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豁然開朗: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五十歲豁然開朗: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

作者:外山滋比古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5日
ISBN:9789869440301
語言:繁體中文

  日本百萬暢銷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
  敬!整裝再出發的第二人生。
  三十歲開始看見未來,踏出「籌備資金」的第一歩;
  四十歲尋找發揮才能的「另一個舞台」;
  五十歲才是人生「最後衝刺」的黃金時期。
  
  人生的第二春不是躱在幕後的「影武者」,
  更絕對不會是消極的「餘生」。
  要與第一幕的人生迥異,甚至還要超越它,迎接更充實更歡樂的生活。
  這才是我所強調的第二春的人生。
  
  掌握4大面向,創造不一樣的人生下半場!

  ◎時時促進腦部活化
  不只健康,散步本身就是一大樂趣|每天出門一趟,為生活增加刺激|
  料理是思考、下廚是運動|老而學,則死不朽|做點不一樣的事,越冷門越有趣|
  
  ◎重新看待交際應酬
  「泛泛之交」卻能意外豐收|閒聊也有妙用:釋放長期累積的壓力|
  「好客作主」的喜悅:款待賓客,就能隨處作主|遠離無謂的人情世故|
  
  ◎用心鍛鍊知性生活
  時常自我思考|切勿事事模仿他人|過度的資訊累積,削弱了人類的思考能力|
  讓思考成熟:一個好點子的成熟值得等待二十年|擺脫不當的閲讀|
  藉由閱讀探索未知的世界|透過散文學習「生活方式」|
  
  ◎積極開拓新的人生
  從負面出發|擬定生活日課表|習慣就是第二天性:讓精彩生活持之以恆|
  無欲則剛|鍛鍊小腦:忘記失敗記住成功是小腦的特殊功能|「反正」是禁忌!|
  自己的事自己做|施與受的心態:戒除只考慮個人利益的態度|
  
名人推薦
  
  石芳瑜|寫作者/永樂座書店負責人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傅瑞德|火箭科技評論創辦人
  羅文嘉|水牛文化社長活力不減.齊聲推薦!
  

作者簡介    

外山滋比古
  
  御茶水女子大學榮譽教授。日本著名的英國文學專家、語言學家和暢銷作家。
  
  1923年出生。東京文理科大學(今筑波大學)英文系畢業。專精英國文學,曾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研究領域並橫跨語言學、語意學、修辭學以及編輯、思考理論。作品常被收錄在日本中學的國文教科書,而且拿來做為升學考試的試題,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
  
  暢銷三十年的《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究竟)在日本東大和京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另有著作《這樣思考,才會有創意》(臉譜)、《亂讀術》(馬可孛羅)、《閱讀的整理學》(天下雜誌)等暢銷書。
  
譯者簡介    

邱慎
  
  195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
  
  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日本研究所畢業之後,赴日取得筑波大學碩士。
  
  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講師,並先後在YMCA、宜蘭空中大學、日商三井公司等處教授日文。
  
  三度隨夫(駐日外交人員)赴日,旅日期間曽義務担任東京都港區國際交流課季刊翻譯,品川區日語教室講師。
  
  譯有《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豬狗牛》(前衛出版社)、《臺灣新生的國家》(合譯;玉山社)。 
  

前言

第一章  意氣風發地邁向八十歲
走出健康 / 一見轉機就要馬上行動 / 四十歲開始思考「晚年」
籌備資金從三十歲開始 / 存款、保險不可靠 / 五十歲加倍努力 / 成熟的上班族文化
 
第二章  促進腦部活化
健走的樂趣 / 每天出門一趟 / 心理上的經濟艙症候群
男人應該下廚 / 料理是思考、調理是運動 / 老而學則死不朽 / 做點不一樣的事
 
第三章  如何交際應酬
褪色的友誼 / 泛泛之交卻能意外豐收 / 閒聊的妙用
「好客作主」的喜悅 / 遠離人情世故
 
第四章  知性生活的智慧
自我思考 / 切勿模仿他人 / 讓思考成熟 / 首先拋開記憶
不當的閲讀 / 何謂真正的閲讀能力 / 學習「生活方式」
 
第五章  開拓新的人生
從負面出發 / 擬定生活日課表 / 不疾不徐 / 第二天性
做喜歡的事 / 勇往直前 / 無欲則剛 / 鍛鍊小腦
「反正」是禁忌 / 自己的事自己做 / 施與受的心態 / 餘暉下的心願依然燦爛
 
後記

譯後記

後記
  
  三十多年前,想到「人生宛如馬拉松」,感覺就像發現新大陸一般。馬拉松賽跑有折返點,回程得反跑去程的道路。有趣的是,從折返點開始往回跑這件事。倘若永遠都是跑向同一方向,則會愈來愈遠離終點。想到馬拉松宛如就是人生的象徵,曾經大力宣揚自己的看法。
  
