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概論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概論

作者:孫常敘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ISBN:978753257664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1元

本書從歷史角度剖析了漢語書面語及其詞匯的形成與發展,作者認為「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具有上不同於漢語口語發展的任一時期的斷代語言,下不同於當代口語——同時,又具有上通先秦、中貫各代、俯從現實的獨特的語言性質」,使文言構成了自身發展的歷史。全書闡述了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的性質、特點,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的書寫形式和語音形式,同音詞在書寫形式上的通假,古-漢語的詞義特點,造詞方式,以及古-漢語文學語言中的熟語——典故、成語、固定詞組等。孫常敘(1908-1994),又名曉野,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曾任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吉林省文史館館長。先生畢生鑽研甲骨、金文與文獻考證,並致力於語言文字的教學與研究,其提出的寫詞法等理論體系具有開創性意義。主要著作有《漢語詞匯》、《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概論》、《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楚辭九歌整體系解》。

序第一部分 總論第一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和現代漢語的關系第一節 詞彙上的異同第二節 詞組上的異同一 一般性的貳典故性的第二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語言性質第一節 今而用古的超時代性——各代詞彙的兼蓄並用第二節 推陳出新的能產性——各代作家的新詞創造第三節 古今詞的相對性一 和現代漢語詞的相對性貳 和方言詞的相對關系第四節 結構造詞的復原性第三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語言特點第一節 詞義特點一詞彙意義貳語法意義三古今詞義並用第二節 語音特點一 對各時各地漢語音系的這應性貳 讀書音三 標准音和讀書音第三節 書寫形式特點第四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的判定第一節 不能完全按文字定詞第二節 不能完全按音節關系定詞第三節 不能完全按常用詞彙定詞第四節 詞憑什麽來判定第二部分 分論第一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書寫形式第一節 漢字的性質、起源及其寫詞方法一 古漢字的性質貳漢字的起源三 創成漢字體系的寫詞方法肆「六書」名稱和體系的變異第二節「六書」——六種寫詞法在古—漢語文學語言中的作用一 象形(象物)、象事、象意、轉注貳 象聲、假借和形聲結構、行文通假第三節 作品中的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書寫形式問題一 篇章載記中詞的書寫形式問題貳本字和借字三 異體字——同一詞的不同書寫形式肆 古今字——歷史上的異體字伍 譌誤字第四節 間化漢字和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書寫形式第五節 詞的書寫形式對詞彙的反作用一 字形結構的反作用貳 字形譌誤的反作用第二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語音形式第一節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音節特點第二節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語音特點第三節 先秦兩漢韻部一 先秦韻部貳 兩漢韻部三 先秦兩漢韻部的音變——對轉、旁轉第四節 先秦兩漢的聲母第五節 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彙的兩種音變一 造詞音變貳 服從讀者當代音系的「古音」殘餘第三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同音詞在書寫形式上的假借和通假第一節「假借」和「通假」的區別一 假借、象聲和摹聲貳 假借和通假第二節 確定「假借」和「通假」的條件一「假借」和「通假」依作品語言來定貳「通假」關系要依古音來定三 同一詞的不同書寫形式不是同音詞的「通假」第三節「聲符」相同的「假借」和「通假」第四節 聲符不同的同音詞通假一 一般的同音詞書寫形式通假貳 由於詞彙音變而形成的同音詞書寫形式通假第四章 詞義第一節 關於詞義的幾個問題一 詞義中的表象成分貳 詞義的解說之辭並不就是詞義三 詞義的整體性和「一詞多義」肆 一個詞為什麽會有幾個講法伍 一字寫多詞更非「一詞多義」六 一詞多義的情況及其原因第二節 詞的本義和變義一 憑什麽推定本義貳 如何推定本義第三節 詞義的轉變一 詞義擴大貳 詞義縮小三 詞義轉移第五章 古代漢語造詞法第一節 古代漢語造詞法在古—漢語文學語言中的地位、性質及其某些特點第二節 摹聲造詞法第三節 擬義造詞法一 比擬法貳 借喻法第四節 變義造詞法一 孳生法貳 分化法第五節 音變造詞法一 從古韻書看音變造詞貳 去聲在造詞上的作用三 濁輔音在造詞中的演變第六章 古—漢語文學語言中的典故、成語和固定詞組第一節 典故和成語的關系及區別第二節 成語、典故和固定詞組一 它們的關系和區別貳 成語、典故、固定詞組和造詞第三節 成語、典故和固定詞組的提煉一 選材貳 提煉第四節 成語、固定詞組的活用第五節 掌握典故、成語、固定詞組的幾點注意事項一 結合讀書,運用工具書,掌握出處貳 注意和現代漢語的區別三 放在具體作品中來理解附錄一 詞在文言作品語言中的辯證關系附錄二 孫常敘先生與古漢語詞彙學研究編后

本書所說的「古-漢語文學語言」是指與現代漢語文學語言相對的書面語言,即所謂「文言」的語言。它上起先秦,下迄「五四」,包括詩歌、散文等等文學作品語言。所以用這麼長的名字,是為了和漢語史中的古代漢語相區別。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是閱讀古書的工具。它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和現代漢語不同的部分,所謂「文言」詞匯。它的任務是尋找解決這個矛盾的規律和方法,從而指導實踐,以之閱讀用古-漢語文學語言寫成的作品和書籍,以便正確地批判和繼承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使之古為今用。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