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蘿蔔:熱血大哥的追夢計劃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種蘿蔔:熱血大哥的追夢計劃
有夢最美 夢能成真最幸福
能用自己的力量實現夢想──最圓滿
一位熱血大哥,為一群沒錢去畢業旅行的五年級孩子,募到一塊棄置的地,並聯合學校老師一起合種蘿蔔。社區鄰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醃蘿蔔、再製蘿蔔。同學們利用網路的力量,公佈消息,在特定的一天來個大辦桌,讓來訪的客人品嘗蘿蔔大餐,並購買蘿蔔製品。終於籌到了去畢業旅行的經費。
這是一本勵志、溫馨又讓人滿心歡喜的少年小說,可是,也別以為它只是小說喔,在宜蘭的竹安國小就有一群師生,用這樣的方式在圓他們的畢旅夢。
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作者簡介
周姚萍
兒童文學工作者。著有《山城之夏》、《我的名字叫希望》等小說,《大巨人普普》《妖精老屋》等童話,譯有《四個第一次》、《獅子變小豬》等日文童書。
創作和翻譯的作品,曾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幼獅青少年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小綠芽獎」等。
繪者簡介
陳盈帆
從事插畫工作約八年時間,住在竹北。作品風格多變,用色偏濃烈。我喜歡描繪小動物跟有想像力的文學類作品。小動物可愛,而事讓我們變成一隻鳥,一朵花,或者一群吱吱喳喳的小朋友。看完故事,好像我們也一起種下了一片蘿蔔田,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一、 遇見熱血大哥
二、 想的起點
三、 計畫,開始!
四、 八倍的成功?
五、 是誰在搗蛋?
六、 抓到石頭怪客!
七、 不一樣的陳龍志
八、 是惡作劇?還是誤會?
九、 能不能繼續「十全十美」?
十、 驚聲尖叫
十一、颱風來了!
十二、靈光一閃好主意
十三、熱鬧大辦桌
達人筆記
作者序
過程中處處是風景
念中學時,我曾當過「農夫」,種過菜。
忘了是課程的安排,還是老師的點子,我們在學校圍牆邊的小土丘上,一鏟一鏟挖出好幾階的「梯田」,鬆土後,種上蘿蔔、玉米、空心菜等作物。
自從播下種子後,每天早上,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田裡,去看看種子發芽沒?有雜草冒出來沒?然後勤勤懇懇的澆水、鋤草,照顧著一畦一畦的「小寶貝」。
當空心菜從土裡鑽出小小腦袋;當玉米抽長,長成像一排小衛兵;當蘿蔔冒出肥碩的綠手掌……我們總是忍不住發出驚呼!
而「當農夫」雖然滿手泥土,滿臉汗水,但一轉身,總可以看到露珠在陽光下盈盈閃動;一抬頭,總會發現小白蝶輕巧的飛旋、舞蹈;還有,老的葉、新的葉,交織成深深淺淺的綠,是多麼充滿層次啊……這些美麗的風景,都為我們帶來驚喜,都讓我們留連。
到了收成時,雖然空心菜被蟲子啃出許多洞洞,雖然蘿蔔小小的,玉米瘦瘦的,但是,當我們把成果送給老師,請老師帶回去加菜時,大夥兒臉上的笑容,是滿足的,也是驕傲的。
中學畢業後,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就不大有機會和土地親近了。或許因為這樣,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工作後,我寫的小說,多半以都會為背景,也多半描繪都會小孩的心情點滴。
不過,好一陣子以前,我看到一則報導:一群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因為沒錢去畢業旅行,卻很想圓這個夢,因此想辦法種蘿蔔籌募基金。最後,他們成功了,去了最想去的地方,完成最想完成的夢。
這則報導,喚起我過往與泥土親近的那段記憶!我也為這些揮汗種蘿蔔的孩子喝采!我更覺得,比起那些想去畢旅,就能輕易去畢旅的孩子,這群孩子要幸運多了;因為,他們在享受成果前,經歷了造就成果的過程,成果自然也就更顯珍貴甜美了。
另外,他們還多了過程中的歷練:得犧牲玩樂時間,要不怕風雨,也可能發生爭執或誤解……他們更看到、感受到了過程中的種種風景:捐地給他們的伯伯的美好心意、阿公阿嬤的幫忙、老師的引導,還有夥伴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及人與土地、作物間的情感……
這對生活在分工精細的現代社會,往往只能享受成果、卻很少經歷過程的孩子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經驗。因此,我很想把它寫成一個故事,讓更多更多的孩子可以分享、感受。
故事以種蘿蔔籌措畢旅基金為主軸,同時將現代社會頗為普遍的隔代教養、家庭解構等問題,融入其中。
裡頭的靈魂人物──熱血大哥,則是一位新新農夫。在我們生活周遭,其實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從都市帶著新觀念、新技術,回家鄉耕種;有的甚至在有機種植、網路行銷外,嘗試以沼氣發電,做為農耕動力,希望為農村帶來新未來……這些珍愛土地、創造自己生命價值的人,也許沒沒無聞,卻擁有了不起的大力量呢。
寫完這個故事,我也好似陪著書中主角經歷了過程中的處處風景,這些風景,你,也看到了嗎?
導讀
美好的織夢過程
種蘿蔔織畢旅夢的竹安國民小學校長 陳銘俊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從小到大我們擁有無數的夢想,我們鼓勵學生要有想法,要有偉大的夢想,可惜課程中並沒有教學生如何實現夢想,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憑藉熱切的渴望,奮力往前衝撞;有時固然美夢得以成真,有時也不免草草了事,只成一筆紀錄;更說不定頭破血流,索性棄械投降。
要實踐偉大的夢想,必需有不怕困難的力量和熱情。文中的熱血大哥給學生想法,教學生自己掌握夢想並勇於實踐,也間接影響了周邊的人,可說是最好的夢想實踐家。
陳龍志同學因為透過計畫的執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讓緊張的同儕關係與親子關係找到了互動的起點;社區的家長被孩子的行動與努力感動,紛紛貢獻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孩子;這樣的想法跟我們計畫初衷一樣。我們正是透過學生織夢計畫,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實踐。學生從天馬行空,到擬定具體可行的計畫,透過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努力,感動了社區的民眾一起貢獻力量,一起來完成這群孩子的夢想。
一開始,孩子們都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的構想,沒想到透過老師、校長的協助,和有計畫的實踐與鼓勵,不斷的克服困難,果然夢想得以成真。
俗話說:「自己栽的果實最甜美,流過汗水的米飯特別香」。經過全班學生努力付出汗水的旅行肯定是一輩子難忘。
畢業旅行只是我們教導孩子實踐夢想的一個目標,我們更希望透過全班的努力與付出,能讓他們體認到凝聚共識、團結合作的力量。由於他們的勤奮踏實,漸漸的,他們也將學會如何掌握自己的未來,學會有計畫的努力就會成功,更學會掌握成功的秘訣「自信」。這才是我們最想要教學生的事。
我們相信同學用雙手圓夢的過程,其背後的意義將遠遠大於畢業旅行這一件事。所以,難忘的不只是畢業旅行,更難忘他們努力付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