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在世界的裂縫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尋覓,在世界的裂縫
睽違十五年,學院女詩人洪淑苓第二本詩集終於誕生,書分六卷,完整呈現多年感懷:卷一「風與玫瑰」風格古典,收納詩人的飛躍的靈思;卷二「講故事的時候」是一則又一則向至親家人娓娓道來的愛的故事;卷三「女聲尖叫」為女性暢快發聲,道盡女性的內心世界;卷四「早餐桌上」的一張張報,書寫對現實社會事件的關注;卷五「薄荷糖的憶」以食物為題,收錄多首輕快的小詩;卷六「時間的邊境」則是作者徜徉異國山水時的旅行抒懷。題材廣闊,風格多元,世界之大,無一不能以詩表達:「一旦愛上詩,便是終身與詩為伍。」
名人推薦
詩人蕭蕭/陳義芝/顏艾琳一致推薦
我們都在世界的裂縫中尋覓,尋覓親情,尋覓理想,尋覓愛。
洪淑苓的詩給了我們情愛的溫潤。──蕭蕭
洪淑苓詩一向擅長運用生活口語,著墨於情景描繪,卻能不帶雜質,生出詩意,這是洪淑苓經久鍛鍊的語言功力。做為一位學院詩人,其才情創新學術、學術推升才情的道理,在本集中得以印證。──陳義芝
這些詩宛如屠殺美好童話的刀劍,溫文柔雅又鋒刃尖利,不管是拋射還是俐落刺進,都有突然被刺到、一語中的之痛快感。這樣的詩、意識形態出於一位身分眾多、生活快節奏的中文系女教授,我想,洪淑苓不僅以這本詩集形塑出非典型的學者詩人,更讓愛詩人發現了一位詩的蒙面女殺手。──顏艾琳
作者簡介
洪淑苓
1962年生於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臺大臺文所所長與合聘教授。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等。主持臺大藝文中心期間,每年舉辦校慶詩歌音樂會、臺大杜鵑花詩歌節及臺大文學獎,並主編臺大藝文年鑑。多次應邀出席各地詩歌節朗誦詩歌,亦曾擔任捷絲旅詩歌講座、齊東詩舍詩歌研習班之主講人。
著有學術專書《思想的裙角――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20世紀文學名家大賞:徐志摩》、《現代詩新版圖》等多部,並有詩集《合婚》、《預約的幸福》、《洪淑苓短詩選》;散文集《深情記事》、《傅鐘下的歌唱》、《扛一棵樹回家》、《誰寵我,像十七歲的女生》。2016年將同步出版詩論:《孤獨與美――臺灣現代詩九家論》、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與童詩集《魚缸裡的貓》。
序 在時間的裂縫裡,溫潤/蕭蕭
序 學術推升才情—讀洪淑苓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陳義芝
序 她的詩,射出了匕首/顏艾琳
自序/洪淑苓
【卷一 風與玫瑰】
風與玫瑰
戰爭與玫瑰
詩與玫瑰
荷花詩抄
秋荷十帖
在茫茫風中
一邊,一邊
以詩的方式
【卷二 講故事的時候】
尋覓,在世界的裂縫
這裡是倫敦
迷路,在愛丁堡
輕輕
方向
灰色的毛衣
貓一樣的
人魚公主的母女對話
講故事的時候
這是一句多麼古老的話
【卷三 女聲尖叫】
卡通告白
女聲尖叫
無題
晚間新聞
元配夫人
睡美人的睡前祈禱詞
小紅帽變奏
公主和小金球
美女與野獸—罰款篇
問友—在聖莫妮卡海邊
十七歲那年
重返‧樂園
從此,日子踏實
【卷四 早餐桌上】
冷調子
五色
退
深秋
水‧流‧詩
早餐桌上
你的畫是一面圓鏡
靈魂的碎片—悼高雄氣爆事件傷亡者
立春的河水—悼復興航空空難事件
孩子,你在我懷裡—悼「二一六」震災受難者
【卷五 薄荷糖的憶】
因為
薄荷糖的憶
金柑糖的童年
小餅乾與茶
等待糖的咖啡
紅與白
棉花糖
原點
小提琴速寫
弦‧緣
【卷六 時間的邊境】
時間之岩
巴黎‧春雪
巴黎‧鐵塔‧我們
巴黎‧馬卡龍隨想
風車的國度
海語
海的呼吸是一種寧靜
煙花盛開的時候
時間的邊境
自序
二○一四年我出版了學術專書《思想的裙角—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現在接續出版自己的詩集,感覺格外興奮、有意義。
這是我的第二本詩集,距上一本《預約的幸福》已是十五個年頭。檢視這漫長的歲月中我所做過的事,除了家庭與教書研究工作,還包括六年的台大藝文中心主任與三年的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的職務。是怎樣的勇氣與擔當,使我可以同時擔任這麼多的角色:母親、妻子、媳婦、女兒、教師、學者、主管以及創作者?而又為什麼堅持詩人的身分,以致斷斷續續寫著,仍然要結集成書?
