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好好玩1-4:正確建構國小自然課程中最抽象、重要的物理觀念,給小學生的第一套傑出物理科學繪本套書(《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物理好好玩1-4:正確建構國小自然課程中最抽象、重要的物理觀念,給小學生的第一套傑出物理科學繪本套書(《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

作者:大衛․阿德勒
出版社:字畝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24日
ISBN:8667106509602
語言:繁體中文

  「美國科學教師協會」推薦給小學生的傑出科學童書
  正確建構國小自然課程中最抽象、重要的物理觀念

  最好懂——適合國小低中年級閱讀
  最好做——取材日常用品動手實驗

  物理就在生活裡。這套物理繪本,幫助小學生理解日常生活裡的物理現象,提早培養科學素養!

  ★四大主題,扣合國小自然課程:
  ✔水的密度﹙國小中年級﹚
  ✔光波的原理﹙國小中年級﹚
  ✔磁鐵的性質﹙國小中年級﹚
  ✔簡單機械的科學原理﹙國小高年級﹚

  全美最受教師、家長歡迎,給兒童的第一套生活物理繪本。
  以最簡單活潑的方式介紹最重要的物理知識,
  讓兒童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生活化的角色中,盡情學習。
  啟發兒童「找到問題、學習解答」的關鍵。

  1.《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
  「水的特性」是小學中年級自然課程學習的重要概念,想進一步瞭解水的密度嗎?透過比較物體和水密度之間的關係,建立「密度才是影響能否在水面漂浮」的最重要概念。

  2.《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
  扣合國小中年級自然科學課程,探討與「光」有關的問題。光看得見,卻又摸不到﹔好像有,卻不是很具體存在。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物體有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為什麼站在陽光下會出現影子?

  3.《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
  扣合國小中年級自然科學課程,探討磁鐵的性質。磁鐵具有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特性,不用接觸就能產生磁力的作用,透過磁鐵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力,各種電器設備才能正常運作。我們一起打開書本,探索磁鐵的奧妙。

  4.《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
  扣合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學課程,學習簡單機械的科學原理。本書以精心繪製的圖畫搭配適當的文字說明,原本抽象難懂的機械原理變得淺顯易懂,將科學原理應用在生活當中,為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讓生活變得更好!

名人推薦

  ★米 蘭老師  強力推薦
  ★楊世昌老師 專業導讀
  (臺北市長春國小教師兼主任、臺北市國小自然科學輔導小組兼任輔導員)
  ★張東君:物理課可以這麼有趣嗎?一起動手做做看吧!
  (科普作家)

 

作者簡介

大衛 ‧阿德勒(DAVID A. ADLER)

  是現居紐約的知名童書作家,寫過超過兩百本童書,並曾經是一位數學老師。觀迎拜訪他的網站www.davidaadler.com。

繪者簡介

安娜‧瑞夫(ANNA RAFF)

  現居紐約,是得獎眾多的童書作家及插畫、設計家。歡迎拜訪她的網站 www.annaraff.com。

譯者簡介

張東君

  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也從事口譯和筆譯。著作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小鴨鴨溪游記》、《蝌蚪答人》、《青蛙歌神》、《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是誰把驢子變斑馬》、《大象林旺是怎麼到動物園》、《動物數隻數隻》等近200本著譯作,目標為「著作等歲數、譯作等身」。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第四十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得主。
 

導讀

楊世昌(臺北市中山區長春國小教師兼主任、臺北市國小自然科學輔導小組兼任輔導員)

  《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
  小學中年級自然課程開始學習「水的特性」這個重要概念。想進一步瞭解水的密度嗎?透過比較物體和水密度之間的關係,建立「密度才是影響能否在水面漂浮」的最重要概念。

  地球表面2/3的面積被水覆蓋,如果不想被水阻礙,而能自由的在陸地上行動,除了搭飛機,就只能靠船來渡河、穿越海洋。一艘船載了很多人,仍可以自由在水面航行。不過,船上的乘客丟一顆小石頭到水裡,小石頭卻會下沉。如果把硬幣丟入水中,會沉下去,但是將寶特瓶裝入一些水增加重量,卻能浮在水面。

  將一些物品丟入水中,有些能浮起來,有些卻會沉下去。進一步比較這些物品,大小、形狀和重量都不一樣,但比較重的不一定會沉下去,反過來說,輕的也不一定會浮起來,可見「重量」並非影響水中漂浮的關鍵因素。

  那麼影響物體能否漂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將一張鋁箔紙捏成鬆鬆的球狀,放進水中會漂浮起來,但如果將這團鋁箔再捏緊實之後,再放進水中,它就沉下去了。可見,物體緊密的程度,才是影響漂浮的主要關鍵,用科學術語來說就是「密度」。

  密度對國小學生而言是個抽象的名詞,並不容易瞭解,在《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這個繪本中,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心繪製的圖畫,搭配許多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品,有系統的導引孩子,認識抽象的密度概念,再透過比較物體和水密度之間的關係,建立「密度才是影響能否在水面漂浮」的最重要因素。

