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畫譜(148)︰山水部分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榮寶齋畫譜(148)︰山水部分

作者:楊善深 繪
出版社:榮寶齋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ISBN:978750030637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15元

楊善深,一九一三年生于廣東台後回國。回國以後他同當時嶺南畫派的旗手高劍父及其他嶺南畫派的畫會,舉辦展覽,共同攜手為嶺南畫派的興旺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楊先生久居香港、澳門、台灣舉辦過多次展覽,還在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二零零年七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銀紫荊章。二零零零年十月獲得文州市政府頒授的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 楊善深先生,是嶺南風格的中堅,能融合古今,兼搏東西方技法之柱。不過楊氏的山水,文人畫氣息較濃,而和習見的嶺南派稍異,在筆法上似受元人影響,渲染則有近代風氣。在人物畫方面,善深先生常采古人筆法作畫,民國五十九年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時,引起各方注目的陶淵明、蘇東坡兩幅人物畫,和他的嶺南風格大異,他使用的棧條,前者用精致流動徐緩的細繼,來表現陶淵明清淨出塵的性格;而後者用行雲流水的筆法,來反映蘇東坡放逸不羈的心懷,都可以看出他對傳統人物畫法的精到功力,而用不同的繼條筆法來表達古代人物的性格,尤其令人折服。這一切都可看出楊氏的繪畫與器識至為精湛而廣博,並不完全受嶺南風格所制。

養鴨人家 水上莊園 南非太陽城 黃埔軍校 秋日訪舊 西施故鄉 深山訪舊 山居圖 杜山部詩意 夏圭詩意 當涂彩石磯 淺降山水 設色山水 水墨山水 五馬歸槽 青綠山水 人約黃昏後 咸陽阿房宮遺址 山居圖 山居圖(局部) 西湖保�塔 合浦珠城 非洲維多利亞瀑布 陸游詩意 山居圖 諸葛祠 秋高氣爽 華山老居廟 三顧堂 歸鄉圖 老君廟 幽林深處听潺 清華池外景 歸舟

嶺南畫派是中國近代繪畫史中一個很有影響的畫派,它產生于廣東嶺南地區。一個多世紀以來,由于早期注重吸收日本、西洋畫法,而被稱為『改良畫派』。但是,正是因為成功地吸收了外來的營養,才使嶺南畫派蓬勃發展到了今天。 在嶺南畫派成長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畫家為它做出了努力和貢獻,楊善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香港著名美術評論家黃蒙田稱『楊善深對嶺南畫派的發展起著推動的作用』,『推動』二字是對楊善深最恰當的評價,他幾十年來勤奮地創作實踐,使嶺南畫派的畫風更加豐富多彩。 我與楊先生相識是在一九八○年『榮寶齋新記三十周年紀念』的慶祝活動中。那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書畫界一次盛大的聚會,幾乎全國各地的著名書畫家都來了。楊先生與香港藝術界一行十幾人也來京參加慶祝活動,那時楊先生給我的印象是對事物的觀察非常細致。記得活動中安排游覽京郊古剎潭枯寺,在游覽中,楊先生凝視著寺中的古樹,靜靜地用眼楮將樹木的枝、干變化寫入腦中,他當時的那種觀察姿態和眼神,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我感覺到這是一位注重生活寫生的藝術家。 一九九二年,我因公調到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工作,才又和楊先生見面並有了更多的交往。我在香港工作的數年中與楊先生有過多次的相聚,每一次聚會都談得很多,談得很愉快。我有幸參加了一九九五年香港藝術館主辦的『楊善深藝術回顧展』開幕式和一九九八年澳門市政廳主辦的『楊善深畫展』開幕式,看到楊先生在八十多歲的高齡所創作的書畫作品,筆墨清閑,色彩秀麗,心中充滿了敬佩之情。 嶺南畫派,從它創始之初就非常重視寫生,以生活中的花鳥蟲魚為基本素材。楊先生完全繼承了這一優秀傳統,在他近七十年的繪畫創作歲月里,寫生始終是他重要的活動。八十歲以後他每年仍堅持到中國和世界各地寫生。近兩年已近九十高齡的他仍然在邊旅游邊寫生,尋找他所需要的創作源泉。他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動物、看鳥禽,記錄一切可以入畫的素材。 楊先生為了山水畫創作,走遍了大江南北,『搜盡奇峰打草稿』,而他在旅游之中不僅記錄山川奇石、古樹名跡,還注重對一些農村小景的寫生,山間農舍、小橋流水在他的作品中時有出現,筆墨中飽含著鄉土之情。 楊先生的山水畫構圖基本上是采用西洋畫的透視法,在寫生實景的基礎上加以發揮。遠山和近山、樹木的高矮與房屋的大小,都完全合乎比例。這點和那些將樹林、房屋抽象或變形的畫家完全不同。當然他有時也用一些中國山水畫傳統的『三遠』畫法,但這只不過是上面畫法的補充而已。他所畫的寺廟、屋宇,建築結構嚴謹,比例例準確,筆墨明暗虛實,體現了他堅實的素描功力至老不衰,也是楊先生多年堅持寫生的最好說明。 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法中,皴法是最基本的,如斧劈皴、牛毛皴、荷葉皴,等等。不同時代的畫家,為了畫出不同地區具有各自特征的山石,而使用或創造了不同的皴法來更好地表現他們所描繪的自然對象。所以皴法是為畫家表現自然風光而自由使用的一種技巧。楊先生的山水畫中較少用大面積的皴法,他常常先用墨筆勾出輪廓後,只在山歲月或山窪處用筆皴擦,其它大部分都使用嶺南畫派所擅長的烘染法,用淡墨或色墨烘染,交融在一起的深淺不同的色和墨,突出了山體的立體感,他所使用的色多以石青、石綠色為主,濃淡相同,給人一種秀麗清潤的感覺。 楊先生有時也畫潑彩的青綠山水,用色十分大膽,在山體上重重地施以大塊的石青、石綠。在這種情況下,他常用焦墨或濃墨,皴染襯托,使畫面凝重渾厚,這樣的畫法,既明亮又不火暴,為嶺南畫派的山水畫法的改革與創新走出了一條新路。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構圖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既要合于章法,又不能入俗套。在畫上,留多少空白及用筆墨的多少,可以看出一個畫家的藝術水平的高低。我非常喜歡楊先生在山水畫中留白的處理,他用焦濃的筆墨畫樹或山,中間擠出一塊空白,也就是留出了一塊經幽靜的空間。在一幅作品中可以出現多處這樣的空間,利用這些空間,畫上幾間小屋、一座小橋、兩三個行人,頓時整個畫面一片生機勃勃,每個空間都透出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原本是從生活中而來的圖畫,又使欣賞者回到了生活中去。 如果說早期的嶺南畫派畫家是以中國傳統畫法為基礎去吸收日本、西洋繪畫技法來創作的,那麼楊善深先生則是在學習吸收了日本、西洋畫法之後,又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傳統畫法之中進行探索和創新。因而他的畫風與其他人相比,更加清閑文雅,不愧為嶺南畫派一位大家。我們希望廣大書畫愛好者能從這本畫譜中領略到楊先生的繪畫風格,學習到一些自己所喜歡的東西。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