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賽局:揭開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 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盛讚,提高人生勝率的 23項贏家邏輯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情緒賽局:揭開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 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盛讚,提高人生勝率的 23項贏家邏輯

作者:艾雅爾.溫特
出版社:大牌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29日
ISBN:9789867645692
語言:繁體中文

  ──生活即賽局──
  情緒,則是爭取斡旋空間的寶貴工具
  知彼解己x精進決策x創造雙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局理論巨擘,勞勃.歐曼(Robert J. Aumann):
  「本書解釋為何情緒其實非常理性,並能增進我們每個人最切身的利益。」

  .生氣有什麼好處?
  .情侶爭奪約會地點,如何做出彼此開心的最佳選擇?
  .什麼樣的報酬,才能創造最大動機?
  .如何促成雙方合作,在互動中雙贏?
  .市場競標時,如何避免贏家的詛咒?

  宏博研究獎(Humboldt Prize)得主、行為經濟學家艾雅爾.溫特(Eyal Winter)以行為經濟學、演化論、心理學、腦科學、賽局理論為架構,用深具啟發性的觀點解讀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搭配各式各樣有趣案例,以詼諧睿智的敘事手法教你──使用贏家邏輯、採取最佳策略!

  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賽局,而情緒便是一種釋放訊號的機制,
  讓我們得以協調彼此行動、達到平衡點,創造最大優勢。

  本書不談艱澀難懂的理論、複雜的數學公式或經濟學模型,而是以人性的直覺思維模式著手,搭配多項實驗成果與研究案例,帶領讀者有效率的認知升級,學會:

  1.精準判斷局勢
  我該蓋牌還是加碼?要妥協還是堅持?會得到香吻一枚還是一巴掌?了解情緒在社會情境下扮演的角色,能更準確判斷局勢,知道該合作互惠,還是競爭勝出。

  2.高品質決策
  情緒跟理智機制實際上是共同運作、互相支持。許多時候靠情緒或直覺做出的決定,不但比嚴謹分析後所做的決定,來得更有效率、品質更好。

  3.提高勝算
  情緒並不是人類在漫長原始的演化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退化遺跡,而是一項有效、精巧的工具,能夠與理性面平衡互補。最終擁有優勢的不是僅靠理性運作的人,而是感性與理性兼具的人。

名人推薦

  ★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盛讚推薦:
  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
  肯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
  埃里克.馬斯金(Eric Maskin)
  羅傑.梅爾森(Roger Myerson)
  小勞勃.盧卡斯(Robert Lucas)
  勞勃.歐曼(Robert J. Aumann)
  阿爾文.羅思(Alvin Roth)
  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

好評推薦

  【媒體讚譽】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這是一部非常難得的著作,一般讀者隨意翻閱,都能找到有趣的內容……對於那些擔心情感會凌駕於「更高等官能」的人而言,本書能有效減緩你的不安。」

  ◆《成功雜誌》(Success Magazine)
  「見解深刻,引人入勝。」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本書有大量引人入勝的研究結果與個人軼事,作品風格生動活潑、通俗易懂。」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情緒賽局》為支配我們抉擇的種種因素,提出諸多深刻見解。至少我們可以在其幫助下,藉由內在的理性基礎理解自己的情感。」

