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表的旅程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表的旅程

作者:李瓊淑詹云茜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15日
ISBN:9789864779253
語言:繁體中文

我向前行駛的世界,是你路過的風景。

六片玻璃的空間,「一坪老大」坐鎮其中。
乘客看著小小的側面窗,都是路過的風景,
他看著大大的擋風玻璃,看出去的世界沒有盡頭……
往.前.行.駛,是唯一的選擇!

手握方向盤,
不只運轉著生活所需,也運轉出美麗人生!

曾經有個兒子問道:「爸,你為什麼要開計程車?」
兒子沒說出口的,爸爸心知肚明,這是社會大眾刻板印象中「逼不得已去做的職業」。
但他回答兒子:「當計程車司機有什麼不好?自由自在,我管好我自己,我可以找回自己的尊嚴!」

在現代都市叢林中,計程車司機是多少上班族仰賴的對象!
在大雨滂沱的街道旁、上班趕打卡的早晨、加班疲憊晚歸的深夜……,
計程車司機大哥╱大姊給予我們一片安心與溫暖,方向明確地帶領我們前往目的地。

然而,計程車上的一坪空間裡,有多少故事在運轉?
這個左前方的背影,也可曾追尋、失落、掙扎、蛻變與滿足……?
在車上,他只能隨著乘客指引的方向前行;下車後,要怎麼找到自己的方向?
宛如城市中一股陽光般的黃色脈動,他們如何默默地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本書二十三段旅程,每位主角都是車上一坪空間的老大,他們用自己的故事,帶我們穿梭大街小巷,看見寬廣的生命風景。


【熱誠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計程車司機不再渺小,而是帶來溫暖與幸福的關鍵物。/台灣大車隊集團董事長 林村田

許多人經常接觸運將,卻不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書增加了對他們的認識。/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

看似平凡的計程車駕駛,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台中捷運公司董事長 林志盈

用一輛車養全家!二十三位計程車司機的人生際遇,溫馨、感人!/ 台灣大車隊集團營運長 周恆倫

行車人生凝結了智慧、處世哲學。為子女奔波、為愛情守候,如此真誠。/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邱奕嘉

開車是「職業」,二十三位運將視其為「事業」,產生助人的意義感,昇華為「志業」。/逢甲大學特聘教授、社團法人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理事長 侯勝宗

千萬運轉因緣的故事,「初念淺,轉念深」,娓娓道來小人物面對生活的挑戰,奮發向上的意志。/台灣大車隊集團首席顧問 陳烯堅

計程車司機來自各社會階層,他們是社會的縮影,他們的故事就是台灣的故事! /台灣運輸業移動科技派遣平台協會祕書長 曾弘義

帶來人生啟發的故事,每天發生在計程車上。我們不需要親身經歷那麼多的試煉,就能學會那麼多人生的課題。/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 黃麗燕

每趟計程車的旅程不只有起點與目的地,還有陪伴在你左前方那個「背影」的故事。/台灣大車隊集團總經理 楊榮輝

閱讀此書,領略小黃車窗內的豐富生命力與自在豁達,再次搭上小黃時一定可以感受到更多車窗外的美好風景。/全球快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金維


本書版稅將以「計程人生愛心計畫」專款專用方式,全額捐助獨居重病計程車司機及急難救助司機家庭。
每買一本就是一次公益,書中的每個故事希望能溫暖你心!

作者簡介李瓊淑(小辣椒)現任台灣大車隊集團副董事長,2006年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一腳踏入計程車產業,「小辣椒」成了司機對她的通關密語。身型嬌小但行事果斷嗆辣,在男性為多數的這個產業,用司機的語言直球對決問題的大小事,以科技創新思維顧好司機的經濟命脈,致力打造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的友善環境,找回司機對職業的認同。「我們是一群小人物,創造出一份不平凡的事業。」她讓大家見證從亂象頻傳到安全、舒適的計程車新時代,「我們在這裡遇見幸福,讓愛傳出去」,她重新定義了司機的價值,被世人看見。詹云茜Cici從傳播到公關,從品牌行銷到顧客經營,歷經公部門及大小企業,從企劃到顧問講師,擁有20項跨產業、上百項跨領域實戰整合經驗。四十大關前決定離開企業羽翼,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喜愛的「文字」和「說話」串起職涯,以此為左右手,隨時張開雙手,給自己和你最溫暖的擁抱和力量。

