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很努力,卻沒被看見?:30堂國際溝通課,打造你的職場能見力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為什麼我很努力,卻沒被看見?:30堂國際溝通課,打造你的職場能見力

作者:浦孟涵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14日
ISBN:97895713802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明明工作很賣命,卻等不到升遷與加薪?
你的努力,要用對地方才能被看見。

  一本成為國際人才的進擊指南!
  教你突破工作瓶頸,在國內外職場都吃得開。

  明明能力很強,出國開會卻總沒你的份?
  進入公司好幾年了,存在感仍然很低?
  如何在公開場合獲得老闆的注意?
  
  面對新職務、新團隊、新市場時,我們需要快速掌握情勢。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善用「溝通」尋求資源,在職場裡建立有利的人際關係。

  ★從國際職場二十年的經歷及訪談,精選世界一流人才的養成方法。
  ★分析一流國際人才的溝通特質,教你成為企業的搶手貨。

  /別以為老闆知道你為公司做了多少事。

  想成為職場上或主管心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先改善你的溝通態度,例如用「我可以」取代「我試試」、用「為什麼」取代「沒問題」、用「謝謝」取代「抱歉」、用「我建議」取代「該怎麼做」。在國際職場上,誰能花最少的時間、精力及團隊資源,成就最出色的表現,誰就最有機會受到重用。

  把專業領域做好只是本分,讓你的努力被看見才是本事,也是你能否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的決定性因素。本書教你從瞭解自己出發,循序漸進找到合適的領導風格和個人魅力,讓你練就在職場上求生存、求發展、有效領導團隊,進而在國際職場發光發亮的溝通力。

  /向世界人才學習溝通,讓你與國際職場無縫接軌。

  ‧向印度人學參與:開會搶著舉手,超有存在感。
  ‧向美國人學直接:直接切入重點,公私分明。
  ‧向法國人學優雅:從容面對挑戰,享受工作和人生。
  ‧和中國人學積極:沒做過也願意嘗試,用企圖心爭取能見度。

  /培養「把自己的缺點轉化成優點」的溝通力。

  1.    經常自我檢視與策略思考。
  2.    被挑戰時要懂得「破局思考」再溝通。
  3.    訓練自己看到事物的正面價值。

  /五大領導人格,讓你快速爬上職場高位。

  1.    底氣超強,有大將之風的領導者。
  2.    冰雪聰明,臨危不亂的策略思考者。
  3.    靈活、創新有幽默感的開心果。
  4.    有療癒力的心靈導師。
  5.    能讓大家一起工作,發揮所長的整合者。

亮眼推薦

  黑幼龍|華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許景泰|SmartM 世紀智庫執行長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 Give2Asia 亞太經理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閱部客|知名說書YouTuber

  Shannon長年且強大的實務經驗,使她擁有許多好故事能夠分享。深刻的是從故事中提煉出的觀察和經驗,行動方案更是她多年在公關與國際職場的「眉眉角角」,讓你學會後就能馬上應用自如。──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相信你一定不會否認「有實力,要有溝通力」,尤其在這個人際互動越來越複雜的線上世界與線下世界。浦孟涵讓你用不同角度看待和不同國家工作者的溝通模式,相信你很快會被老闆看見;被大家看見;被世界看見。──── 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同為跨國工作者和職場媽媽,我完全不知道 Shannon 這麼多的能量從哪裡來。當我雙眼迷濛掙扎著在寒冷的清晨開會時,她卻可以連吃個早餐都能在餐巾紙上寫下充滿智慧的話語。書中跨文化的分享更是精闢到位,能在書頁間就得到如此豐富的經歷和學習,身為讀者真是太幸運了。──── 張瀞仁/美國非營利組織 Give2Asia 亞太經理
 

作者簡介

浦孟涵 Shannon Pu

  Shannon Pu,浦孟涵,是盛思整合傳播顧問集團創辦人、《CAN DO工作學》作者、《台版米蘭達的創業筆記》粉絲專頁版主。她是創業者、企業顧問、講師、二寶媽和狂熱的終身學習者,更是斜槓人生和CAN DO精神的重度信仰者。在行銷傳播領域打滾二十多年,先後在不同市場的跨國傳播集團、美商銀行、知名酒商擔任主管,並因有感於台灣人、事、物的單純與美好,決定回台創立新的傳播品牌。

  在台灣土生土長,卻有機會因為工作的關係,見識到國際職場的溝通方式並不斷自我修練的她,深信「溝通」是一種能讓職場人生更豐富、世界更美好的強大力量,並希望幫助更多人藉由溝通,打造職場能見力與影響力。

  粉絲專頁可至臉書搜尋:「台版米蘭達的創業筆記」。
 

推薦序
前言 你很努力,但有人看見嗎?
 