這些疑問也許不需窮追答案,因為寫詩的人知道,一旦愛上詩,便是終身與詩為伍。但寫詩的「我」究竟和其他的「我」有什麼不同?
寫詩的我,是個沉思、寧靜的我,傾聽內在的韻律,揀選素樸的語言,用文字編織一張柔軟的網,網住夢想、愛與美;這心情,如同窗邊的玫瑰看見自己在明亮玻璃上的投影,也感受到風的輕拂,以及風走過後,玫瑰輕輕的嘆息。而很久很久以前,我有個看荷花的秘密基地,無論是盛夏、秋涼,我帶著小畫冊和筆,胡亂塗鴉,和荷花、荷葉對話。嗯,很古典的我,卷一的諸篇,可以印證。
很古典的我,情感表露也是含蓄委婉的,但孩子可以獲得我滿滿的、毫無保留的愛。老大出生時,我寫了〈康乃馨為憑—給剛兒〉,而今他已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但他為升學而奮鬥的背影,仍留存在我腦海中,於是寫了〈灰色的毛衣〉等詩。也曾經為大女兒寫了〈在鹿港寫給女兒〉,那年她才三歲;〈貓一樣的〉是寫給十三歲的她;現在她也已經大學畢業,變成一個上班族女郎。小女兒來得很晚,但她獲得一首很長很長的童話詩〈人魚公主的母女對話〉,然今年十六歲的她會再相信童話嗎?其他至親的家人,父親、母親和丈夫,也都有詩為記。以上,一併收入卷二。
寫詩的我,偶爾冒出來按捺不下的悸動,為女性發聲。對傳統女性的處境、對時事新聞裡的女性以及女性內心的世界,我都有相當深刻的感觸和好奇,因此筆下會出現〈女聲尖叫〉和〈元配夫人〉這樣作品。對童話,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有一段時間很努力的寫著〈睡美人的睡前祈禱詞〉這類的詩。但若說起女性彼此間的互動,二○一○年的「北一女畢業三十年重聚」活動帶給我莫大的震撼,喚起少女時的記憶與情感,除了寫成散文集《誰寵我,像十七歲的女生》,幾首長詩也都因此而寫。〈十七歲那年〉以下三首,都是在無可言說的激動下,提筆為詩,細數少女時期的交誼、對女校生活的回憶以及重逢後的種種。有人說中年人的同學會是「懷舊治療」,殊不知女校的同學會,更有「回春」的效用,因為她們—綠衣黑裙的她們是我青春的對鏡。有關女性的思索,都放在卷三。
卷四收的是一些現實的感懷,特別是對幾次大的災難事件,如南亞海嘯、復興空難等,或是對失業、自殺事件的感觸。面對這些,我的筆仍是這麼柔弱,無法為他們抵擋任何傷害和陰影。
卷五的小詩居多,大多是在現代詩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創作的成品。為了示範如何寫詩,我常常從食物入手,橘子、糖果、小餅乾,咖啡和茶,一邊品嘗一邊寫詩,構成我們師生美好的回憶;而每個班級也都做成班級詩刊留念。這些詩算是習作,因為敝帚自珍也收入本書了。