社會各界專業人士一致熱誠推薦
〈專文推薦〉為社會創造溫暖與幸福的關鍵人物∕林村田.
〈專文推薦〉英雄的背影∕邱奕嘉.
〈專文推薦〉敬努力握住自己人生方向盤的運將們∕侯勝宗.
〈專文推薦〉短暫的旅程,不平凡的印記∕黃麗燕.

〈前言〉拾回遺失的感動∕李瓊淑

第一部艱困起跳,飛躍更高
即使獨臂也要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身體的高一二三,心的高度一九○
白開水的幸福
孩子,是勇敢面對艱難考驗的動力
去完成你人生的最後一項任務吧!
我就是你的眼睛,我就在你眼裡

第二部掌握方向,精彩人生
七十元魔法打造人生的運轉手
是戲,也是人生
鐵漢軀殼,糖衣內心
不可能vs.沒問題
終極殺陣台灣版之使命必達
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生命中最重要的寶物──小黃和尺八
我們都在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第三部黃色動脈,遍灑溫暖
苦行僧般的自律
帶著慢飛天使飛翔的大哥哥
一日救難隊,終生救難隊
山中的行善俠士
三百一十二次的愛心接力
前擋玻璃往前看,世界無盡頭
阿明,你在哪?過得好嗎?
地震也撼動不了的穩定力量
這個家將永遠被保存
陪伴被遺忘的人

〈後記〉永遠有人會在背後接住你∕詹云茜

〈專文推薦〉
為社會創造溫暖與幸福的關鍵人物

林村田

台灣的計程車業,過去一直是提供社會弱勢與經濟底層希望的重要產業,「計程車司機是台灣男人的最後一個職業」,講的就是這件事。

我出身自雲林台西農家子弟,真正經歷貧窮與身處底層社會的壓力,因此特別能深切感受計程車司機們的無奈與辛苦,確實很多人因為經商失敗、裁員失業、家庭因素或開銷壓力等種種原因,迫於現實而開始從事計程車司機這個職業,而計程車產業也等於承擔了一部分的責任,協助政府及社福機構解決許多社會問題。對我來說,能有機會經營一家品牌計程車隊,和司機們一起打拚,甚至帶領他們一起轉型、升級與成長,讓計程車司機們也能穿起襯衫、打著領帶與套上皮鞋,擺脫大眾對計程車司機的傳統刻板印象,一同促進服務品質與乘車體驗的提升,讓計程車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專業服務行業,扭轉社會觀感、提高社會地位,這種由谷底翻身的過程,其實也是我人生打拚過程的縮影,經營計程車業於我而言,別具意義!

「最難過的往往都是自己那一關,看你用什麼心態去面對……。」計程車司機康大哥如此分享自己面對挫折的經歷,短短一句話卻充滿哲理。有時候貧窮生活、悲慘命運等可歸咎於一種心理狀態,經濟上的窮困,是種物質需求被受限的感受,然而內心若一直處在自我懷疑、放棄改變等負面情緒當中,便會讓自己陷入真正的牢籠,所以人再怎麼窮,心也絕對不能窮。

「不要從別人的眼睛看自己,要從自己的內心看自己」,計程車司機健智大哥這一句話格外發人深省,唯有懷抱希望與相信自己,並實際付出應有的努力,才能替自己創造翻轉的機會,事情的發展可能受外在環境影響,但命運的結果更多取決於內心。

「雖然沒有很大的能力,但凡事用盡全力!」這是計程車司機獻文大哥用方向盤,運轉出美麗人生的祕訣及座右銘。獲得幸福的第一步便是學會知足,懂得知足之後,若能將這股幸福力量,藉由幫助更有需要的人散播出去,不只貢獻社會,也替自己創造真正的富足與快樂。

