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1語言的100個祕密起源:英語,全球製造,20億人共同擁有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世界第1語言的100個祕密起源:英語,全球製造,20億人共同擁有

作者:比爾‧路卡斯克里斯多福‧莫威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5日
ISBN:978986344310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42元

  今日有二十億人口使用英語,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然而,英語的背後沒有國旗。

  從一座小島出發,「英語」接收至少一百個地區的資源,成為全世界的共享文化。
  一種語言,全球製造。英語就是擁有讓人上癮的奇特魅力。
  它能讓你向全世界發聲,你也會影響它,會成為它的力量之一!
  重度英語愛好者、欲深究政治資源的角力、了解全球文化地圖的演進視野者必讀!

  從五世紀的烏德雷公地到二十一世紀的維也納,從澳洲到美國,從伊斯靈頓到伊斯蘭瑪巴德......英語成為「全球語言」之前的身世,令人著迷。

  英語採用羅馬字母,吸收丹麥語,向法文與拉丁文借字,直至十九世紀末,才成為世界語言。如今英語擁有百萬的單字,取材自三百五十種語言,超過一百個地區對英語有影響力。

  本書從每個地名的「英語故事」談起:莎士比亞藉由他的劇作和詩作,讓英格蘭中東部英語成為不朽的語言;倫敦馬里波恩板球俱樂部的體育語言進入日常會話;波士頓的新英格蘭語言大受一八四五年以後的愛爾蘭移民影響,英語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列為官方語言之一,但在這塊土地,很少有人將其視為母語;來自舊金山的推特促成了英語單字的變革……

  這是一個勾勒語言地貌的練習,而且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演進,語言也少不了高度個人化的特性。

  語言學家布拉杰‧B‧卡奇魯提出一個看待英語分布的圖解方式。他說:「它可以被視為三個同心圓,這三個同心圓代表英語跨文化、跨語言使用的分布類型、習得模式和作用範圍。」卡奇魯界定出內圍圈、外圍圈和外擴圈。內圍圈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外圍圈是以英語為重要第二語言的國家,例如印度和新加坡。外擴圈則是以英語為外語而普遍推廣英語教學的國家,例如中國和瑞士。三圈分類法指出了歷史和地理雙雙影響著英語的分布與流動。

  從一座小島散布到全世界:從清奈到古普伯雷、從時代廣場到科隆,讀者可以在不列顛群島與全世界自由穿梭,其中一個地點還是月球!請前往登陸一百個截然不同的地方,降落在一百個精采絕倫的主題,而你也可能成為影響英語的第一百零一個成員!

名人推薦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江文瑜──專文推薦

  《英語憑什麼!英語如何主宰我們的世界》作者大衛‧克里斯托──序文

  「本書真是個絕妙的點子!我愛這本書。它的結構獨具匠心,它的內容無限迷人。要呈現某種語言的沿革,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像英語這樣擁有豐富歷史的語言,而這是我所見過最獨具一格、充滿啟發的一種方式。」──作家菲力普‧普曼

  「在我看來,目前的情況似乎是曾經被這個語言所殖民的人正迅速地改造它、馴化它,他們使用它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放鬆。在英語這個語種極大的彈性與尺度助長之下,他們在它的領土上開拓出大片自己的版圖。」──作家魯西迪

作者簡介

比爾‧路卡斯(Bill Lucas)

  比爾‧路卡斯(Bill Lucas)是英國溫徹斯特大學實境學習中心主任及學習研究教授,著有超過四十本暢銷及得獎著作,當中多本已翻譯成各種語言。他也是本書英語專案的理事、英國人才基金會主席,以及牛津帕格薩斯劇院的贊助人。

克里斯多福‧莫威(Christopher Mulvey)

  克里斯多福‧莫威(Christopher Mulvey)是英國溫徹斯特大學英文系榮譽退休教授。身為一位多產的作家,他也是溫徹斯特大學出版社總編輯,以及英語專案的理事,領有藝術人文委員會、英國國家學術院及維吉尼亞大學所頒發的各種獎項。二○○三至二○○七年間,他是非裔美國人研究協會會長,並於二○○八年獲選為皇家文藝學會院士。

譯者簡介

祁怡瑋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創意寫作碩士,曾任職於學校、出版社,現從事中英文筆譯工作。譯有《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29個禮物》、《愛情的吸引力法則》、《你的心是否也住著一隻黑狗?牠名叫憂鬱》等書。

