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 | 空虚感

空虛(英語:Emptiness),是一種一般性的無聊感、社會疏離感和冷漠感。

空虛感通常伴隨著心境惡劣、抑鬱、孤獨、失樂、絕望或其他精神/情感障礙,包括精神分裂型人格 ...空虛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空虛(英語:Emptiness),是一種一般性的無聊感、社會疏離感和冷漠感。

空虛感通常伴隨著心境惡劣[1]、抑鬱、孤獨、失樂、絕望或其他精神/情感障礙,包括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創傷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分裂性人格障礙和邊緣性人格障礙。

空虛感也是分手、所愛之人死亡或其他重大變化後,喪慟的自然過程的一部分。

然而,空虛的特殊含義也會因為特定背景,以及使用它的宗教或是文化傳統而有差異[2]。

雖然基督教、西方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等認為空虛一種消極和不受歡迎的狀態,但在佛教哲學以及道教等東方哲學中,空性是一種獨立自我的幻覺。

目次1在西方文化中1.1社會學,哲學,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1.2宗教學,教育學與上癮1.3小說,電影和設計2在東方文化中2.1佛教2.2道教3參見 4參考文獻在西方文化中[編輯]社會學,哲學,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編輯]在西方世界,空虛通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感覺。

例如,心理學家克萊夫·哈澤爾將空虛的感覺歸因於家庭不和或家庭暴力等背景[3]。

他聲稱,一些有空虛感的人試圖通過沉迷於毒品或能夠上癮的行為(性行為,賭博或工作等)也或者通過發狂或暴力來解決自己的痛苦感。

在社會學中,空虛感與個體的社會異化有關。

由於工作的例行性,這種感覺可能在工作時受到抑制,但是在閒暇時間時,人們可能會感到空虛感[4]。

政治哲學認為空虛這種感受與虛無主義有關。

文學評論家盧卡奇·格奧爾格反對「精神上的空虛感和資本主義的道德缺失」,並主張共產主義是「一種完全新型的文明,它給人以嶄新的開端和給人一個引領有意義的文明的機會並且能夠有目的的生活。

」[5]。

「空虛」這一概念對於某些類型的存在主義哲學和上帝已死運動很重要。

[2]存在主義認為空虛是一種「使人感到疏離和絕望的聲音」,源於「人類在冷漠的宇宙中對自己的基本孤獨的認識」。

並認為對空虛和孤獨感以藉口回應的人生活在惡意中;而面對空虛並承擔責任的人們的目標是過上「真實」的生活[6]。

存在主義者認為「人與上帝,自然,其他人,自我的真實變得疏遠。

」如今社會的大多數人擁擠在城市中,從事盲目的工作,並成為大眾媒體的受眾。

存在主義者還主張人們「為了生活而生活」,因此,即使「看上去擁有一切的人也會感到空虛,不安與不滿」[7]。

在奧地利教育家魯道夫·施泰納的思想中,精神上的空虛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歐洲中產階級的一個主要問題。

在他1919年的演講中,他認為歐洲文化變得「精神空虛」,無視精神生活必要的需求和條件。

人們經歷了精神上的空虛之後,由於思想生活中缺乏意志,他們的思想變得具有「懶惰的消極情緒」。

斯坦納並聲稱人們會允許他們的思想操縱它們,而這些思想越來越充滿抽象和毫無感性。

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開始以「行屍走肉」的方式思考,思想變得昏暗,並且越來越空虛[8]。

在將空虛感視為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的文化中,它常常與沮喪相關。

因此,提出了許多相同的治療方法:心理治療,團體治療或其他類型的治療。

同樣,部分心理醫生建議空虛的人保持忙碌,並定期安排工作和社交活動的日程表或嘗試撫養一個寵物[9][10]。

宗教學,教育學與上癮[編輯]耶魯大學哲學教授路易斯·杜普雷(英語:LouisKarelDupré)認為「我們時代的精神空虛是其宗教貧困的徵兆」。

他聲稱:「許多人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空虛,他們非常忙碌以至於感覺不到任何種類的空虛」。

他們只有在「痛苦的個人經歷:如親人的死亡,婚姻的破裂,孩子的疏遠,生意的失敗」下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意義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精神空虛[11]。

精神上的空虛與青少年暴力有關。

在約翰·托馬斯(JohnC.Thomas)於1999年的著作《少年暴力如何開始:精神上的空虛》中,他指出,貧窮的土著社區中的年輕人在感到空虛可能會通過暴力和侵略性犯罪來填補他們的空虛感。

康奈爾大學教授詹姆斯·加巴里諾(英語:JamesGarbarino)在1999年出版的《失落的男孩: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變得暴力以及我們如何拯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