至於寫詩的我,若在異國山水中,又是怎樣的呢?我從未想過旅行書寫這回事,因為旅途中的我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迷路,要不然就是因為帶孩子同行,注意力總在他們身上;以至於譬如二○○七年的荷蘭之旅,遲至二○一四年才下筆書寫。二○一四年八月彷彿是個新的起點,我卸下行政職務,剛好也接到幾個詩歌節、詩歌講座的邀請,特別是「捷絲旅台大尊賢館」的詩歌講座,我受邀主講三次,為了符合「與旅行相遇」的主題,我才把過去的旅行經驗整理出來,陸續寫下卷六的諸篇。而卷六所收的,除〈時間之岩〉、〈海語〉作於稍早的時間,其他可說都是在二○一四年完成。以〈時間之岩〉和〈時間的邊境〉作為卷首與卷末,讓我想起先前也曾整理其中幾束詩,自印《時間之岩》小冊分送詩友。寫詩如此緩慢,出書如此稀少,「時間」對我無疑是無情而冷酷的!
兩本詩集相隔十五年,不禁暗笑自己常常在心底吶喊:「快點出詩集」終究是癡人說夢。不過,此夢畢竟也有成真的一天。我說過了,一旦愛上詩,便是終身與詩為伍。我期待自己的第三本詩集。
洪淑苓 序於二○一六年三月五日
【風與玫瑰】窗邊的玫瑰對著過往的風攤開右手掌她說我不要你迷戀我的微笑我要你讀懂我的掌紋那是我寫的詩風照例親吻她柔嫩的面頰也破例閱讀她的掌紋錯綜複雜這是命運,不是詩風用三秒鐘解讀了她的一生風離開了玫瑰凝視自己的左手緊握的一卷詩藏在裡面二○○一年十二月 創世紀詩刊一二九期【尋覓,在世界的裂縫】列車在地底滑行蛇一般地繁華城市的底層有溼濡的喘息有人告訴我您在東方與朝陽同起荷著鐵鍬翻動一束束紅光老鐵馬輾過おはよう的早晨您的少年比ㄅㄆㄇㄈ還要早誕生而我猜想您也許在南方唱著望春風白牡丹用河洛話宏亮地叫醒每個沉睡的夢曾經,您有一把蝴蝶牌口琴那天您吵著要回家,吵著吵著渙散的眼神不再看著我生氣了嗎?您將面容轉向西方那是日落的方向您不回頭我連一滴淚也不敢掉我應該到哪裡尋覓進站、出站的人潮一千個詢問一萬個謊言我不相信您去了北方自秋涼的九月霜降、雪落(我扶著母親散步,她說找不到另一只枕頭)列車在地底滑行蛇一般地抵達終站又啟動成了起點我應該到哪裡尋覓我總以為您會在下一站上車我又害怕您已經在前一站下車轉彎的時候如果列車脫軌天會崩,地會裂吧我是不是就可以找到您在世界的裂縫?(我到底在哪裡可以尋覓您,我最敬愛的父親)列車,蛇一般地滑行……附記:父親名諱木火,一九三一年生於台北,二○○三年九月廿五日病逝。父親少年正當日據時期,因略諳日語。國校畢業後即從事鐵砂鑄模工作。初,徒步上工,後方購單車代步。喜愛歌唱,丹田有力,歌喉渾厚,無師自通能奏口琴。如今音聲渺渺,何處覓尋。風木之思,無以還報。謹以此詩悼念父親。寫於父逝後七十日。淑苓,二○○三年十二月五日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台灣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