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契約:解開那些埋藏在我們人際關係中的「無聲地雷」!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沉默契約:解開那些埋藏在我們人際關係中的「無聲地雷」!

作者:琳達 D. 安德森索妮雅R. 班克斯蜜雪兒 L. 歐文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6日
ISBN:978957931452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7元

只要你擁有人際關係,

就可能已經置身「沉默契約」中!

 

AMAZON書店讀者★★★★★深感共鳴!

 

  我們都期望自己不用明說,別人就「應該要懂」,

  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默契」,

  往往卻只是一廂情願的「沉默契約」!

 

  「沉默契約」是普遍存在於我們人際關係中的「潛規則」,源自於那些你以為對方「應該」知道,卻無法坦率說出口的期望或信念。明明期待對方這麼想、那樣做,卻因為害怕關係破裂、擔心衝突、義務感或罪惡感,而寧願逃避溝通,選擇沉默。

 

  或許你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份契約的存在,但無論跟伴侶、父母、孩子還是朋友、同事、老闆,我們都可能成為訂立「沉默契約」的一方。這種不對等的失衡關係會讓我們感到不快樂、不滿足,心生怨懟,如果放任「契約」一直延長下去,不僅會影響你做的決定,還會影響你的工作、你的生活、你的家庭,甚至在無形中左右你的人生!

 

  本書便由三位心理學專家首次揭開「沉默契約」的真面目,她們分別從金錢、承諾、家族、職場、健康和性愛等6個最常遭遇的人際關係處境著手,透過真實的案例解析,教你清楚辨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沉默契約,並透過「沉默契約工具包」擬定溝通策略,有效解開彼此關係的死結。

 

  「沉默契約」不是毒蛇猛獸,而是我們在乎對方的證明。只有正視問題、打破沉默、勇敢溝通,才能幫助我們撫平內心的不滿,重建美好無礙的人際關係!
 

名人推薦

 

  【心理師/作家】王雅涵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作家】劉仲彬

  【諮商心理師/戀愛顧問】瑪那熊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好評推薦

 

  《沉默契約》的作者運用她們的真知灼見,針對如何「不帶恐懼地去解決我們和他人之間那些充滿挑戰的、無法明說的問題」,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想法。她們闡述了增進諒解的新途徑,同時促進所有人際關係的坦承溝通。我要向任何致力於快樂健康關係的人,推薦這本助益良多的書!──【《親愛的,分手不是你的錯》暢銷作家】凱瑟琳‧伍沃德‧湯瑪斯

 

  我們都有最希望可以了解自己的對象,本書對於那些我們認定「合意」的事,是如何因為未明說而鮮少達成一致,提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見解。不管是和所愛的人或是和職場夥伴,沉默契約都可能成為我們人際關係的絆腳石,這本睿智的作品朝這樣的內在沉默發出了深遠的呼聲,對於想要被真切聆聽的人來說,這是一本非讀不可的作品!──【《夢想的孩子》共同作者】奧黛麗‧愛德華

 

  我們生長在一個不明確的世代,溝通錯誤和不真誠的行為泛濫。在這個時代中,人們急於評判,也同樣急於責難。《沉默契約》有益地提醒了我們,未經檢視的確信幾乎全是錯誤,這本書首重於釐清,以及如何達成這一點。在這個時代,我們迫切想要明白雙方合意的規則,對於「是」是否意味「是」,「不是」是否意味「不是」仍有許多令人困惑之處,而《沉默契約》給予了絕佳的闡釋。這是一本來得及時的珍貴作品,有助於我們達成對彼此、也對集體自我之間的互相諒解,總是不明說的假設主宰了家庭成員、朋友、情侶、配偶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本書提供了完美的指引,讓你優游其間。──【《特權階級之怒》暢銷作家】艾利斯‧柯斯

 

  沉默契約,多麼具有煽動力的觀念啊!三位作者清楚描述了可能在家裡、職場和休閒時造成問題的沉默契約類型,並且提供了容易執行的有用建議,藉以辨別並克服這些影響強大的期望,以免對我們的關係造成傷害。──【聖母大學副教授】麥特‧布魯

 

  恐懼是強大的消音器,限制了本來就非常脆弱的情感投入,而缺乏情感投入卻會導致深遠又痛苦的複雜狀況。《沉默契約》的作者極為明確地探究了這個普遍的現象,並且提供了考慮周詳的過程,讓互相坦承與療癒得以成真。──【《得到你要的愛》作者】哈維爾‧亨卓斯博士&海倫‧萊凱利‧亨特博士

 


作者簡介

 

琳達 D. 安德森博士 Linda D. Anderson, Ph.D.