  鋼的密度雖然是水的八倍,但為何做成一艘船之後,仍然能在水面航行?水的特性是國小中年級自然課程學習的重要概念,想進一步瞭解水的密度嗎?現在就請跟著本書作者,一起探索其中的奧祕。

  《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
  小學中年級的自然科學課程中,探討了與「光」有關的問題。光看得見、卻又摸不到,好像有、卻不是很具體存在。光波,是太陽的能量,以光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透過小實驗,將了解「光波以直線前進」「無法穿透不透明的物體」「反射與折射的原理」,光波特性的最重要概念。

  每天清晨,隨著太陽的升起,陽光趕走了黑暗、照亮大地,讓我們看清楚四周環境,看似平常的「光」,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祕密。
  比如:一張開眼,我們就能看到光,但我們看到的陽光,其實是八分鐘前離開太陽的,這是因為地球和太陽距離非常遙遠的緣故。

  還有,陽光是一種能量,可以被綠色植物吸收,用來製造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植物被食用後,它的能量也跟著轉移給動物或人類,所以,太陽的能量以光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是所有生物主要能量來源。

  此外,光看得見、又摸不到,好像有,卻不是很具體存在。究竟光到底是什麼?在國小中年級的自然科學課程中,也探討了與光有關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站在陽光下會出現影子?為什麼物體有各式各樣不同顏色?這個現象跟下雨後的彩虹有關嗎?為什麼直的吸管放入水中看起來像折斷了,取出後卻還是直的?鏡子可以反射光線,也可以看見自己的影像,這是什麼科學原理?

  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嗎?現在,請你好好閱讀《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這本書,一起解開「光」的神祕面貌。

  《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
  小學中年級的自然課程中,開始探討「磁鐵的性質」:「磁鐵具有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特性」、「磁鐵不用接觸就能產生磁力的作用」,了解透過磁鐵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力,讓各種電器設備正常運作這件重要的事。

  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懂得使用磁鐵來辨認方向。隨著科技不斷創新進步,磁鐵的應用也愈來愈廣泛,在許多3C產品中,如手機、電腦或平板中都可以找到它。現代人幾乎離不開3C,沒有磁鐵,這些物品就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只是個空殼。由於它的重要性,小學中年級開始學習的自然科學課程中,就有一章的單元是探討磁鐵的性質。

  磁鐵能被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性。首先,如果磁鐵在自由旋轉的情況下,靜止時會固定指向南、北兩個方向,羅盤或指北針就是應用這個特性製作的工具,在沒有GPS的時代,指北針是人類旅行時重要工具。不知道你是否想過,為何指針會固定指向同樣方向呢?為何不是固定指向東西呢?

  此外,磁鐵具有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特性,且不用接觸就能產生磁力的作用,透過磁鐵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力,各種電器設備才能正常運作。
  磁鐵分為永久和電磁鐵兩大類,永久磁鐵的磁性一直存在,電磁鐵則是通電後才產生,除此之外,兩種磁鐵還有哪些差異呢?

  本書以「磁鐵」為主題,介紹了各種和磁鐵有關的知識,你也可以一邊閱讀,一邊照著書中介紹的內容親自做做看,對深入探討磁鐵科學原理有很大幫助喔!心動了嗎,現在就請你打開書本,跟著作者一起探索磁鐵的奧妙。

  《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
  小學高年級的自然課程中,學習「簡單機械的科學原理」,比如「斜面」、「輪子與輪軸」、「槓桿」、「滑輪」等利用科學原理將簡單的機器應用在生活當中,原本抽象難懂的機械原理概念,變得淺顯易懂,易於了解。

  人類雖有萬能的雙手,但力氣有限,搬不起太重的物品。聰明的我們懂得應用科學來解決問題,向是使用平緩的「斜面」,可以輕易的將比身體重許多的物品搬上高處。相同的原理也運用在無障礙坡道上,在不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使用輪椅的人也可以順利上下。斜面的原理,也運用在山區的道路上,讓開車上山更容易。

  刀子和剪刀是經常使用的工具,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型,刀片前端窄、後端寬,是兩片斜面的組合。具有這種特徵的簡單機械稱為「楔子」,這個特徵可將往下力量轉為橫向,讓物品分開。

  人類祖先千年前就懂得將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由平面改為圓形,大幅減少了摩擦力,並進一步將兩個大小的圓組合起來成為「輪軸」,做成馬車的輪子,常見的水龍頭和方向盤也是輪軸的應用。

  人類跑不快也不能飛,跟很多動物比起來力氣也不大,為了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累積了很多像是楔子、輪軸或斜面等科學知識,隨著科技進步,更多運用簡單機械原理的工具被發明和使用。

  簡單機械應用的科學原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想進一步瞭解它嗎?在《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這本書中,精心繪製的圖畫搭配適當的文字說明,原本抽象難懂的機械原理變得淺顯易懂,閱讀這本書對學習六年級自然相同的單元幫助不小喔!現在,就請你打開書本,跟著作者一起進入簡單機械的神奇世界。

物理課可以這麼有趣,一起動手做做看吧!