推薦序 在「低階」與「高階」之間風起雲湧:英語啟示錄/江文瑜(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序 小小地方,成就全球英語社群/《英語憑什麼!英語如何主宰我們的世界》作者大衛‧克里斯托

英語的起源
(1) 烏德雷公地──最早的書寫英語(約西元四七五年)
(2) 坎特伯里──羅馬字母的採用(西元六○二年)
(3) 漢莫威治──麥西亞英語,現代標準英語的老祖宗(約西元七百年)
(4) 蒙克威爾茅斯──為英語命名(西元七三一年)
(5) 約克──丹麥語對英語的影響(西元八六六年)
(6) 溫徹斯特──西撒克遜英語及國王阿佛烈(西元八七一年)
(7) 瑟恩──經典的古英語(約西元一千年)
(8) 哈斯汀──法語對英語的影響(西元一○六六年)
(9) 鄧弗姆林──蘇格蘭的英語(西元一○六八年)

中古英語
(10) 彼得伯勒──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及古英語之末(西元一一五五年)
(11) 瑞丁──流行歌曲的英語(約西元一二三五年)
(12) 西敏──英語的復興(西元一三六二年)
(13) 基爾肯尼(Kilkenny)──愛爾蘭的英語(西元一三六六年)
(14) 奧德門──中古英語的發展(西元一三七四年)
(15) 法院街──法院英語(約西元一四一九年)
(16) 聖保羅大教堂庭院區──英語和圖書販賣業(西元一四五六年)
(17) 潘布魯克──威爾斯的英語(西元一四五七年)

現代的起源
(18) 布魯日──英語和印刷機(西元一四七四年)
(19) 科隆──英語聖經(西元一五二五年)
(20) 巴黎──英語標點符號之始(西元一五三○年)
(21) 卡爾頓──拉丁文對英語的影響(西元一五三一年)
(22) 諾索特──英文字的拼法與母音大推移(西元一五五一年)
(23) 阿爾漢格爾斯克──貿易英語(西元一五五三年)
(24) 史特拉福──近代英語的發展(西元一五六四年)
(25) 奇切斯特──英文文法(西元一五八六年)
(26) 漢普頓宮──英語和欽定版聖經(西元一六○四年)

世界英語的起源
(27) 詹姆斯鎮──英語在美國(西元一六○七年)
(28) 漢密爾頓──英語在西印度群島(西元一六○九年)
(29) 人魚酒館──英文標點符號的講究(西元一六二三年)
(30) 索爾斯伯里──英語和法律語言(西元一六三一年)
(31) 霍爾本──英語成為科學語言(西元一六六○年)
(32) 三一學院──英語俗諺(西元一六七○年)
(33) 費城──中部美式英語的發展(西元一六八二年)
(34) 尼姆──以地名造新字(西元一六九五年)
(35) 波士頓──新英格蘭英語的發展(西元一七○四年)

英語標準化的進程
(36) 利奇菲爾德──為英語訂下標準(西元一七○九年)
(37) 聖殿區──關於英語語言研究院的發想(西元一七一二年)
(38) 修士門──英式手語(西元一七六○年)
(39) 罩衫巷──英語說話術(西元一七六二年)
(40) 蒙特婁──英語在加拿大(西元一七六三年)
(41) 裘園──植物英語(西元一七七一年)
(42) 加爾各答──語言學的誕生及英語的源頭(西元一七八六年)
(43) 馬里波恩──體育的語言(西元一七八八年)
(44) 雪梨──英語在澳洲(西元一七八八年)
(45) 聖瑪莉里波教堂──考克尼英語(西元一八○三年)
(46) 古普伯雷──布萊葉盲人點字法的英語(西元一八○九年)
(47) 門羅維亞──英語在西非(西元一八二二年)

工業時代
(48) 蒂斯河畔斯托克頓──英語和蒸汽引擎(西元一八二五年)
(49) 哈特福──美式標準英語的建立(西元一八二八年)
(50) 清奈──英語在印度(西元一八三四年)
(51) 聖馬丁大街──英語和統一便士郵政(西元一八四○年)
(52) 懷唐伊──英語在紐西蘭(西元一八四○年)
(53) 河岸街──以英語為諷刺作品的語言(西元一八四一年)
(54) 巴爾的摩──英語和電報(西元一八四四年)
(55) 索爾福德──識字程度與免費的圖書館(西元一八五○年)
(56) 漢尼堡──英文喜劇寫作(西元一八五一年)
(57) 海德公園──工業化及其對英語的衝擊(西元一八五一年)
(58) 時代廣場──紐約時報(西元一八五一年)
(59) 曼徹斯特──英文字彙與同義詞辭典(西元一八五二年)
(60) 別爾基切夫──非母語人士的英語(西元一八五七年)
(61) 基督教堂學院──英語胡話(西元一八六五年)
(62) 蘭韋爾普爾古因吉爾──英語地名(西元一八六八年)
(63) 艾希特名園──英語和電話(西元一八七六年)
(64) 開普敦──英語在南非(西元一八八一年)
(65) 都柏林──英語的極致(西元一八八二年)
(66) 吉斯伯恩──英文俚語(西元一八九四年)

