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裡的法國:把甜蜜當武器的法蘭西歷史與文化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甜點裡的法國:把甜蜜當武器的法蘭西歷史與文化
甜點撼動了歷史!
日本東京大學最受歡迎教授著作
日本高中指定讀物、NHK教育廣播節目講者推薦
從獻給神明的珍寶到人人都可以獲得的寶石,
法國甜點的演變就是法國歷史的發展
以甜蜜滋味為線索的法國歷史之旅
十字軍其實和甘蔗大有干係?
君主專制下更要享受華麗甜點?
催生革命的竟是甜點師傅?
咖啡館是資產階級的樂園?
就算是在戰爭時期,甜點和結婚蛋糕也不能馬虎!
為了砂糖,連殖民地加拿大都可以捨棄?!
邊吃邊讀,邊讀邊吃!
從甜點的發展探索法國史,一窺法國文化精髓!
十九世紀歷史學家朱爾‧米榭勒說:
「法國的『國民精髓』,就是擁有將各式各樣人種和地區整合為一體的力量。」
而形成這個精髓的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法國甜點」的力量
提到法國,第一個聯想到的會是什麼呢?璀璨的藝術文化、流行的時尚先鋒,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法國美食。
在精緻、豐富的法式料理中,最閃亮的莫過於「法國甜點」。
「法國甜點最棒」是全世界共有的認知,從馬卡龍、鬆餅、瑪德蓮、法式千層酥到泡芙塔、夏洛特蛋糕、杏仁奶凍,法式甜點征服了全世界甜食愛好者,也象徵著法國強大的文化力量以及文化性的世界戰略。
從古代宗教祭典的供品、儀式中的重要象徵,到中世紀基督教信仰中聯繫神與人的樞紐,帶有甜味的點心普遍存在於法國人的生活中。
標示著法國風土特性的甜點,在王朝時期有了很大發展,透過戰爭、聯姻等與其他區域的交流,砂糖、水果的引進讓甜點的口味更加多變,也促使人們追求更加豐富的美食經驗。
在法國王宮和貴族的宴席上,甜點除了擁有豐富的滋味,甚至還加入了建築元素,從食物一躍成為餐桌上的藝術品。
法國大革命之後,甜點變成資產階級的最愛,巴黎街頭的甜點店鋪更是當時最美的風景之一。
法國將甜點當作國家戰略來運用,一直傾注所有精力在研磨「甜點」這把寶刀,依不同身份的人的期待來包裝甜點,向外國宣傳這種美麗的樣貌。
對法國而言,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推廣美食神話,將法國料理和法國甜點變成人們憧憬的目標,讓人談論、讓人能叫得出名字。
而現代法國是眾所周知的文化大國,法式風格對於當代的審美、生活風格更是影響深遠,什麼是法國文化的核心更是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
想要完整認識法國的文化與歷史,就從這股甜蜜的力量下手吧!
從甜點的發展來認識法國的歷史,不僅是一個嶄新的角度,也讓嚴肅、沉重的歷史變得可愛了起來。
看撼動歷史的甜點們如何統一法國的「精髓」,成為支撐文化立國的力量!
這麼有趣的一本書,喜歡法國史的人不可錯過,喜歡法國甜點的人更是如此!