 

  臨床心理學家、人生教練、治療師。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擁有西班牙文和心理學雙學位,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她在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擔任心理諮詢師,並且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西蒙岩石大學的巴德學院任教。目前是紐約市立大學體系的Hostos社區學院教授,同時也是道爾頓學校的諮商心理學家。

 

  她擁有激勵和啟發他人的獨特能力,以靈活柔軟的態度和合作精神獲得眾多成果。她的研究調查著重在女性權力認知以及其易於遭到強迫的性經驗,這使她可以從同情和鼓舞的角度提供諮商。寫作主題則包括自殺心理學和文化多樣性、職場沉默契約、女性面對的挑戰、工作和生活的均衡等等,她也經常在電視節目上亮相。

 

索妮雅 R. 班克斯博士 Sonia R. Banks, Ph.D.

 

  臨床心理學家和行為健康策略師。美國衛斯理學院心理學學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並在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取得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學位。

 

  班克斯博士擅長個人真正力量的課題,以及以質性研究為基礎的行為干預課程設計。她運用行為遊戲治療,讓人了解「可能的自我」,進而改變態度,她並以開創性的跨學科方法進行關係諮商和輔導。

 

  她曾多次接受《本質》雜誌專訪,並為美國公共衛生學報撰文。她也擔任網路節目關係衝突案例診斷的精神治療師,並多次參加NBC、ABC電視臺和考克斯電臺的節目。她目前致力於提升生命品質,提供諮詢、輔導和鼓舞團隊忠誠,啟發了從公司主管、老闆到夫妻、家人等無數人士。

 

蜜雪兒 L. 歐文斯博士 Michele L. Owens, Ph.D.

 

  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治療師。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社會心理學學士,艾德菲大學鄧納學院高等心理學博士。

 

  歐文斯博士一向熱衷女性、伴侶和家庭的關係發展議題,並致力於改善青少年及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為此,她針對促進溝通、發掘沉默契約和開發穩定的健全關係等問題,組織了各種討論小組。她治療過無數青少年,同時研發課程來協助他們及其家人共同度過人生的關鍵期。她對於文化和傳統如何支持和增強心理健康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並為此創立了整合課程。

 

  歐文斯博士為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城市學院、霍夫斯特拉大學以及愛因斯坦醫學院等多家學校機構提供臨床專業諮詢,她也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節目上,文章則見於《非裔美國女性心理治療》和《黑人男孩和青少年的心理學》等得獎書籍中。

 

  目前歐文斯博士在紐約市開業,指導新進臨床治療師,並且是「Prep for Prep」青少年教育計畫的資深心理學家。


序   言   沉默契約是什麼,又是怎樣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第一章    沉默契約從何而來?     

第二章    改變的四階段     

第三章    關於性愛的沉默契約    

第四章    關於金錢的沉默契約    

第五章    關於承諾的沉默契約    

第六章    關於家族的沉默契約     

第七章    關於職場的沉默契約    

第八章    關於健康的沉默契約    

第九章    沉默契約工具包     

 

附錄     

致謝     

 

沉默契約怎樣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戀情的展開方式往往就像浪漫喜劇的第一幕:兩人相遇,哦,我的天!我們喜歡同樣的音樂!我們兩人都想要嘗試滑翔翼?等等,你也對貓咪過敏?這是關乎吸引力、連結,還有,對,荷爾蒙。剛開始,大家都跟電影明星一樣迷人有魅力。然後,現實悄然接近,溫暖可口的光澤逐漸退去。結果發現,他真的很不愛替你拉開門,也不喜歡現場音樂。還有,真是大驚喜!她討厭網球,而且不同意你說的每件事,那現在怎麼辦? 而當你開始新工作時,情況又是怎樣?起初,你懷抱大志,要努力工作,匠心獨具地為公司引進好點子,要做到超越職責需求。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衝進你的辦公室,給你大大加薪升職,對吧?然後,你了解到老闆脾氣不好,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安撫他;他漠視表現最佳的員工,只提拔自己喜歡的手下;你盡力成為最佳的團隊成員,但其實你真正想要的是更大的挑戰、更大的辦公室,以及賺更多的錢。你開始納悶:「我怎麼會進入這個職務?我要怎麼擺脫它?」在這兩個場景中,沉默契約都發揮了作用。 沉默契約是什麼? 沉默契約就是你的人際關係中,未說出口的「規則」,來自於你不明說卻要責求他人的假設、期望和信念,它們會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隨著閱讀本書,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參與了好幾種沉默契約,有些契約可能已經就定位很長一段時間。最早期的關係對於許多行為、決定,以及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動機,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你將在這本書中,發現到童年經驗也影響了你參與的沉默契約。 沉默契約聽起來會像是這樣:「他的媽媽有權批評我的廚藝,但我不應該回嘴。」、「老闆沒幫我升職,他知道我不會要求。」、「我的女兒成績變好,所以我就不用管她的功課了。」這樣的默認可能會永久持續下去,而且由於恐懼、愧疚、義務感或厭惡衝突,這之間往往沒有經過討論。有時候,它們的持續有益而且管用,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它們對你的人際關係是一種妨礙,而不是幫助。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