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頌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愚人頌

作者:[荷蘭]伊拉斯謨
出版社:譯林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ISBN:9787544711029
語言:繁體中文

《愚人頌》的作者勸人們學“愚人”,任性而為,無所顧忌。因此,“愚人”一詞成為快樂和幸福的同義詞;而《愚人頌》,實際上也就是以人性的歌頌。《愚人頌》這部充滿生氣的作品經久不衰,至今仍給人以歡樂和啟迪。這是伊拉斯謨給人類留下的一筆寶貴的遺產。 本書在《愚人頌》之外,還選收了伊拉斯謨的其他文章、書信,以及後世學者們的評論。

《愚人頌》中譯本序 伊拉斯謨(鹿特丹)致友人托馬斯‧莫爾函 愚人頌 勸世文一篇 《新約》第三版前言 對宗教信仰的探究 修道院院長和博學的女士 致馬丁‧多普的信 致比亞圖斯‧雷納努斯 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 伊拉斯謨的思想

15、16世紀荷蘭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1466—1536),有《愚人頌》名世。《愚人頌》托言于“愚夫人”,以第一人稱對行將轉入近世的中世紀晚期的世態世象,特別是對基督教的最高權威羅馬教廷,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同時對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滿懷同情、大唱贊歌。“愚人”一詞的希臘語Moria與他的英國好友、烏托邦理想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名字諧音,遂以“愚人頌”相調侃,表明他們二人都是可愛的“愚人”。 讀罷《愚人頌》,隨手寫下四段“讀後感”,以序這本亦莊亦諧的名著的中譯本。 伊拉斯謨的悲劇 伊拉斯謨一定是一個性情中人。然而,他冷落而又孤寂的晚年與他那輕松歡快的本性,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我不是以啼哭來開始人生,而是迎著我母親甜蜜地微笑。”但現實與伊拉斯謨的性格很不合拍;這個世界有如一座冰冷堅硬的頑石城,而不是一個有著活氣兒的、富有感情的“人”的世界。 依照傳統常規,伊拉斯謨自幼接受了系統的基督教神學教育。離開修道院後,伊拉斯謨從荷蘭去了英格蘭,在英國結識了托馬斯‧莫爾,他們在志趣和理想上非常契合,各有自己的理想人生,因而成為莫逆之交。那時的英格蘭社會氣氛較之西歐大陸顯得寬松得多,宗教的自由度也比較大些,這對他很有影響。 他在巴黎,尤其在羅馬,深深感受到教會及其各級神職人員與基督教義之間存在著難以彌合的斷裂。前者的貪婪、腐敗和暴虐與教義完全背道而馳。1509年他在離開意大利時寫道︰“由于基督教會是在血上建立起來,用血來鞏固,在血中加強,所以他們繼續靠刀劍來處理教會的事務,好像基督已告死亡,再也無法保護自己的人民。” 伊拉斯謨認為,要糾正教會的種種弊病,惟一的方法是掌握和普及基督教義的真諦;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正確的、嚴謹的《聖經》校訂本,然後以此為依據譯成各種文字,以糾正對《聖經》的各種曲解。他把這件事當作他不可推諉的天職。憑著對希臘文和拉丁文的造詣,伊拉斯謨夜以繼日地工作,終于搞出了一個希臘文的《聖經》校訂本和拉丁文新譯本。這兩個本子由于印刷術的應用而傳遍歐洲。後來,馬丁‧路德即根據這個拉丁文新譯本譯成德語,在宗教改革運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伊拉斯謨把對《聖經》的研究和整理當作他的畢生事業,同時他從中感到興趣盎然,用他對莫爾的話,他是以“輕快的情懷”來治學的。後人常說,伊拉斯謨把人文主義的精神同神學研究結合起來,在神學中注進了“人學”的靈魂。這正是伊拉斯謨對待《聖經》的獨特態度。這種精神在《愚人頌》中表現得最為充分。 他的工作本來可以使他與馬丁‧路德成為“同路人”。但是在對教會的改革的方法上,兩人不僅分道揚鑣,而且互為對手,以至到了誓不兩立的程度。伊拉斯謨是學者型的,路德是農民的子弟。伊拉斯謨堅決認為靠對教會的理性批判和用《聖經》教化信徒,可以達到改革宗教的目的。因此他不贊成路德的“以暴易暴”的猛烈舉動。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