我和作者台灣大車隊集團副董事長李瓊淑已是長年的工作好夥伴,一路走來她總是用心和運將們交流,希望挖掘專屬計程車司機們的動人故事。透過這本書,帶我們看到了計程車司機們無人關注的另一面,他們雖是台灣社會中的小螺絲釘,但一個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將發揮無限的正面能量,相信能為許多碰到挫折或困難的人們,撫平傷痛及帶來希望;同時,更讓這些每天穿梭大街小巷的計程車司機們不再渺小,而是為台灣社會帶來滿滿溫暖與幸福的關鍵大人物。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車隊集團董事長)



〈專文推薦〉
英雄的背影

邱奕嘉

計程車產業看似一個非常傳統的產業──依乘客需求計程收費、收入多寡取決於天候、節慶和運氣。但台灣大車隊,這家台灣最大的計程車隊公司,卻率先導入衛星派遣、APP、AI大數據分析、行動支付等新興科技,將一個原本不太亮眼、遑論創新的產業,經營成類似時下最流行的高科技公司。利用平台生態系的經營模式,台灣大車隊積極開發以司機和乘客為主的多環生態系,發展至今,它已成為一個橫跨廣告、維修、快遞、生活服務等事業的平台,而計程車派遣的收入,在二○一九年,僅占整體營收的三十五%。

當五五六八八成為順口溜,台灣大車隊成為計程車的第一品牌之後,大家都聚焦在其經營策略、商業模式或新興科技運用,試圖拆解它的成功密碼,成為自家產業的發展利器。殊不知,整個集團的關鍵角色,支撐集團平台生態系成長的核心,是二萬多名的司機大哥。透過這群為數眾多的司機,公司便能有規模的優勢,爭取團購福利品;而每位司機的車輛更是廣告的新平台,除了廣告收入,還可以藉此與廣告主交換商品,換取更低廉的團購福利品;更不用說其間所衍生的車輛保修、購買等相關事業。司機大哥是集團的起點,也是集團的命脈。

但是,計程車產業進入的門檻並不高,可以個人營運,不一定要靠行,台灣大車隊如何讓這群司機心甘情願成為集團的一分子,共利是現實面的誘因,而共榮則是情感面的需求。

台灣大車隊顛覆了一般人對計程車司機的觀感。過去,這個向來被稱為「男人最後一個職業」的行業,普遍不受社會大眾重視,在台灣大車隊興起前,一般人對司機大哥的刻板印象,都是吃檳榔、服儀不整……,台灣大車隊率先導入服務品質的管理,要求司機穿制服和打領帶,注重車內清潔,慢慢改變一般人對計程車司機的負面評價,也讓司機大哥們贏得職業的尊重。

除了訂定規章,以打造優質服務和塑造品牌形象之外,台灣大車隊試圖貼近司機大哥的生活版圖,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擺脫命運的狂潮、一起走出生命的幽谷、一起創造第二人生。這本《計程人生》結集了二十三個計程車司機的故事,有些故事是一首曲折起伏的生命之歌──罹患罕見疾病或遭遇工傷的身障司機,一邊行車,一邊展示著生命的堅韌;負債累累的媽媽,用開車所累積的新價值取代悲慘的過去。當然也有深藏不露的斜槓司機──用日語為乘客導覽的、搭車免費聽尺八演奏的、快遞藝人跑通告的……。這是司機大哥們在多年的行車人生中,所凝結的人生智慧、處世哲學,而坐在計程車後座的我們,也許因為趕行程、講電話而沒有機會聆聽與認識,透過本書作者李瓊淑、詹云茜女士的採訪與記錄,我們也能看見這些為子女奔波、為愛情守候的身影,如此真誠、如此動人。