  【權威推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
  「艾雅爾.溫特的《情緒賽局》匯集了天擇論、近30 年來有關選擇和決策的大部分研究(這些研究既超越又補充、佐證了「理性選擇」),並關注和認可「情緒」如何影響了選擇動機。你可能和我一樣熟知書中部分(甚至大部分)的理論,但其中仍然有許多你不了解的理論,足以使本書成為你的珍寶。此外,本書讀起來妙趣橫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
  「艾雅爾.溫特的著作令人欽佩地結合近年來重要的社會和個人行為研究,及其對經濟行為的影響。他清楚說明何以傳統的理性分析仍然是論述的重要一部分,但卻不止於此。他的闡述活潑輕鬆,卻不失嚴謹。從家人口中聽說的故事與研究文獻毫不違和地共同成文,而他本人也對這些文獻有過重要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里克.馬斯金(Eric Maskin)
  「人們往往認為感性和理性是相反的兩極。但艾雅爾.溫特——一位傑出的賽局理論學者和經濟學家,令人信服地證明,情感其實能促進理性行為。他的著作讀來令人深深著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梅爾森(Roger Myerson)
  「很高興能跟隨艾雅爾.溫特,探尋不合邏輯的情感背後所蘊藏的深層邏輯,並幫助我們認識到非理性行為的合理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小勞勃.盧卡斯(Robert Lucas)
  「與佛洛伊德相似,艾雅爾.溫特也知道要理解人類行為,需要傾聽和觀察,而非將他們貼標籤、分門別類。但佛洛伊德不知道的是:用嚴謹經濟學理論去闡述他的發現,竟會如此發人深省、令人驚奇、扣人心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勞勃.歐曼(Robert J. Aumann)
  「我們往往認為憤怒、愛、侮辱等情感是不理性的。艾雅爾.溫特在他的新作中,解釋為何情緒其實非常理性,並能增進我們每個人最切身的利益。這是一部重要、逸趣橫生、令人信服的作品。」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爾文.羅思(Alvin Roth)
  「身為一位知名的賽局理論學者和行為經濟學家,艾雅爾.溫特以同情心與同理心,描述了理智與情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
  「艾雅爾.溫特令人著迷地闡述了行為與情感的科學,解釋情感為何及如何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並對於理解人類演化過程中的理性行為與互動關係至關重要。這一過程是自我意識無法獲知的。」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思辨賽局》作者,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
  「《情緒賽局》讓社會性內容回歸社會科學領域。事實上,賽局理論有其感性的面向,而溫特教授讓我們明白:表達並理解自身(及周圍人)的情緒,如何幫助你成為更優秀的決策者。想要變得更聰明伶俐還是痛苦無力,全看你自己的決定。」

  ◆《美麗境界》作者,西爾維雅.娜薩(Sylvia Nasar)
  「艾雅爾.溫特這部輕鬆活潑的指南書,解釋了該何時及為何讓情緒支配理智是理性的,內容既令人眼界大開,又構思巧妙。溫特教授帶領讀者巡禮方興未艾的實驗經濟學領域,在其中表明理智與情緒為相互輔助,而非完全對立,並對平權措施和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等熱議問題提出了耐人尋味的見解,以此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讀過《情緒賽局》,你不僅會覺得自己更聰明,也會更樂觀正向。」

  ◆暢銷書《誰說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力量》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
  「在《情緒賽局》一書中,艾雅爾.溫特向我們展示了我們有時希望自己不曾擁有的情緒,如憤怒和嫉妒,也有出乎意料的用處。你肯定不會因為讀完此書,就比較少發脾氣,但會更加了解影響你情緒的關鍵。」

  ◆哈佛大學前任校長、美國財政部前任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
  「很多人以為情緒與理性思考分屬兩個不相干的領域。但這本引人入勝的作品證明那些人錯了!情緒對理性決策確實有重要貢獻,而《情緒賽局》向我們說明緣由。」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教授,依田高典
  「人類總在情緒和理性之間搖擺。一位傑出的行為經濟學家,根據最新證據,揭開人類理性演化之謎!」
 

作者簡介    

艾雅爾.溫特(Eyal Winter)

  艾雅爾.溫特教授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理性研究中心主任,這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決策學術研究機構之一。溫特教授曾任希伯來大學經濟系主任,在2011年獲頒由德國政府頒發的宏博研究獎(Humboldt Prize)。他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義大利歐洲大學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也都有擔任教授職,此外還擔任國際賽局理論學會委員,以及《賽局與經濟行為》(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期刊助理總編輯。他在包括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劍橋大學等26個國家,超過130所大學上過課。

譯者簡介    

高英哲

  英國約克大學經濟碩士。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BBC知識》特約譯者,譯有《機率思考》、《量化行銷時代》、《太空旅行指南》等書。

前言
行為背後的情緒機制
許多時候靠情緒或直覺做出的決定,不但比嚴謹分析後的決定來得更有效率,品質也更好。
 
概論
理性與情緒的運作奧祕
 
即時、靈活的情緒機制是否會使理性決策系統土崩瓦解,抑或兩種機制能夠相輔相成?
 
