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 | 虱目魚

虱目魚(學名:Chanos chanos)是東南亞一帶的重要魚獲物,溫水性魚類,分佈在亞熱帶或熱帶的海域。

其他俗名有海草魚、安平魚、國姓魚、麻虱目、麻虱目 ...虱目魚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虱目」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虱目(消歧義)」。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蝨毛目。

虱目魚化石時期:白堊紀–現代PreЄЄOSDCPTJKPgN保護狀況無危(IUCN3.1)[1]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i目:鼠鱚目Gonorynchiformes屬:虱目魚屬Chanos種:虱目魚C.chanos二名法ChanoschanosForsskå,1775虱目魚(學名:Chanoschanos)是東南亞一帶的重要魚獲物,溫水性魚類,分布在亞熱帶或熱帶的海域。

其他俗名有海草魚、安平魚、國姓魚、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魚、狀元魚、牛奶魚(英語:milkfish)等。

在東太平洋由南美洲北部延伸到加州中南部都可見其蹤跡,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由台灣南部沿海一直穿過巴士海峽延伸到印度群島〉其行蹤更為頻繁。

因為不耐寒,所以魚塭水溫過低會造成大量死亡。

除了臺灣養殖此魚以外,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也有虱目魚養殖。

而臺灣的虱目魚養殖技術,被認為最早係17世紀由荷蘭人自印尼引入臺灣[2]。

虱目魚肉質鮮美,是極受台灣南部歡迎的平民魚料理,魚肚更是肥美別具風味,常見的料理手法是煎魚、佐湯煮成魚粥或製成魚丸。

唯細小魚刺多於其他常見食用魚是麻煩之處。

目錄1名稱2特徵3生態習性4繁殖特性5養殖情況6營養成分7料理8虱目魚節9註釋10參考文獻11外部連結名稱[編輯]因其吃藻類和海草而稱海草魚,虱目魚吃素。

虱目魚食底藻,也是雜食性;在草食性魚種中,虱目魚成長算是相當快的一種。

其名稱來源眾說紛雲,包括:源自西班牙語。

林明男博士認為中南美之西班牙語系稱虱目魚為Sabador,而在荷蘭統治時期傳入臺灣[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鄭維中亦同意此說法[4]。

源自原住民語。

「虱目魚(masame)」這個名稱是西拉雅的語言,《臺灣通史》中記載:「台南沿海事以蓄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

」源自其外型。

鄧火土博士認為其眼睛上有一脂性眼瞼,故為塞目魚轉訛。

源自日語。

可能是來自日文的さば(SABA),跟台語的發音相似,而日文さば(SABA)指的是鯖魚(又稱青花魚),在台灣都是製成一夜乾(台灣魚販稱日本鹹魚)或者加工成番茄汁魚罐頭,鯖魚和虱目魚外觀極為相似,但是鯖魚體型略小約30公分以下,虱目魚最大可達170公分,因此可以想像日本殖民時代,台灣人將虱目魚和鯖魚混淆,給了一個さば的發音的台語化名字,口誤至今。

至於傳說方面,有說當鄭成功到台灣時,老百姓獻上虱目魚作為貢品,鄭成功用濃濃的閩南語泉州腔問:「啥乜魚(什麼魚)?」,由於「啥乜」聽起來音近「虱目」,百姓便以此為魚名。

另稱國姓魚。

[5]。

虱目魚之英文名為Milkfish,夏威夷原住民語稱作awa,在菲律賓叫做Bangus,在爪哇稱IkanBandeng,在台灣有時還叫麻虱魚。

特徵[編輯]虱目魚有著對稱以及流線的體型,有著分叉尾鰭。

最大可以長到1.8公尺長,但是一般市面上大小在50公分以下。

無齒,主要的食物是藻類和無脊椎動物。

具有極發達的脂眼瞼(adiposeeyelid),幾乎完全遮蓋魚眼。

體內有222根魚刺。

體為長卵型而側扁,全身有不易掉落之銀白色小圓鱗。

側線明確,腹面圓且無稜鱗。

口小,在兩顎及口蓋部無齒,眼有脂瞼。

刺多肉味美。

尾鰭深深分叉,體呈銀白色,背面灰棕色,市體長四十公分左右,體重約二百至四百克。

在菜市場上,虱目魚一向神彩奕奕、銀白色的肌膚配上緊密之圓鱗更是光艷照人,細長的身軀,在水中更是耀眼奪目;以專業的術語來說,牠上市時一直都是在硬直期(rigormortis),常常從中間下凹頭尾向上彎,是獨一無二的魚姿,換句話說,牠是在非常新鮮的狀態。

生態習性[編輯]屬於熱帶及亞熱帶水域魚類,此魚較不能耐寒,若水溫降至14℃以下即有被凍死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