本書作者李瓊淑女士曾經擔任台灣大車隊總經理一職,現為副董事長。她是一位樂於學習、自我提升的人,一路從政大企家班、EMBA,到現在就讀本校DBA博士班學程。當她提到撰寫本書的動機時,我感受到她對員工的關懷與熱情,即使身為集團的高階主管,肩負著績效的重責大任。人,永遠是她心目中的第一順位。

(本文作者現為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專文推薦〉
敬努力握住自己人生方向盤的運將們

侯勝宗

個人投入計程車產業和運將研究已有十八年了,本書的出現補足我心中長期來的一片重要拼圖――司機生命故事。

計程車過去是一個十分傳統的產業,但未來卻充滿無限想像。二十多年前因為全球定位科技被軍方釋出商業化應用後,讓這個移動產業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台灣大車隊是從傳統運輸轉型成為移動服務的代表典範,它也是我學術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研究個案。隨著這家公司的成長與創新,我也用筆記錄並見證了台灣計程車產業的服務創新與華麗轉身。近十年來因為手機上網與科技平台的出現,以 Uber 為首的網約車平台,藉由APP簡捷服務與金流綁定廣受消費者的歡迎,如今多元化計程車滿街都是,小黃已不再是計程車的唯一顏色了。曾幾何時,計程車成為一門熱門的好生意,連 Toyota 車廠也號召旗下車主成立和泰移動車隊,準備大舉進軍市場。

我常戲稱司機是一群「握不住人生方向盤的隱形人」,坐在後座的乘客,看到的都是司機的背影。計程車從民國初期的黃包車到今日的網約車,共經歷了三階段的科技創新,它們分別是 Taxi 1.0 的無線電叫車,Taxi 2.0 的衛星派遣叫車,與 Taxi 3.0 的APP叫車。回顧過往數十年來的計程車產業發展,每一次的科技創新都讓業者重新洗牌一次。然而每一次的競爭版圖大搬風,雖然造福了消費者與勝出的車隊或平台業者,然而手握方向盤的司機生計卻沒有太大的改變,仍然過著看天吃飯,被大型車隊或平台所決定的生活,奮力在新的遊戲規則中找到新的位置,否則將被科技浪潮所淘汰。

在計程車的「科技創新」洪流中,本書的二位作者則從「人文創心」下手,帶我們近距離接近司機,從運將的人生方向盤中,觀賞每一位司機的生命風景。個人因為從事計程車產業長期研究,接觸過數千位不同樣態的司機,深感司機是計程車產業生態鏈的最底層小人物,很難有發聲的機會。所以六年前與志同道合的司機共同成立了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投入「陪伴司機、轉化產業、共善社會」的學術倡議,希望讓更多的好司機被看見,推動計程車運將成為助人的傳愛大使。這本書恰好回應了計程車學院的核心關懷,二十三個故事篇篇令人動容,傳達了「台灣最美麗風景是人」的人文精神。

這本書的二十三位司機,藉由運轉他們的人生方向盤,活出精彩的生命意義,呼應了由美國耶魯大學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與密西根大學珍.達頓(Jane Dutton)二位管理學者所提出的「工作形塑」(job crafting)理論。簡單來說,工作形塑是指人們會調整工作的某些面向,以獲得更大的意義感和滿足感。一旦工作或專業擁有深遠的意義感之後,就十分有機會將職業或事業轉化為終生志業。如同本書所報導的二十三個計程人生故事,雖然開車只不過是一份微不足道的「職業」,但每一位運將都將開車視為一份「事業」,全心投入並進而產生助人的意義感,將接送客人昇華為一份「志業」,隨時在大街小巷中發揮著不為人知的影響力,成為社會的良善力量。

但這二十三位有著精彩故事的司機,究竟是如何形塑計程車工作,產生意義感呢?艾美.瑞斯尼斯基與珍.達頓提供以下三個方法做為參考,分別為:一、重新形塑工作框架;二、與人建立良好關係;三、將意義融入於工作中。從抽象的角度,任何不起眼的工作都可以藉由上述三個方法,來將職業變成事業與志業。具體的意涵有:

