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以色列的戰車馬兵
透過作者獨到的見解,來一窺舊約先知以利亞的故事,在他服事當中,讓我們明白其背後的信仰意涵,以及在道理上使我們有所增長。
作者簡介
郭祝壽
1950年生;1967年在真耶穌教會大同教會受洗;1976年,真耶穌教會神學院畢業。
出版序
推薦序
作者序
前言
去!藏在基立溪畔
一把麵 一點油
以利亞的生命歷程
迦密山風雲
祈雨
奔在亞哈前頭
羅騰樹下的悲歌
微小的聲音
神的託負--三把刀
神的尊嚴
曾經艱難--昇天前之以利亞
靈的加倍感動
以利亞出現的時代意義--兼論三個以利亞
作者序
再次,懷著感謝的心,來寫這開場白,其實,現在的心情是歡喜又內疚的。
大約十年前,心裏就有點感動,想將以利亞的讀經感受,與弟兄姊妹分享;然而自己的惰性使然,總為自己找藉口;像以利亞這麼偉大的聖經人物,又是普天下基督徒所認識的,我還是不要輕攖其鋒,免得「畫虎不成反類犬」,成天大的笑話;因而作罷。
第一波的感動,就此灰飛煙滅.........
數年前,還在神學院執教時,剛好負擔課程中,有以利亞的部份,每與學生講課,總是多多少少勾起對以利亞的回憶;於是第二波的感動又出现;希望將以利亞的故事,整理得更易讓信徒們於實際生活中,體會其屬靈教訓。
奈何,當時所負擔的課程多,一授完以利亞的部分,緊接著又是其他課程了;心思又轉到其他的經卷了。
所以,好不容易才拉回來的感動,也一下子就消逝了.........這次,是勉強自己,再忙,也定要提筆;想想人生數十寒暑,就在一眨眼間,來去匆匆,自己若再這樣「混下去」,真的太對不起主了。
才一動筆,隨即發現,不簡單,此项工程乃是一項屬靈艱鉅的工程,真不是筆者個人學識涵養所能完成的;写到一半,各方的風評還不錯,可是愈是這樣,給我的壓力愈大,到後來,簡直不知怎麼去寫作了。
感謝主,藉著不斷地禱告,及許多弟兄姊妹的鼓勵與代購,終於能夠完成。在此再次地向眾弟兄姊妹表示謝意。
也要感謝文宣處,處負責周惠安傳道,還有編審會委員的屬靈「慧眼」,和開明的度量,讓我這些稍具叛逆與突破傳統的文章,能通過剃刀邊緣,而與信徒見面。
末了,猶要感謝文宣處的同工們,不論在打字、編輯與美術設計上都給予我最大的協助。
每次,去到總會文宣處,同工們總不忘向我喊「加油!」讓我感動良久......
個人的能力學養畢竟有限,對於以利亞的詮釋,也大概只能達此極限了;但助個人所作的努力,如墊腳石般,置於諸君腳前,讓後進能藉此而更上層樓;亦盼先賢前輩,不吝斧正,是祈所至!
背景: 那時,撒馬利亞有大饑荒。(2節) 亞哈對俄巴底說:「我們走遍這地,到一切水泉旁和一切溪邊,或者找得著青草,可以救活騾馬,免得絕了牲畜。」(5節) 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1節) 因著亞哈的背道,惹起真神的忿怒,以久旱不雨的災難,來打擊亞哈,要令他悔改;然而在苦難當頭,亞哈卻不以民間之疾苦痛改前非,反而為他的騾馬四處尋找水泉青草,真是草菅人命,似乎人命比牲畜還不如! 神是慈愛的,雖然祂所愛的必管教(來十二6),然而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來十二10)。所以管教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因此三年多的飢荒,已經讓以色列人民不聊生了;神覺得刑罰差不多了,以利亞的裝備,也訓練得可以上場了;此時,神才再派以利亞去見亞哈王。切記,整個過程是神在主導,以利亞是順服神的話,去展開整個迦密山的復興運動。 有時候,我們喜歡信仰復興、教會復興,常絞盡腦汁,要達到復興的階段;可是我們常忽略一件要緊的事,那就是復興的主動者是出於神,而非出於人。因此不能以人意的火熱,去推動教會的復興;除非人的心中,滿了聖靈的感動,激動他去做這屬靈的事工,否則必功虧一簣! 《傳道書》豈不提醒我們: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三1) 大家更該記得重建聖殿的前導: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拉一1-5) 既然凡事皆有定期,我們應該學習,以神的時候、意念、道路,為我們的時候、意念、道路,切莫以自己的火熱來取代神的旨意。所以,在展開聖工之前,更當急須之事,該是好好預備自己,訓練自己,使自己能夠明白神旨,順從主旨的好工人,就像以利亞經過基立溪畔,及撒勒法寡婦家的訓練般;當時機成熟,神的呼召感動臨到,就可以披掛上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