【專業審訂】
邱德亮(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甜蜜推薦
Liz高琹雯(美食作家、Taster美食加創辦人)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王瑞瑤(超級美食家主持人)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池上俊一
1956年,出生於愛知縣,東京大學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專攻西洋中世紀‧文藝復興歷史。
因父親(現代中國政治研究者)工作的關係,對幼年時代沉浸在中國裡的家庭的反作用而對歐洲史感興趣。研究法國與德國的中世紀文化史‧宗教史。旅途中造訪了義大利,深受其溫暖的人情與美味的料理所吸引,深陷入研究義大利中,執筆岩波青少年新書《吃出來的義大利史:推動義大利千年來歷史進展的義大利麵》《王室英國:國王、海盜與大不列顛的崛起》《熱血西班牙:伊斯蘭、猶太人和基督教的衝突與和解》《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成為以各國象徵物追溯歷史的人氣系列作。
其他主要著作有《羅曼藝術世界論》、《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運動》、《公共善的彼方後期中世紀的西恩納社會》(以上三本皆為名古屋大学出版会出版),《身體的中世紀》(ちくま学芸文庫)等,著作繁多。
譯者簡介
邱顯惠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看漫畫學習Excel的32個規則》《無痛離世:2000人臨終照護醫師,獻給所有害怕疼痛的人》《筋膜系統伸展全書:日本筋膜伸展博士教你解決下肢浮腫、小腹凸出、頸椎僵直、腰酸背痛、慢性疲勞!》《為什麼父母的愛令人痛苦:完美的親子關係只是幻想》《你的綠茶必須有點生薑:想讓血管年齡年輕20歲?保健「超級飲品」出現了!》《發酵:麵包「酸味」和「美味」精準掌控》等書籍。享受從翻譯中汲取新知的樂趣,並期許自己如實呈現作者想法。
序章甜點與法國的深厚關系
法國甜點世界第一?/甜點是「多餘的東西」/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寶石」/名為「甜點」的武器/凱爾特人和古代的甜點/中世初期的法蘭克人/統一法國的「精髓」/接納、同化的國家/支撐文化立國的力量
第1章基督教信仰與中世樸素的甜點
甜點的衰退與復活/基督教與甜點/修道院的作用/連繫著神與人的甜點/祝福餅和烏布利鬆餅的普及/活躍的叫賣小販/卡佩王朝的開始/封建制度和三個階級/國王的權威/十字軍和甜點的材料/貴族喜愛的蜜餞/香料麵包/各種烤製甜點/農業的發達和都市的成長/權的強化和巴黎的發展/百年戰爭的危機/聖女貞德的成長/鄉村姑娘的甜點/三種祭典和甜點/聖誕節的甜點
第2章掠奪的高手—-法國
法國對外開放的時代/甘蔗和十字軍/大航海時代的砂糖栽培/百年戰爭後的法國/戰爭帶來的義大利文化/瓦盧瓦王朝的婚姻關係/凱薩琳.德.麥地奇和義大利甜點/冰淇淋的到來/祕密的巧克力/巧克力甜點的普及/宗教戰爭的時代/天主教和美食
第3章君主專制的華麗甜點
君主專制與司法/巴黎的發展和凡爾賽宮/法國人不是美食家?/作為國家戰略的法國料理/路易十四的專制王權/外交與財政/砂糖帝國的成立/砂糖戰爭/咖啡和砂糖的相遇/砂糖消費的增加/後來的砂糖/各種鮮奶油/弱女子與甜點/沙布雷侯爵夫人/巧克力和女性纖細時代的美麗食物/寵姬蒙特斯潘夫人的努力/龐巴度夫人和瑪麗王妃的食物鬥爭/龐巴度夫人的魅力/瑪麗.安東妮喜愛的甜點—咕咕洛夫/光明的時代
第4章催生革命,有如燦爛繁星的甜點師傅
王權的陰影/資產階級和民眾的不滿/從巴士底監獄事件到君主立憲制/共和政體的起點和羅伯斯比爾的獨裁/法國大革命的意義/餐廳的發展/著名糕點師傅和甜點店的出現/拿破崙的成就/描繪榮耀的甜點師傅勒博/安東尼.卡漢姆的甜點裝置藝術/甜點和建築的關係/與塔列朗的相遇/撼動歷史的甜點/卡漢姆的後半生/包法利夫人的結婚蛋糕/夏洛特蛋糕和杏仁奶凍/各式法國甜點
第5章資產階級的愉悅
復辟王朝/七月王朝/拿破崙三世的政治/工業革命和階級社會/資產階級的飲食生活/花色小蛋糕的樂趣/龍的繁榮/巴黎的輝煌和中央市場/漫遊者的出現/知識分子的巴黎散步/美食家葛立莫的美食指南/布里亞.薩瓦蘭和大仲馬/佛伊咖啡館和波寇皮咖啡館/「咖啡館」即樂園/拱廊和甜點店/公共馬車的出現和鐵路的鋪設/集結於巴黎的名產/普魯斯特和瑪德蓮蛋糕小販
第6章現代法國與甜點
第三共和與費理的改革/兩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的甜點和結婚蛋糕/戰後的法國/技術革新和甜點/慕斯的口感/法國糕點師傅的時代—埃斯科菲耶和雷諾特/法國的未來和甜點
後記
法國史年表
序
法國甜點世界第一?