一、重新形塑工作框架:一份工作熟能生巧後,往往使人陷入一種反射般未經思考的機械動作。此刻,每週不妨花點時間,將工作任務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自己:我能否找到新方法讓工作更不同且更順利?也可以每週花點時間問自己,什麼是對工作有益,同時又能帶給自己快樂的事?當然你也可以想想,自己在工作之外,有無額外想做的事,即使這些事情和你工作並無直接關係,卻能讓你心情愉快,或覺得有存在感。

二、與人建立良好關係:改善在工作環境中的人際關係(如:主管、同事、部屬等),更甚者還能幫助他人,也許漸漸的,工作氛圍也變得更好,這將會讓你更喜歡、更滿意自己的工作。

三、將意義融入於工作中:花點時間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角色,常常問問自己,你所扮演的工作角色或建立的事業有何意義(如:你的專業及事業是如何影響著其他人)?艾美.瑞斯尼斯基與珍.達頓二位學者認為如果願意把自己的工作角色或職業,連結上更崇高的目的或使命,將改變工作行為模式。

很高興好朋友瓊淑終於完成這本大作。甚願所有讀者,能從這二十三個計程人生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意義,轉化職業為志業,成為他人的祝福。最後,向全台灣所有穿梭於大街小巷中的計程車司機們致敬,您們辛苦了。

(本文作者為逢甲大學特聘教授/社團法人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理事長)



〈專文推薦〉
短暫的旅程,不平凡的印記

黃麗燕

「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個英雄。」(引自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ell﹞)但順遂的生活,不可能「成就」英雄,總是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我們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世界,也總是在那一次次的克服困難中,我們發現了自己的潛能,更多時候我們寫下了自己不平凡的故事,成為故事中最不可取代,也最令自己敬愛的英雄。

和作者瓊淑的認識是在她擔任台灣大車隊的總經理期間,對她一直很景仰,一個小女子怎麼可能和這些比她大上三倍、五倍,孔武有力的司機先生們在一起?而且還讓這麼多的司機先生們,能夠願意聽她說話,更能聽進她的話,一起建構一個這麼龐大的共好事業,我相信這中間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數不清的困難與挑戰天天都在發生,每一個課題、難題和問題卻總是在瓊淑一步步的溝通、一步一步的傾聽中,化於無形,成為前進的力量。

我喜歡開車,更喜歡開快車,所以以前還曾經想過去當老闆的司機,但偏偏我記路能力零分,所以每次搭計程車時都非常佩服司機能夠記住不同路線,知道何時該開哪一條路的能力,更是讓我讚嘆不已。(尤其是台灣的司機先生工時長,要隨時保持警覺,隨機應變,還要有策略思考,知道哪些時段客人在哪裡比較多,哪裡因放學會塞車要避開,知道當地不塞車的私房小路等,甚至還有扛老人家上下樓去醫院看病的服務,那真的也只有神人才能吧。)也因此當我有機會常常飛世界不同的國家時,最喜歡的就是在搭計程車的時候能夠跟他們講上幾句話,你可以透過司機了解當地的生活狀態,他們對政府、經濟、社會的看法,他們對當地生活開心或不滿意的地方,以及他們對人生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這些點點滴滴總是讓我認識了當地,更學習甚多人性的洞察。

記得我有一次去新加坡時,遇到一個曾經做過亞洲的媒體總監,最後因為一些變故去當司機先生,一點也都沒有違和的感覺,因為最重要的是他開心地開著車,在車上的時間並不只是賺錢,而是看到更多不同人的管道,他也跟孩子、太太、自己有了不同的相處之道,重新定義了「幸福」。

就像日本知名經營顧問小工野慶的書中,也曾經談到計程車司機教育他的人生經驗,他相遇過二千位以上的司機,等於也經歷了二千種寶貴的人生道路。也像是電影《陽光普照》裡面的台詞所說:「把握時間,掌握方向」、「人生就像開車,紅燈的時候就停一停,綠燈的時候就慢慢起步,平平穩穩慢慢地開著」。人生就是無法預期的旅途,但凡走過必有收穫。