  人的平均壽命增長,退休後仍然長壽的人屢屢增加。可是筆者周圍大都死氣沉沉,很少看到懷抱理想、英姿煥發的前輩。因此心想:晚年的生活應該好好規劃。
  
  從前說人生五十年。年屆花甲,已是老人。七十歲則感到自豪。因此變老之後,也不覺得鬱悶。
  
  以前的人,大都做自己的事。務農等行業沒有所謂的退休,可以工作一輩子。但是上班族就無法如此,儘管不情願,也得退休離開職場。以前上班族不多,關於規劃退休後的心理準備,幾乎沒有參考的範本。因此大家退休之後,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當時,「人生宛如馬拉松,不願意也會有折返點」,是一種新的概念--即繞過折返點,與去程的方向正好相反的往回跑。
  
  再過三十年之後,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人生需要第二春」。
  
  在平均壽命極短的時代,人生只能期待一次收成。但是到了號稱八十年歲月的年代,一期耕作不夠,必須再一次播種新的作物。人生的第二春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比起馬拉松賽跑複雜許多。但人類本來就是相當複雜的,相信人生的第二春會是一個更好的模式。
  
  不過,人生的第二春該如何過?環顧四周,卻找不到可以參考的範本。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人生不像馬拉松,而是一直線跑到「退休」終點。抵達終點之後,雖然還有餘力,卻已失去奮鬥目標,最後精疲力盡的終其一生。這樣的人生有點窩囊,不夠光彩。
  
  有了人生第二春的想法,退休就是播種的開始。需要重新播種,若錯失良機,可能連播種的種子都找不到。到了播種時期,才開始找種子,那未免太過懶散了。
  
  世上很少有人會實踐人生的第二春,因此可說是完全沒有學習的範本,或許用心找尋還能找到,但是視野狹窄的一般大眾,應該是看不到的。在無可奈何之下,只能以親身體驗為例。其實我的興趣並非書寫自己的故事,甚至覺得自吹自擂是件可恥之事。對此,期望讀者能夠寬宏大量、多加包涵。
  
  我的人生並非依照人生的第二春來規劃,而是到了晩年才有此想法。而過去的生活方式,若接近人生第二春的構想,則誠屬偶然。雖然在此極力推薦人生第二春的生活型態,但並無意推薦我個人的生活方式。期望讀者能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心境來閲覧本書,果能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有所助益,實乃萬幸。
  
  本書原本企劃出版《推薦「人生的第二春」》(飛鳥新社)的口袋書(文庫本)。但經筆者重新閲讀舊作,發現很多想法已經改變,無法只做部分刪改。尤其是後半部幾乎重寫,最終決定以全新的內容呈現。
  
  儘管如此,筆者深信:人生的第二春對高齡化社會而言,是一個嶄新的思維。非常高興本書能夠順利出版。
  
  外山滋比古 2014/12/25

料理是思考、調理是運動 八十歲以後,我覺得做菜愈來愈有趣。如前所述,我的拿手好菜之一是「散壽司」。在家人和朋友之間頗受好評,私底下我也認為這是天下第一的人間美味。壽司的材料除了香菇、竹筍、豌豆莢等必備食材之外,還會添加當令食材。偶爾也放入福井縣小浜的名產,「笹漬小鯛」(註:日本的鄉土料理,將黃鯛的幼魚去骨切成三片,以鹽、醋淹漬,再放置杉盒以竹葉裝飾存放。可生吃或作為壽司、天婦羅的食材。)這種食材在附近的超市買不到,必須跑到日本橋的高島屋才有。要做散壽司,不容諱言,調理順序是關鍵所在。除了七、八種食材之外,還得區分哪些要先下鍋煮,哪些可以直接放入。需要思考放入的先後順序,這種食材和那種食材搭不搭配?這兩種食材放在一起會不會是絕配?如此這般的一樣接一樣的先在腦海𥚃構思,以求呈現最好的成品。此時,即使不想思考,大腦也會發揮其作用。 雖然現在我可以馬上想像做好的成品,但其實剛開始也是錯誤連連。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答案。在尋找過程中,思考發揮其功用。沒有經過思考的調理,只是白費功夫,索然無味。料理中的「料」是思考之意。「理」則是事物的道理和思緒。亦即彙整之意。就是英語的logical thinking(邏輯思考)。在中國,料理就是按理來製作;種類繁多的中華料理,每道菜都有其各自的作法。因此,縱然是門外漢,要做好一道菜,還是得動用大腦。 做菜還有一項功能--它是個絶佳的運動。人類的運動往往都是以腳為主,健走正是如此。不過,追溯其起源,從前的人類應該是靠四隻腳步行和奔跑。相較以往,人類自從站立步行之後,手的運動減少,乃至無所事事。疏於鍛鍊的手部運動,做菜正是每天在廚房展開的絶佳運動。 一般而言,女人看似比男人的運動量少,但卻比男人來得健康。有醫學專家覺得好奇並推論,因為女人大多忙於做菜等家事,比男人常用到雙手及大腦。 我個人覺得二○○六年厚生勞働省(譯按:相當於衞生福利部。)所提倡的「促進健康的運動方針」,很有意義。該項方針通稱為「運動指南」,將必要的各項運動以「運動」為單位來標示,以期預防生活習慣的疾病。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