大家喜歡吃甜點嗎?我個人非常喜歡。甜食和糖分除了能成為養分、能量來源,還能為疲憊的精神帶來樂趣和喜悅。能達成這個效果的原因為何?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但實際上,隨著歷史的進展,人類一直在增加糖分的攝取,直到最近,這種向上攀升的趨勢仍沒有停止。
那麼,作為甜食代表的「甜點」,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出現過哪些種類的成品?此外,在不同食物中,甜點又占了什麼樣的地位?而甜點和歷史又有怎樣的關聯?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試著從研究各個國家、地區的甜點來解答。然而,就我的信念而言,我認為真正能夠作為映照歷史的鏡子、社會和文化的要素,並代表這些事物的,惟有法國44甜點。如果有人表示:「這是因為你偏愛法國吧。」或許原因正是如此,但我希望大家在閱讀這本書後也能理解我的想法。
大家應該有這種印象吧。在這世上諸多甜點和蛋糕中—儘管最近流行使用「sweets」一詞,但在法語還是會用「pâtisserie」—法國甜點果然還是最棒的。糕點傅在東京和神戶陸續開設的新店舖,幾乎都是法國甜點店,而將百貨公司地下街妝點得五彩繽紛、甜蜜又美麗的,也是法國甜點。電視節目或雜誌以特輯報導曾在法國學習的糕點師傅動向,他們製作的創意甜點也會冠上法國風的名字。當然,在德國、英國、義大利和美國等地,也有知名且還算美味的甜點,但即使打著「鄉村風」之類的招牌,陳列在法國甜點旁邊,總讓人覺得只是黯淡的陪襯,難道只有我才有這種想法嗎?
「是不是忘了日式點心?尤其是京都的日式點心。」好像聽到某處傳來這句話。確實如此,但關於這點,必須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討論,而且在日本,法國甜點和日式點心,這兩者的食用機會以及扮演的角色是完美共存的,彼此沒有對抗關係,所以本書並不討論這個問題。
不只是法國人,「法國甜點最棒」這種認知是全世界共有的。為何會變成這樣呢?要理解這種情況,就要瞭解法國這個國家和它的歷史,而關鍵就在於法國文化的構成和文化性的世界戰略。
砂糖戰爭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ÖsterreichischerErbfolgekrieg,一七四○∼一七四八年)、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一七五六∼一七六三年),以及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WarofIndependence,一七七五∼一七八三年)期間,同時也有英國和法國在安地列斯群島的戰爭。兩國除了互相扣留對方的商船、封鎖對方港口等海上的衝突,甚至還打算登陸對方的島嶼。這說明砂糖對兩國來說是多麼重要,簡直可謂是「砂糖戰爭」。而且在拿破崙時代的歐洲國際戰爭發生之際,大西洋上的海戰也是圍繞著砂糖而展開。中間穿插法國大革命,從一六八八年「大同盟戰爭(WaroftheGrandAlliance)」到一八一五年「滑鐵盧戰役(BattleofWaterloo)」的英法對立,也被稱為第二次百年戰爭,但這大部分都是為了掌控砂糖產業而引發的戰爭。 和七年戰爭同時進行的大西洋戰爭中,法國海軍在一七六三年因敗北被迫做出選擇,當時的副外交大臣,同時也被委任為海軍和陸軍指揮的舒瓦瑟爾(Étienne-FrançoisdeChoiseul)選擇了珍貴的砂糖島嶼,放棄加拿大。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參照P124)熱烈讚揚了這個選擇:「與其在若干下雪的大地花費高額的維持、國防費用,還不如確保雖然小但資源豐富的群島。」 十八世紀的歐洲確實可說是被砂糖征服的狀態。法國大革命發生之際的一七八九年,法國的國際收入處於盈餘狀態,主要就是因為殖民地,換句話說就是由生產砂糖的島嶼承擔起來。法國海軍在戰爭中的主要目標,就是設法確保和這些珍貴殖民地的關係。他們接受了凡爾賽宮的指示,完成在大西洋的任務。來自大西洋港口、波爾多、南特(Nantes)、勒哈佛爾(LeHavre)的大商船,主要都是為了砂糖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