I 論憤怒與承諾
 
第 01 章
憤怒策略
你只要意識到生氣有助於達到目標,你就會生氣。
情緒可作為建立承諾的機制。
 
第 02 章
自我防衛的情緒機制
為什麼我們會愛那些對我們殘忍的人?
當外在權力結構對我們不利時,情緒機制會調節我們的受辱感及憤怒感。
 
第 03 章
正確判讀情緒的絕佳優勢
談判關鍵在於能準確判斷對手的情緒狀態。
我們的情緒帶有以任何其他方式,都絕不可能得到的論點以及事實。
 
第 04 章
賽局理論及倫理黃金法則
雙方會合作的動機在於「互惠互利」的情緒需求。
情緒能創造出不存在於純粹理性思維世界的新平衡。
 
第 05 章
重複的囚犯困境賽局
你永遠不會清楚知道,未來你還會與對方互動多少次。
要促成雙方合作,靠的是直截了當,而非精於算計。
 
第 06 章
正直、侮辱與最後通牒賽局
人確實會對不公平的行為感到噁心。
能夠判讀公平訊號的能力,是理性情緒的重要特質之一。
 
II 論信任與慷慨
 
第 07 章
偏見、汙名與信任賽局
無意識的偏見會摧毀信任。
當情緒凌駕於純粹理性的自利動機時,反而能抗拒偏見。
 
第 08 章
不信任感與恩惠市場賽局
賽局一開始僅展現出小小的不信任感,到了賽局結尾時卻全面爆發,變成一個自我應驗預言。
 
第 09 章
自私、慷慨與雙向信任賽局
我們不斷經歷與信任賽局類似的互動情境,因此關於信任與慷慨的文化準則,早就深植於我們的直覺當中。
 
第 10 章
歸屬、合作與集體情緒                                                   
人類對於歸屬團體的需求十分明顯。
當團體成員內心燃起為團體奮戰的集體情緒,就會比其他團體更具優勢。
 
第 11 章
群體生存策略
欠缺凝聚力的社會,在戰鬥中更常被打敗,也更常被個體背棄。
 
第 12 章
洞悉動機背後的邏輯
施比受更有福?
倘若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報酬,拿取有時候也可以是一種施惠。
 
III 論愛情與浪漫
 
第 13 章
製造信任的愛的荷爾蒙
體內荷爾蒙的平衡與否,甚至會影響嚴謹的認知能力。
所有的思維就某種程度來說,都有情緒性的成分在內。
 
第 14 章
從演化天性掌握男女差異
演化之力早在數萬年前,就已經造成這些差異。
這些微小的性別差異,可能會隨著時間變得更顯著,而非消逝無蹤。
 
第 15 章
讓我碰上真命天子吧!
愛會在對的時間,跟對的人醞釀而生。
問題是,我們願意投注建構穩定關係所需的承諾嗎?
 
第 16 章
藝術體驗與意外驚喜
我們能夠從音樂與妙言趣談獲得樂趣,是源自預期與意外之間的反差。
意外經驗會在大腦植下重要知識,使我們做出更佳決策。
 
IV 論樂觀、悲觀與群體行為
 
第 17 章
效用、風險趨避與負面思考
情緒的算術:1加1小於2,
但減1再減1,減幅會大於2。
 
第 18 章
驕傲、自大與謙卑
「我什麼都不是,就連一顆塵土也比不上。」
但也許,你不該這麼謙卑的,因為你沒那麼了不起。
 
第 19 章
「那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症侯群
大多數人在多數時候都會自欺欺人,以為我們比實際上更有能力。
為什麼我們寧願相信命運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的幻覺?
 
