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療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療
《僵局與詮釋:精神病、邊緣型人格及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治療》以有力的臨床案例作為實證,通過精神分析視角對精神疾病加以詮釋,展示了以精神分析法來治療精神病患的可能性。在提出精神分析中的治療及反治療因素之後,為了不使治療走入僵局,作者強調了自戀及投射—認同在其中的重要性,並以此形成了其理論架構及治療技巧。
作者以自己治療過的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其對於“用精神分析法治療精神病患”的不懈努力。他認為即使是*為嚴重的精神病人,也是能進行溝通的,是能夠被分析、被理解的。作者對於這點的堅持貫穿全書,他認為能夠與病人*病態的部分接觸,是治療成功的主要因素。
赫伯特·A.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
英國傑出精神分析師,著名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專家,也是開創性地使用談話療法治療精神病人的先驅,以其理論創新和臨床敏銳性在全球範圍內受到讚揚和尊敬。
第一部分:導論
第一章 精神病的精神分析導向心理治療
第二部分:成功和不成功的治療—分析師的因素
第二章 分析治療中具有治療與反治療效果的因素
第三章 病人與分析師之間的溝通失敗
第三部分:自戀對分析工作的影響
第四章 自戀全能人格結構:以慢性焦慮病症為例
第五章 自戀病人與負向治療反應
第六章 毀滅式自戀與死本能
第七章 精神分析治療中的僵局
第四部分:投射性認同對於分析工作的影響
第八章 臨床實務中的投射性認同
第九章 邊緣型精神病人的投射性認同及涵容問題
第十章 涵容投射性認同時的其他困難
第十一章 投射性認同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態移情
第十二章 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時的投射性認同與反移情難題
第五部分:結語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的改變
附錄 歷史回顧—精神分析對精神病狀態的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