張東君(科普作家、譯者)

  很多人只要聽到「物理」(及數學、化學等等各種「科學」知識)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為它們很難而退避三舍,何況「以後也不會用到」。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用品、活動,全部都是科學理論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就讀的動物系,隸屬於理學院,物理課是必修課程,不過我沒跟系上同學一起上課,而是跟小我三個月的表弟一起上他們牙醫系的物理課。當時的物理老師特別挑了一本適合他們用的物理課本,那本課本裡舉出的例子、列出的練習題,絕大部分都是以動物為例。比如:流速的計算,以水往下流的速度、鮭魚迴游時往上流游的速度,再讓我們計算「魚梯」該設多寬。關於槓桿的課程,是用鱷魚及各種動物的顎部構造,說明骨骼的結構與咬合力之間的關係,非常實用而有趣,完全顛覆同學們對物理課枯燥無味的印象。當我到京都去念書的時候,還特地把我非常喜歡的那本物理課本,扛去當睡前讀物,回台灣時又再帶回來,現在也還在我的書架上呢!

  【物理好好玩】系列的四本物理繪本,用非常簡易的文字與清新的圖畫解釋基礎的物理,讓我們可以邊看書、邊操作,邊玩邊學。我媽媽說,我考小學時的考題中,有一題問到,隔著玻璃的上下兩塊磁鐵,如果移動下方的磁鐵,能不能讓上面那塊磁鐵移動呢?這個答案,會在《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這本書裡得到解答。如果你曾經有泡澡、游泳、搭船的經驗,就會知道這些活動跟「浮力」很有關。更不用說,如果沒有「光波」,我們根本無法視物。如果沒有槓桿、滑輪等等裝置,在工作的時候,則會非常吃力。而這只是一小部分的例子。

  讀完【物理好好玩】這四本書,小讀者們不但會發現物理課多麼有趣而重要,也一定會想要一起動手做做看!


 

《好玩的密度:能漂浮和不能漂浮的物體》我們的世界被河川、湖泊和海洋所覆蓋。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都是水。在飛機發明以前,人們往來大陸之間,必須飄洋過海,渡河、渡湖,才能搬運東西和旅行。所以,人們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能漂浮,哪些東西不能漂浮。一艘幾百公斤重的大船,是可以漂浮的。即使船上有很多人,船還是可以漂浮。如果,船上有人丟了一顆小石頭到水中,那顆石頭馬上就會沉入水中。小石頭不能漂浮。來玩一些好玩的小實驗,猜猜看,哪些東西能漂浮,哪些東西不能漂浮。把水槽的水加到半滿,放入一枚一元硬幣,硬幣會立刻沉到水槽底部。一元硬幣雖然不重,卻不能漂浮。拿一個空的寶特瓶,裝半瓶水。它的重量一定比一元硬幣重。把寶特瓶放入水槽,會怎樣呢?它會漂浮在水面。《好玩的光波:折射和反射》有光,我們才能觀看事物。有光,植物才能生長。許多動物吃植物維生,而我們的食物來源以植物和動物為主,如果沒有光,我們就沒有食物。沒有光,我們就沒辦法生存。我們需要光。但光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能夠看見光,卻摸不到光。我們沒辦法握住光、攜帶光、嘗光的味道、聞光的氣味。光是一種能量的形式。能量,是讓東西發揮作用的能力。《好玩的磁性:相吸或相斥》一個沒有磁力的世界,也是一個沒有電腦、印表機、手機、電視、吸塵器、微波爐的世界。磁鐵所產生的磁力,有我們看不見的拉力和推力,讓這些工具能夠操作。磁鐵會被金屬和金屬製造的東西吸引,像是鐵、鋼、鎳、鈷等金屬,以及富含磁性的稀土元素釹、釤等。磁鐵有永久磁鐵和電磁鐵兩種。我們比較常見的是永久磁鐵,像是貼在冰箱門上的那種。《好玩的機器原理:輪子、槓桿、滑輪》機器,能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簡單又輕鬆。照照鏡子、笑一笑。眼前的你,就具備一整組簡單的機器,稱為楔子。楔子是一種簡單的機器,能幫忙把東西切斷。(它的一端是薄的、另一端是寬的。)你的牙齒是楔子。當你咬下蘋果的時候,牙齒又薄又利的一端會切進蘋果裡。牙齒這個簡單的工具,把咬合時的上下方向,轉換成橫向的力量,再把蘋果切成適合吞嚥的小塊。斧頭也是楔子。伐木工人把他的斧頭劈進木柴裡,他把手上的斧頭往下方揮動,木柴就被劈開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