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蝦紅素的來源、功效 | 蝦靑素

專科醫師陳志宏指出,蝦紅素又稱蝦青素,是天然的類胡蘿蔔素,其結構與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相似,主要存在於藻類與海洋動物身上。

蝦紅素 ...太蝦了!你竟然還不知道蝦紅素?一次搞懂蝦紅素的來源、功效、顛覆您的想像撰文:健康力 共同審稿/專科醫師陳志宏、營養師沈舉茀日期:2019年10月30日分類:最新文章圖檔來源:健康力AAA隨著3C產品、手機使用頻率高,蝦紅素成為最近幾年被炒得非常火熱的營養品,許多保健食品也以蝦紅素的神奇功效做號召,拿來與葉黃素做比較,到底蝦紅素是甚麼?哪些人適合使用蝦紅素?平常哪些方式可以攝取得到呢?三分鐘帶你快速了解。

大真相蝦紅素其實沒有蝦! 專科醫師陳志宏指出,蝦紅素又稱蝦青素,是天然的類胡蘿蔔素,其結構與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相似,主要存在於藻類與海洋動物身上。

蝦紅素於1938年由諾貝爾獎得主Dr.Kuhn在龍蝦體內所發現,因龍蝦平日攝取大量紅球藻而使身體形成自然的紅色而命名,其他海洋生物如鮭魚、蟹類、甲殼類也因攝取紅球藻也含有蝦紅素,因此蝦紅素實際上是由雨生紅球藻而來,而非取自蝦、蟹、魚類體內。

 蝦紅素提供藻類生物強大的保護力 雨生紅球藻含有豐富營養價值,一般環境呈現綠色,但當遇到紫外線強力照射或是營養不足等艱難環境時,會自然展現存求生本能合成蝦紅素使身體呈現紅色來保護自己,這是藻類能在沒有食物與惡劣情況下仍可存活達40年的主要原因,展現藻類強烈的生命力。

 目前大自然含有蝦紅素的生物以雨生紅球藻含量最高,達40,000ppm,其次是北極蝦約1,200ppm、磷蝦約120ppm、以及鮭魚約5ppm。

  蝦紅素由藻類萃取素食可用 陳志宏醫師表示,蝦紅素名稱有「蝦」常讓人誤以為由蝦、蟹、魚類而來,實際上蝦紅素主要來源還是來自於藻類,所以即使是吃素的人也可以安心食用。

對於吃海鮮蝦子會過敏的人,也不用擔心引發過敏反應。

 蝦紅素足量攝取須每日吃進一片2.5公分厚的鮭魚 蝦紅素無法由人體自行生成,必須透過食物中攝取,但單純從蝦殼鮭魚等海鮮類食物攝取含量很低,100公克的鮭魚僅含0.5-2毫克、80公克的螃蟹也可能不到1毫克,以每日建議攝取量6-8毫克來說,必須食用400公克的鮭魚(約一片2.5公分厚的鮭魚)或是600公克的螃蟹才有足量的蝦紅素,相對也攝取過多的油脂與膽固醇,造成健康負擔,因此若想足量攝取,可透過補充保健食品來獲得。

 該吃蝦紅素還是葉黃素?相輔相成 互為表裡 陳志宏醫師強調,蝦紅素常拿來與葉黃素做比較,其實兩者各有優點,若同時補充,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

以葉黃素來說,也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可中和有色光中的黃光和藍光,但葉黃素的保護力需要長期性的累積,因此一般須補充2個月以上,較能看出成效。

 蝦紅素則有極高保護力,並增進調節效果,從蝦子在極寒冷的海洋低溫下能存活、鮭魚能逆流而上,可看出在惡劣環境下提供了極佳營養價值。

尤其是目前3C使用普遍,長時間的衝擊,蝦紅素有助緩和及調節,且更為快速有感,屬於救急型的保健。

  蝦紅素同葉黃素、β-胡蘿蔔素,建議飯後或隨餐服用吸收度較高,尤其是配合含油脂的食物一併使用,可提高其吸收率。

正因為蝦紅素提供很好的保護力,因此適合手機低頭族、長時間閱讀者、上班電腦族、追劇族,以及銀髮族的各項保健。

  此蝦非彼蝦,蝦紅素是最近百年科學研究對保健極有助益的營養素,科技的發達,生活型態的改變,營養補充也需要新的觀念,讓保護力同步跟著升級。

 (本文獲「健康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蝦紅素葉黃素素食陳志宏幸福熟齡加入收藏熱門文章熱門文章×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