二十世紀
(67) 波莒──英語和無線電(西元一九○一年)
(68) 新門──英語和監獄術語(西元一九○二年)
(69) 紐奧良──非洲裔美國人英語(西元一九○二年)
(70) 弗利特街──小報英語(西元一九○三年)
(71) 紐約──填字遊戲的語言(西元一九一三年)
(72) 乾草市場街──英文粗話(西元一九一四年)
(73) 根西島──現代英語用法(西元一九二六年)
(74) 波特蘭名園街──BBC英語(西元一九二六年)
(75) 牛津──《牛津英文字典》(西元一九二八年)
(76) 布萊切利園──英語密碼(西元一九三九年)
(77) 帝國大廈──廣告語言(西元一九四一年)
(78) 伊斯靈頓──簡明英語(西元一九四六年)
(79) 伊頓──英國上流階層的英語(西元一九五六年)
(80) 利物浦──英國都會英語(西元一九六三年)
(81) 大西洋城──性別歧視英語(西元一九六八年)

科技革命
(82) 寧靜海──英語上月球(西元一九六九年)
(83) 洛杉磯──電子郵件的語言(西元一九六九年)
(84) 貝爾墨邦──英語在貝里斯(西元一九七○年)
(85) 聖潘克拉斯──大英圖書館(西元一九七三年)
(86) 伊斯蘭瑪巴德──英語在巴基斯坦(西元一九七三年)
(87) 布朗克斯──饒舌語言(西元一九七三年)
(88) 聖荷西──英語和文本的保存(西元一九七五年)
(89) 新加坡──英語在新加坡(西元一九八七年)
(90) 日內瓦──全球資訊網的語言(西元一九九一年)
(91) 赫爾辛基──英語和手機簡訊(西元一九九三年)
(92) 斯沃斯莫爾──部落格的語言(西元一九九四年)
(93) 尼克森街──一個全球閱讀現象(西元一九九五年)
(94) 溫德拉什廣場──多元文化的倫敦英語(西元一九九八年)
(95) 舊金山──推特英語(西元二○○六年)
(96) 比佛利山──青少年流行語(西元二○○八年)
(97) 吉佳利──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西元二○○八年)
(98) 新堡──英語和當代地方口音(西元二○一一年)
(99) 北京──英語和中文(西元二○一二年)
(100) 維也納──以英語為全球通用語(西元二○一二年)

推薦序

在「低階」與「高階」之間風起雲湧:英語啟示錄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多數人吐出英語的母音與子音,以英語的韻律節奏和另外一個來自異國的人交談時,在這同時,世界某個角落的某個弱勢語言,正在一步一步地離開我們的地球,以幾乎快速到我們無法察覺的速度,悄然消失於茫茫的宇宙之間。這不是虛擬的神話或故事,而是真實的世界所發生的現在式。

  語言學家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在其《語言的死亡》一書中指出,許多瀕危語言正從這個世界滅絕,以每個月兩種語言消失的速度,也就是一個世紀間,全世界將有二千四百種語言會與我們告別!這令人咋舌的語言侵蝕,對了解語言是人間最高寶藏的人而言,是多麼敲痛那顆會感受悲傷的心,而這驚人的語言滅絕背後的重要原因,和英語的超級強大與變成地球村語言的現象密不可分。

  我們很難想像,相較於今日英語無遠弗屆的威力,曾經在久遠的過去,英語也是被壓抑的低層語言。這本《世界第1語言的100個祕密起源:英語,全球製造,20億人共同擁有》帶領我們從大約西元四七五年第一個與英語相關的書寫被發現的地點──烏德雷公地──開始時光旅行於一千五百年以來多年的英語變遷歷史。那是一片美麗的圓形墜飾,以古日耳曼語的字母寫成,訴說著英語早在有英格蘭之前已經開始,然而那時的英語無疑屬於社會語言學家眼中的「低階語言」,而且以此地位存活了漫長的歲月。