第一章 邁向國際職場前,先了解自己、建構條件
1 在溝通路上,做一個A版的自己──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找一個讓自己舒服的溝通方式
2 你的溝通「死穴」是什麼?從原生家庭和成長歷程,找出和自己對話的解方
3 在孤獨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4 不論員工或主管,在職場上都應該適度做自己
5 探索自己,發展獨一無二的溝通魅力
6 外向的人通常溝通力比較好?──關於溝通的幾個迷思
7 你的缺點就是你的優點──了解自己,在國際職場打出一手漂亮的好牌
8 掌握跨文化溝通前,先養出「文化自信」
 
第二章 那些年,我從各地國際人才身上學到的事
9 讓自己被看見,是在國際職場中把事做好的第一步
10 從七段知名國際演說,談如何養成A+的演講功力
11 「説之以理」是溝通的基礎,「動之以情」才能真正被看見
12  借鏡各地國際人才,塑造自己的風格
13 「有效求助」是國際職場必備的溝通軟實力
14 在國際職場,這樣說話才得體──四個國際溝通態度,打造高效形象
15 地獄設計課教會我的國際職場溝通術──積極表達才算真正「參與」,最高境界是能夠「收放自如」
 
第三章 想站穩國際職場,讓這些細節成為你的力量
16 良好的溝通是進階版的時間管理
17 A small talk is not small at all.──「閒聊」是贏得好感的關鍵
18 善用情緒,讓溝通更有力量
19 怎麼回答對方都不滿意?是你不懂「換位思考」
20 一封合格的 email,要能展現你的專業
21 打造專業簡報力,你可以這麼做
22 和主管吃飯,一定要掌握的四大原則
23 高明的溝通需要繞遠路──細節就在這些「麻煩事」裡
 
第四章 從管理者到領導者,要有改變的勇氣
24 國際級領導者的必備修練──公平的態度、直接但有人性的風格、相信溝通的力量
25  You are what you wear!──在國際職場裡,外在形象比你想像的重要
26 要做大位子,就別把「不好意思」掛在嘴上
27 屬下犯錯怎麼正確溝通?用「問」的效果好又不傷情面
28 活出品牌力,和年輕職人溝通更省力
29 在數位時代打造國際化專業形象的 Don'ts 和Dos
30 領導者在關鍵時刻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借鏡各地國際人才,塑造自己的溝通風格不管是遠離家鄉求發展,或是透過遠距的方式和不同市場的職人共事,一旦跨入國際職場,面對的挑戰與狀況將會複雜許多,另一方面,也能在工作中快速學習成長,吸取跨文化的養分,其中我覺得收穫最多的一部分,莫過於在溝通的技巧上,能和世界各地的職人取經,截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風格。向印度人學參與:開會搶著舉手,散會繼續熱烈討論,超有存在感「在開始前我先提醒一下大家我們的規則,除了印度同學每個人每節課只能發問一次,其他每個人都必須多多發問!」某次代表台灣參加跨國傳播集團在國外舉行的訓練,在課程開始前,主辦人半開玩笑的提醒大家。這番話雖然博得了哄堂大笑,卻也點出一個不爭的事實— 印度職人愛問問題是世界有名的。不管是在國外求學期間,或是國際工作場合,印度職人們操著濃濃的口音,搶著舉手問問題甚至當場辯論的畫面,相信對於多人來說都不陌生,相較之下,在東方社會長大的我們,則多數習慣保持低調,把優先提問的機會讓給別人。然而,「出道」幾年後,越是熟悉國際職場的遊戲規則,越發覺得印度職人這種積極提問的習慣非常值得學習,因為這不但能逼自己全神貫注地參與當下的討論同時不斷思考,更能讓自己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進而塑造自己的專業形象。放眼望去包括谷歌、微軟、萬事達卡等知名企業的CEO都來自印度,近年來印度籍的專業經理人擔任科技、金融、快消等領域的國際企業資深主管的比例也節節攀升,相信這除了是因為很強的技術背景和管理能力外,和他們總愛把資訊「解構」成數個小問題,不斷挑戰、思辯的溝通、思考習慣很有關係。向美國人學直接:直接切入重點,公私分明的溝通方式超有效率Sally:「你們為什麼老是建議客戶發新聞稿呢?我們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嗎?我們需要多點創意!」(How come you always suggest the client to issue press releases? Can we do something different? We can really use some creativity here!)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