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正義(第三版)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看得見的正義(第三版)

作者:陳瑞華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ISBN:97875197318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55元

與其他社會科學不同,法學研究經常受到法律條文的限制和影響。有人就曾對法學教科書作出過悲觀的評論:「法律一修改,整箱整櫃的法律書籍就得被搗毀。」與教科書一樣,假如一部法學專著與法律條文聯繫過於密切,那麼,在法律發生修訂或者新的法律頒行之後,它們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倒並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它具有濃烈的文化品位,引用了不少典故、歷史事件,與法律條文保持了應有的距離。但是,也確實有一些分析源自某一具體的法律條文,或者引用了與某一過時法律條文有關的案例。對於這些都需要作出必要的修訂。考慮這一點,作者在新版本中進行了全面的審查,對於所有與過時法律條文有關的案例都進行了替換,以盡量消除那些過時條文的痕跡和影響。與此同時,通過認真通讀第二版的全文,作者發現,有幾個法律格言具有較大的影響,經常被人引用,卻沒有在本書中獲得應有的位置。因此,本著對讀者負責的原則,作者重新瀏覽了坊間出版的幾乎所有涉及法律格言的出版物,經過慎重選擇,最終增加了四個重要的法律格言,並分別對其作出評析,將其編入本書。細心的讀者可以將第三版與第二版對照一下,看看究竟有哪些新的格言增加進來了。在《看得見的正義》第三版行將付梓之際,作者有必要再次交代一下本書的撰寫宗旨。本書不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更不是學術論文的彙集,而繼續保留了學術隨筆的性質。既然是「學術隨筆」,就帶有「散文」的風格,具有「夾敘夾議」的敘述方式,既要關注一些法律問題,也會作出相應的評論。本書絕不是對法律格言作出專門研究的學術作品。其實,很多格言在形成之初,都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語境和含義。尤其是羅馬法時代的很多格言,都必然受制于當時的羅馬法律制度。但時過境遷,這些格言經過法律移植和法律傳播,已經具有了超越時空的文化價值。例如,原來形成於羅馬法的「誰主張,誰舉證」「不告不理」「一事不再理」「任何人不得從不法行為中獲得利益」等格言,在現代訴訟制度中早就不再保留原來的意思了。至於本文引用的一些源自英國法的格言,經過多年的傳播,也早就被賦予更為廣泛的意義了。例如,「任何人不得擔任自己案件的法官」「聽取另一方的陳述」「平等武裝」「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警察是法庭的僕人」「正義先於真實」等,早就脫離了英國法原有的語境,而具有了更新也更為豐富的含義。正因如此,本書不拘泥於法律格言的原始出處和最初含義,而是結合我國法律制度和法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利用這些格言所包含的理念,來作出新的理解和評論。或許,制度也罷,規則也罷,法律條文也罷,在一定程度上都屬於「過眼雲煙」,甚至稍縱即逝。但那些隱藏在制度背後的「理念」或「思想」,則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並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而具有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們之所以高度重視那些歷經數百年而仍具影響力的法律格言,其原因就在於此。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