很謝謝瓊淑讓我們對運將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對我而言,每一個司機先生都反映了不同的人在碰到不同的挑戰、艱難與難以想像的環境中,依然有拚勁、有堅持,也因著這些艱難與困頓,激發更彰顯人性的最高價值──義氣、勇氣、相信自己、堅韌不拔、夢想、無盡的愛……,每個人生命裡的故事都成為了教材,越是不可思議的故事,越是難以想像的超越,越是艱難的挑戰,帶來越大的啟示。

謝謝瓊淑一口氣給了我們二十三個有血有淚的生命故事,而這些帶來豐沛人生啟發的故事,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計程車上。在我們邊看、邊隨著計程車司機主角心情起伏時,不要忘了,這是何等的幸運,我們不需要親身經歷那麼多的試煉,就能從其中學會那麼多人生的課題。打開這本書,每一篇文章都為我們開啟了一份份的禮物,心懷感謝。

在每次搭上計程車的同時,記得送上我們對司機先生的尊敬與感謝,在享受他們載送的服務過程中,咀嚼著這個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相逢的機緣,給自己一個不同的眼光看待並珍惜這趟短短難得的旅程,你或許會驚訝,這世界是如此的多彩多姿,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如此精彩,雖然這是多少的痛苦與折磨堆疊出來,但對應的正向能量、積極、奮取,成就了一個又一個英雄,在世間留下不凡的印記。

(本文作者為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
 

01.   即使獨臂也要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跟顧豪傑大哥約採訪的這天,恰好是新冠肺炎盛行初期,當時政府還未強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要戴口罩,但宣導戴口罩的標語已開始張貼。我們見面的咖啡廳幾乎空無一人,但他仍絲毫不敢大意、緊戴著口罩,「因為我前幾天載了一位從國外回來的乘客,而且我們計程車司機接觸的人多,傳染風險也高,我怕傳染給你。」一開口,就能感受到他的細心與體貼。 「沒關係,我不介意,戴著口罩就看不到你的笑容了。」聽我這麼說,他脫下了口罩,微笑的圓臉露出嘴角小梨窩,配著一副眼鏡,我忍不住覺得,實在很像可愛的小叮噹。當他脫下外套,熟悉的車隊制服――乾淨且整熨服貼的白襯衫和藍背心――出現眼前,「我出門都穿制服,沒開車也穿,我覺得這是一種驕傲。」 然而,讓人很難不注意到的是,在白襯衫的右手袖口下,本該是右手臂的位置,卻是空蕩蕩的。 好奇害了貓 豪傑大哥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長他七歲的哥哥跟了爸爸後,住在另一家育幼院;他也在不記得事的年紀,被媽媽送到忠義育幼院。記憶中爸爸只來看過他一次,與哥哥曾在聯合育幼院活動中相遇過,但由於從小分開,彼此也沒有情感的連結。 媽媽倒是常到院裡看他,曾經有一次,他問媽媽:「為什麼你不帶我走?」媽媽沒有回答。「我那時心裡想,你沒本事養我,就不要生下我!」自此之後,他不再問這個問題,媽媽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把他生下來、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罷了。 育幼院裡分成三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十來個幼稚園、國小和國中的孩子,彼此互相扶持,大的要負責照顧小的。年紀小的孩子常會問年紀大的孩子:「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要我?為什麼我不能回家?」豪傑大哥都會告訴他們:「沒關係啊!等你長大賺錢就可以養活你自己,不需要依靠誰。」 豪傑大哥之所以只剩一隻手臂,是因為他小時候調皮又好奇。七歲的某天,大夥在吃飯時,他自己偷偷爬上四樓陽台,跪在鐵欄杆上,左手抓著鐵欄杆,右手拿著鐵絲往外勾高壓電線,瞬間引發「碰!」的超大電擊聲響,他立刻彈進了屋內,全身灼熱地在地上打滾。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