第 20 章
從眾心理學
從眾效應形塑了同質性高的思想與行為。
每個人就算本意良善,仍會以錯誤的方式,影響他身邊的人。
 
第 21 章
1+1>2的團隊精神
當身邊的人都在認真工作,也會提升自己想要認真工作的動機。
會對工作行為產生影響的不只是金錢激勵,社會激勵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V 論天性與理性
 
第 22 章
非理性情緒與贏家的詛咒
贏家的詛咒有兩大成因,一個與認知有關,一個與情緒有關。
我們無法完全消除非理性情緒,但可以降低它們的負面效應。
 
第 23 章
先天決定與後天養成:解開人格謎團
人格特質在前10年決定?
還是其實在更早之前──在出生前9個月,人格特質就已形塑?
 
結語
感性與理性兼具的策略智慧
最終擁有優勢的不是僅靠理性運作的人,而是感性與理性兼具的人。
 
各章注釋
 

前言

  行為背後的情緒機制

  為什麼人們無法更理性地思考?相較於理想的「思想家」形象,演化似乎遺留給我們好多缺陷,不然怎麼解釋我們這麼容易情緒化?生氣對一個人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在如此競爭的世界裡,我們偶爾還是有股想要謙讓的衝動?為什麼在我們無地自容地想找個地洞鑽下去時,卻偏偏會面紅耳赤,讓自己變得再顯眼不過?我們為什麼會感到羞愧或懊悔?為什麼心中會燃燒著激情的愛?到底是什麼使我們對愛人忠貞不渝?或是志願從事最危險的軍事任務?生活中有一大堆只要我們稍加思索、謹慎分析機會與風險,再冷靜計算淨利後,就根本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但若是我們拒絕去做那些事,就不像人類了。

  電視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裡有位史巴克先生,他老是以一種混雜著訝異跟自大的寬宥表情,看待他星艦企業號的同伴。來自瓦肯星的史巴克跟我們截然不同,他完全依據沒有情緒波動的理性跟邏輯思維行事。看著史巴克面臨重大危機仍面不改色地採取行動,我們自覺低劣不如人,那種感受合理嗎?事實是,倘若人類跟瓦肯人一樣,演化成沒情緒的物種,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艱難,甚至很有可能根本無法存活下來。

  情緒與理智的賽局試煉

  我們許多人會把「決策」想成是兩種相反機制在進行關鍵角力戰──體內的情緒化衝動機制,會讓我們做出「錯誤」選擇,而理性用腦機制則會穩當地引領我們做出正確選擇。直到數十年前,許多科學家仍抱持著上述想法,但這不但把事情簡化,也並非事實。

  情緒跟理智機制實際上是共同運作、互相支持,有時候兩者甚至密不可分。許多時候靠情緒或直覺做出的決定,不但比經過全面且嚴謹地分析各種可能結果跟影響後所做的決定,來得更有效率、品質也確實更好。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一項研究指出,當我們有點生氣時,能更敏銳地辨別爭議事項中,哪些論點重要相關,哪些則無關緊要。我自己共同執筆的另一項研究亦發現,我們處在生氣對自己有利的情況時,就會變得比較容易生氣。換句話說,不但情緒有邏輯,邏輯裡也經常有情緒。

  情緒如何影響我們做決策?情緒是會壞事還是幫我們一把?情緒在社交情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集體情緒如何形成?是什麼演化機制使我們成為既會思考,又情緒化的生物?本書透過近年來發表探討情緒與理性之間「界線」的最新研究,試著回答上述問題。

  關於情緒所扮演角色的新見解,來自於過去20年內,發生於大腦科學、行為經濟學,以及賽局理論,這三個重要研究領域的一場寧靜革命。它拓展了我們對於人類行為各方面的理解。過去主要是在心理學、社會學跟哲學的脈絡下進行情緒研究,理性則是經濟學跟賽局理論的禁臠。但如今,無論是理性還是情緒研究,都是上述領域學者積極研究的標的。

  我專精的學術領域是賽局理論跟行為經濟學,這些都是迅速發展中的經濟學學科。在過去20年間,有12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身於這兩個研究領域,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出學術圈之外。比方說行為經濟學家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就曾經出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白宮資訊與管制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Regulatory Affairs)主任。他的同事理察.塞勒則是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在內閣辦公室設立,提供內部諮詢的「行為洞察團隊」(Behavioral Insight Team)成員。

