡萄酒杯    
 講究與任性之間,威士忌杯    
 極簡就好,調酒道具    

廚之器    
 就要單手鍋    
 器之為用,土鍋    
 我的,黑漆漆鐵鍋三兄弟    
 生活的痕跡,琺瑯的顏色    
 烤盤,直火之必要    
 必先利其器    
 我愛木鏟    
 數大為用,料理匙筷    
 篩與濾之多樣必要    
 盛、量、分、倒,片口與量杯    
 鍋墊,勇壯為上    
 大盆小砵用處多    
 裝罐上癮    
 分裝成癖    
 那些,派不上用場的「專用」道具們    
 返簡歸樸,烘焙道具    
 廚房裡的分秒    

日用之器    
 桌花,宛若在原野中綻放
 園無為而冶
 光陰哪!請你慢慢走
 各安其位,面紙盒套 
 除舊佈新,桌曆
 十年如一日,白色記事本
 鉛筆人生
 用與無用,書籤
 彷彿被溫暖擁抱
 身不離袋
 總是老的好
 貓玩具的逆襲
 

日日物事<自序>見物重又是物這些細細汰選而出、碩果僅存的器物們,一件一件,都和我的日常飲食日常生活緊密相伴相繫,年年月月日日朝夕頻繁摩挲撫觸相依;每一物事,在我的人生裡生命裡,都有了各自的立足位置、故事和意義。曾經從物上轉移到物象背後之飲、食、生活與享樂的眼光與關愛,就這麼因著物我間情戀情致的越深,又再次凝聚到物之本體來。於是,二十年歲月悠悠而過,生活與心境流轉,一個圈子兜轉,觀照與書寫角度遂再度投注於物。──見山又是山,或說,見物重又是物。此刻咀嚼,還真是這樣的轉折心情,成為《日日物事》此系列書寫緣起。而寫作過程中,漸漸接觸到越來越多來自讀者的發問,其中頗多關於,我的見物選物觀點、哲學與美學由來何處。這一細思才察覺,有趣的是,完全沒有美術藝術工藝背景、且自認連繪畫與手作天份皆極度匱乏的我,看待與思索器物、設計和美,初始之根本原點以至日後的點滴滋養,先得歸因於從小到大的閱讀。在二○一六年出版著作《家的模樣》裡也提到,自小學一路沉迷到大學、一遍一遍反覆閱讀的《紅樓夢》,開啟了我對園林而後建築、空間和生活之美之境的熱情憧憬和興趣;從中延伸而出的各種相關主題、不同領域閱讀,更深深影響了我看世界看生活甚至看人生的方式和視角。以此為根基,繼之在各國各地迢迢旅行中更遼闊窺看,而後在生活裡不停身體實踐力行。這其中,東西兩種不同方向的涉獵明顯惠我最多。首先是發軔於上個世紀初、影響西方當代設計美學至鉅的現代主義思維,對「裝飾」的徹底反思,對實用與機能與簡約的高舉;「形隨機能生」,將器物的生成目的與存在意義踏實回歸到最根本,成為我之覓物觀物的原點與核心。同時間,因著隱於《紅樓夢》中的禪學思考,引我進一步觸及日本的茶道哲學──雖說不耐跪坐的我,一次也不曾動念想學茶道,卻極愛讀茶道書、聞見茶道事;所因而一步踏入的形上「侘寂之境」,讓我得以在現代主義純然理性的「簡」之外,更開闊也更深刻觀照,簡與繁,有與無,生與滅,多與少,加與減,美與瑕,素樸與豐富,人為與自然、當下與恆長間……非為二元是非對立,而是相生相共相交融交映的關連關係。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