  根據社會語言學家的定義,雙言社會(diglossia)中的「低階語言」呈現幾個重要特徵,例如在人們眼中地位較低、沒有文字的地位、沒經歷過語言標準化的過程、不使用於公領域與正式場合、不是學校裡的教學語言、不使用於主要媒體等。「高階語言」正好呈現了鏡像的對比:在人們眼中具有較高地位、擁有書寫文字的地位、經歷標準化過程、使用於公領域與正式場合、成為學校的教學語言、使用於主要媒體等。本書幾乎就是兩位作者帶領讀者共同品讀英語如何從五世紀的地域性「低階語言」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超級「高階語言」的壯闊變遷史。全書的前三分之一正是英語身陷「低階語言」的困境掙扎的拼圖耙梳,例如英國被法國統治的三百年間,從西元一O六六年至接下來的三百年,法語成了高階人士的語言,而法庭用的是拉丁文與法文。在漫長的歷史中,拉丁文是官方的正式書寫語言,涵蓋法律、學校等層面,一直要到大約西元一四一七年法院才因為需要出現英文,而英語也逐步被接受為法庭上可以使用的語言。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的書面語言,一直要到西元一五二一年,威廉•廷代爾受封為牧師,開始翻譯英文聖經起前,拉丁文一直是聖經的語言。廷代爾的翻譯工作履被教會高層阻止,在他印刷英文版的新約聖經後,西元一五三五年至一五三六年,他被捕入獄後被處以絞刑與火刑。

  今天當我們捧讀英文聖經時,絕無法想像當年的人們為了能將聖經翻成英文,所受的苦難與所付出的奮鬥。所幸人們所付出的每個努力都在宇宙的循環下,留下淚水的刻痕後的轉化,書中的三分之一後,英語開始掙脫「低階語言」,往「高階語言」邁進,隨著英國人航向美洲、開始殖民他國、又經歷工業革命等巨大變革,英語開始在商業貿易、教育、科學科技、法律等各方面取得地位,英語更向全球擴散。同時,英語又歷經標準化的過程,不同字典與文法書的編纂規範英文的使用,英語猶如航行於空中的老鷹,開始往顛峰攀爬的壯舉。時至二十一世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電子郵件的快速傳遞,簡訊與特推特等特殊寫法的出現,英文的傳播力更是如汪洋般的壯闊,真正呼應了英文以「衝浪」比喻在網路搜尋的行動,英文真正的地完成了處於世界中語言最高峰的「高階語言」的壯舉。

  在「低」與「高」之間,本書也訴說著一個可以將語言比喻為人的真理,那就是當我們處於「低位」時,往往也可能是處於最謙卑與彈性的時刻,所以我們從書中看見當英語處於「低階語言」時,像海綿般大量吸收了拉丁文、法語、丹麥語、其他各種語言的字彙,讓整個語言產生質變與量變的鉅型蛻變。而且每一個語音或語法上的變化,都足以推動整個語言產生連鎖式的變化,例如「母音大推移」在中古英語時期的一百五十年間完成。而英語反而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法與拼字標準化的「高階化」過程後,今天的所謂的標準美式英語或英式英語雖然仍大量吸收外來語,但其語音與語法的變化速度已經比較不可能產生過去處於低階語言時的海綿式鉅變。

  從「低階語言」到「高階語言」的過程經歷了種種語言革命的磨難與奮鬥,但其實本書的調性語氣毋寧是如同作者所言「是一趟歡樂的時空之旅」,書中除了陳述以地名串起的語言歷史之外,也引用了許多生動活潑的語言例子,涵蓋詩歌、流行音樂歌詞、俚語、諺語、監獄術語、藍調歌詞、小報英語、填字遊戲、廣告語言、饒舌語言等,為本書增添了許多文學藝術與娛樂的效果,非常具有可讀性。而英語的一頁歷史也會投下一些讓人反思的沉吟:某個語言的霸權不會永遠存在,就像人類的命運一樣,總會有高低,今日的英語或許有天會走入昨日法語的命運,從高峰處退下,讓位給另個語言,只是或許這個結果在可見的幾百年內不會發生,但卻可能在千年後發生。結論是,總會發生,這是語言的宿命,如同人類,沒有永遠的高,也沒有永遠的低,在高低之間,我們學會更深遂與深沉的智慧,臣服於宇宙更大的力量。從這個角度觀之,讀者可從書裡的字裡行間,推論出以上的珍貴道理。


江文瑜(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