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不安,還要裝沒事?你可能是「恐懼型戀人」|女人迷 ... | 矛盾依戀 PTT
恐懼型依戀者」的愛小心翼翼,並不是總在逃避,其實他們很想愛,只是害怕受傷。
我們都有一點依戀,有一點矛盾,卻無比真誠。
在上個禮拜 ...主題分類特色專題熱門單元關注興趣女力職場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生活風格美妝保養時尚精品身體康健女子旅行女子理財最新文章性別駭客松更多服務女人迷課程你值得擁有名家專欄試用體驗活動講座WomanyShop熱烈討論官方App吾思品牌女人迷香港性別力回家吧臉紅紅女人迷Womany 簡122021.05Wednesday宜同意讓我們把愛放在最前面家庭的樣貌不是由外界決定,或家長能掌控。
家也從來不是固定的名詞,而是隨著每個人的成長不斷茁壯的動詞。
了解更多女人迷womany.net2019/07/22關係明明很不安,還要裝沒事?你可能是「恐懼型戀人」byKnowYourself2019/07/22 「恐懼型依戀者」的愛小心翼翼,並不是總在逃避,其實他們很想愛,只是害怕受傷。
我們都有一點依戀,有一點矛盾,卻無比真誠。
在上個禮拜推送了關於「情緒暴力」(點擊瞭解更多)的文章之後,後台收到了很多小夥伴的留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在關係中表現得「忽冷忽熱」、「若即若離」。
其中,有一條留言是這樣描述的:「我在和他(伴侶)相處的過程中,一旦當我們變得親密,當我感覺到他開始依賴我的時候,我就會莫名厭惡,想逃開。
而當我們變得疏遠的時候,我又很渴望彼此之間的親密感。
我也很容易因為一些細節,就覺得他可能沒有那麼愛我,然後主動疏遠他。
我想,可能在他看來,我就是那個「若即若離」的操控者吧。
可是,我並不是有意要這樣的。
感覺自己是一個註孤生的設定。
我該怎麼辦呢?」從簡短的留言中,我們雖無法準確判斷,但是,在親密關係中若即若離,可能是因為:他是對親密關係、對伴侶充滿不安全感的「恐懼型依戀者」。
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樣一種人。
什麼是恐懼型依戀者?在「是什麼決定了你在愛情中的表現」一文中,我們提到過,人們在幼年時,在與父母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心理上聯結的固定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會在我們成年之後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它也被稱為「依戀」模式(attachment)(Djossa,2013)。
擁有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依戀模式。
心理學家Kim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在關係中程度「焦慮」和「迴避」程度,將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
其中,焦慮程度高(即高焦慮)的人總是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或不重視自己,而低焦慮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擔心;而高迴避的人容易對彼此間的親密感到不適,而低迴避的人,則樂於親近他人。
根據以上標準,人們的依戀類型被分為:安全型、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Secure,Preoccupied,Dismissive,andFearful)。
為了便於後文的理解,我們先來看看這四類人在迴避與焦慮雙維度上的具體表現:安全型(低焦慮、低迴避):既不擔心被拋棄,也樂於親密,與伴侶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痴迷型(高焦慮、低迴避):總是很擔心被拋棄、渴望親密,十分依賴伴侶疏離型(低焦慮、高迴避):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對親密感到不適,追求獨立恐懼型(高焦慮、高迴避):擔心被拋棄,但又對親密感到不適,既想要依賴又希望獨立對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的人而言,親密關係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感到不安,這也就不奇怪,這三類依戀模式都被學者們認為是「非安全型」的。
延伸閱讀:為你點歌|致逃避依戀者,無法全然信任,你依然能幸福圖片|來源恐懼型依戀者:想愛又怕受傷那麼恐懼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前:恐懼型依戀的人往往顯得很猶豫。
他們既渴望親密關係,又十分害怕在關係中受困、受傷。
他們總是會預想許多自己被拋棄、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時候這種對被傷害的恐懼甚至會讓他們寧願長久孤獨也不願進入一段感情(Shorey,2015)。
他們的猶豫有時還會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永遠在等待「對的人」,認為只要等到這樣的人,自己就會不害怕被拋棄也甘心相互依賴(實際上,即使真的有合適的人出現,他們也不會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2011)。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當伴侶不在身邊時,恐懼型依戀者會感到不安,但當伴侶回到自己身邊時,又會感到厭煩。
他們自己總是在親密與疏遠之間掙扎徘徊,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戲劇化關