  理性的情緒

  雖然本書並非只根據一家之言立論,不過卻有作者個人一以貫之的中心思想,它可以用一句看似矛盾的話概括──「理性的情緒」。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及衍生的大眾讀物,如我朋友丹.艾瑞利1跟丹尼爾.康納曼2撰寫的著作,似乎都著重於研究使我們偏離理性決策(有時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心智偏差現象,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觀點過於悲觀。相反地,我會指出情緒如何為我們服務,增進我們的利益──甚至那些最物質性、最切身的利益也不例外。

  要討論這個主題,我們就得涉足兩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賽局理論跟演化論。

  我們需要用到基本上是在研究互動決策的賽局理論,因為人類是會跟環境互動的社會性動物。透過賽局理論的研究法,可讓我們了解情緒以及其他行為特徵,在社會互動的情境下扮演的角色。否則我們就只會聽到「一面之詞」,對於自己行為也只有片面理解。

  演化論對於了解人類行為也很重要。演化論試著解釋某個行為特徵,如何幫助人類這個物種存活(可能過去就已經對人類有所幫助)。人類的行為發展一如其生理發展(其他生物的生理發展也是一樣),都是「整批交易」(package deal)的結果:某個行為特徵或傾向,在某個決策情境下似乎是個妨礙,但在其他決策情境下,卻是重要優勢。
 

4 賽局理論及倫理黃金法則(節錄) 兩性戰爭賽局 我們舉個比較明確的例子,比方說一場兩性之間的戰爭賽局:一對夫妻必須決定今晚去哪約會。這賽局有兩個可能性:去看芭蕾演出或拳擊賽。不幸的是,先生跟太太喜好分歧──先生堅持要去看芭蕾,太太卻拒絕放棄享受一場精彩拳擊賽的機會。 在經過漫長無結果的討論之後,他們決定用下列方式做決定:雙方各自在紙片上寫下「芭蕾」或「拳擊」,而他們既不知道另一個人寫了什麼,也沒有互相討論過。這兩張紙片會交給鄰居布朗太太,然後一到晚上7點,布朗太太就會大聲念出紙片上寫了什麼。倘若兩人寫下同樣的活動,就能一起去看那個活動;倘若兩人寫下的活動不一樣,那雙方都得待在家裡,晚上哪裡也別想去。現在假設夫妻倆都覺得自己想要去看的活動價值200美元,不是那麼想看的活動價值100美元,在家裡蹲則價值0美元(就兩人的觀點來看這是最糟糕的選項)。那麼這個賽局的均衡點在哪裡? 唯一可能的均衡點,只有在兩人都寫下「芭蕾」或「拳擊」才能達到。倘若兩人都堅持寫下自己最喜歡的活動,那最後就只能夠在家裡蹲。因此唯一能夠改善這個狀況的方法,就是兩人之中必須要有人放棄堅持,願意去看自己比較不想看的活動,但這正是「陷阱」所在:要是夫妻倆都決定不要斤斤計較,遷就對方的喜好,最後還是會落得在家裡蹲(要知道兩人無法彼此討論要寫下什麼)。 那麼,這對苦命夫妻有機會選到同樣的活動,確保他們至少能出門透透氣嗎?當然可以!比方說迷上拳擊的太太可以在餐桌上放個拳擊手套,明確地暗示無論結果如何,她一點也沒有要妥協的意思。這樣做或許可以說服愛好芭蕾的先生,除非他打算在家裡度過一晚,不然就沒有選擇,只能順著老婆大人的意,從而提升他選擇寫下「拳擊」的可能性。 或者先生可能想要先發制人,在客廳大聲播放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釋放出無論如何,他都堅持要去看芭蕾的訊號,從而提升老婆退讓,配合他寫下「芭蕾」的可能性。 這對夫妻雖然無法彼此交談,卻能夠藉由釋放這些訊號,提升他們在這場兩性鬥爭的賽局中,達到均衡點的機率。不過這跟情緒有何關係?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