我們都有一點依戀,有一點矛盾,卻無比真誠。
在上個禮拜 ...主題分類特色專題熱門單元關注興趣女力職場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生活風格美妝保養時尚精品身體康健女子旅行女子理財最新文章性別駭客松更多服務女人迷課程你值得擁有名家專欄試用體驗活動講座WomanyShop熱烈討論官方App吾思品牌女人迷香港性別力回家吧臉紅紅女人迷Womany 簡122021.05Wednesday宜同意讓我們把愛放在最前面家庭的樣貌不是由外界決定,或家長能掌控。
家也從來不是固定的名詞,而是隨著每個人的成長不斷茁壯的動詞。
了解更多女人迷womany.net2019/07/22關係明明很不安,還要裝沒事?你可能是「恐懼型戀人」byKnowYourself2019/07/22 「恐懼型依戀者」的愛小心翼翼,並不是總在逃避,其實他們很想愛,只是害怕受傷。
我們都有一點依戀,有一點矛盾,卻無比真誠。
在上個禮拜推送了關於「情緒暴力」(點擊瞭解更多)的文章之後,後台收到了很多小夥伴的留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在關係中表現得「忽冷忽熱」、「若即若離」。
其中,有一條留言是這樣描述的:「我在和他(伴侶)相處的過程中,一旦當我們變得親密,當我感覺到他開始依賴我的時候,我就會莫名厭惡,想逃開。
而當我們變得疏遠的時候,我又很渴望彼此之間的親密感。
我也很容易因為一些細節,就覺得他可能沒有那麼愛我,然後主動疏遠他。
我想,可能在他看來,我就是那個「若即若離」的操控者吧。
可是,我並不是有意要這樣的。
感覺自己是一個註孤生的設定。
我該怎麼辦呢?」從簡短的留言中,我們雖無法準確判斷,但是,在親密關係中若即若離,可能是因為:他是對親密關係、對伴侶充滿不安全感的「恐懼型依戀者」。
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樣一種人。
什麼是恐懼型依戀者?在「是什麼決定了你在愛情中的表現」一文中,我們提到過,人們在幼年時,在與父母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心理上聯結的固定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會在我們成年之後影響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它也被稱為「依戀」模式(attachment)(Djossa,2013)。
擁有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依戀模式。
心理學家Kim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在關係中程度「焦慮」和「迴避」程度,將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分類。
其中,焦慮程度高(即高焦慮)的人總是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或不重視自己,而低焦慮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擔心;而高迴避的人容易對彼此間的親密感到不適,而低迴避的人,則樂於親近他人。
根據以上標準,人們的依戀類型被分為:安全型、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Secure,Preoccupied,Dismissive,andFearful)。
為了便於後文的理解,我們先來看看這四類人在迴避與焦慮雙維度上的具體表現:安全型(低焦慮、低迴避):既不擔心被拋棄,也樂於親密,與伴侶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痴迷型(高焦慮、低迴避):總是很擔心被拋棄、渴望親密,十分依賴伴侶疏離型(低焦慮、高迴避):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對親密感到不適,追求獨立恐懼型(高焦慮、高迴避):擔心被拋棄,但又對親密感到不適,既想要依賴又希望獨立對痴迷型、疏離型及恐懼型的人而言,親密關係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感到不安,這也就不奇怪,這三類依戀模式都被學者們認為是「非安全型」的。
延伸閱讀:為你點歌|致逃避依戀者,無法全然信任,你依然能幸福圖片|來源恐懼型依戀者:想愛又怕受傷那麼恐懼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呢?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前:恐懼型依戀的人往往顯得很猶豫。
他們既渴望親密關係,又十分害怕在關係中受困、受傷。
他們總是會預想許多自己被拋棄、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時候這種對被傷害的恐懼甚至會讓他們寧願長久孤獨也不願進入一段感情(Shorey,2015)。
他們的猶豫有時還會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永遠在等待「對的人」,認為只要等到這樣的人,自己就會不害怕被拋棄也甘心相互依賴(實際上,即使真的有合適的人出現,他們也不會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2011)。
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當伴侶不在身邊時,恐懼型依戀者會感到不安,但當伴侶回到自己身邊時,又會感到厭煩。
他們自己總是在親密與疏遠之間掙扎徘徊,也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戲劇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