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從情歌、舞曲到藍調,樂音如何牽動你我的行為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從情歌、舞曲到藍調,樂音如何牽動你我的行為
超越國度的歌曲魔力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為什麼某些宗教音樂可以加強團體的信仰?為什麼某些歌曲會讓我們潸然淚下?其實,音樂與歌曲是人類演化中的精華,能在我們的大腦中誘發情緒並引導行為:●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因為悲傷的音樂可以幫我們「騙過」頭腦,讓它釋放泌乳素來回應我們透過音樂想像出來的、安全的悲傷感,然後泌乳素就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情。●為什麼一起唱歌能夠促進團結因為具有同步協調性質的歌曲和身體律動,彼此需要互動、相互遷就,因此能創造出最強烈的社交連結,體內還會分泌催產素,促進建立信任感。●為什麼歌詞比文章更容易記憶?因為曲調的形式、結構與押韻,能夠為內容設下多重限制,並提供各種記憶上的提示,互相強化之下使得殘缺不全的記憶有幾乎完美的表現。更多的音樂奧秘,都在《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逐步呈現。本書作者丹尼爾.列維廷結合了他在麥基爾大學音樂認知實驗室中最先進的科學研究,以及和指揮家、人類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等等的訪談內容,呈現了六大類歌曲──友誼、喜悅、安慰、宗教、知識與愛,這些歌曲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運作,促成人類文化與社會中的人際連結。《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帶我們走一遭藝術與科學的交融體驗,從現代化的實證角度,對音樂提出極為豐富、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讓我們對人類行為與文化進展產生了革命性的理解。【專業推薦】「科學家以演化生物學、神經科學、心智科學等角度解析音樂,帶來前所未見的開闊視野,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本質。作者自在遊走於生物音樂學的三個分支之間,不時穿插個人的音樂生命經驗,引用學術研討會中的精彩辯論,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取得了美妙的平衡。」──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振家為什麼歌曲能夠使你在幾秒鐘之內潸然淚下?《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會告訴你答案。書中對人類藝術的觀點新穎又激勵人心,讀起來樂趣十足,喜歡音樂的人都該來看這本書。──巴比.麥菲林(Bobby McFerrin),十座葛萊美大獎得主少了音樂,我們幾乎無異於野獸,列維廷將這一點闡釋得美妙無比。──喬治.馬丁爵士(Sir George Martin),披頭四樂團專輯製作人音樂似乎有著刻意又捉摸不定的特質,無法被簡單解釋;我們發掘得越深入,就越知道它的力量有諸多待解之迷。列維廷這本書或許沒有提供一望即知的單純答案,但這段閱讀旅程仍然刺激興奮。──史汀(Sting),英國搖滾巨星一本活力十足、野心勃勃的新書,結合了讓人深受啟發又享受無比的元素。列維廷展現出他天生的熱情,以及在音樂論述方面令人欽佩的才能……這本書好得讓你目瞪口呆。──《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資訊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身為教育工作者,他得獎無數。同時也是暢銷作家,著有《迷戀音樂的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大家出版) 、《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The World in Six Songs)等,作品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其中《迷戀音樂的腦》為麻省理工學院、UCLA的課堂教材,及哈佛大學的新鮮人通識教育核心計畫指定閱讀。在成為神經科學家之前,他是一位專業音樂人,曾擔任史提夫.汪達、死之華樂團、藍牡蠣樂團的唱片製作人、錄音師,更與史汀、大衛.拜恩同台共演。三十歲後,他帶著對音樂的熱情重返學界,如今致力於認知和記憶、專注與分類的神經學基礎,並從中汲取管理智慧。譯者簡介林凱雄三腳渡人。英文、法文翻譯,自由撰稿人。各方賜教、工作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序言第一章:最初的音符第二章:友誼之歌第三章:喜悅之歌第四章:安慰之歌第五章:知識之歌第六章:宗教之歌第七章:愛之歌附錄
推薦序 打通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任督二脈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振家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之間的對話,在最近二十年邁入了嶄新的階段,其中最令人興奮的變化之一,就是音樂研究的快速進展。科學家以演化生物學、神經科學、心智科學等角度解析音樂,帶來前所未見的開闊視野,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本質。這本書《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作者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既是音樂人也是心理學家,是闡述生物音樂學(biomusicology)的極佳人選。生物音樂學誕生於1990年代,這個學科包括三個分支:演化音樂學(evolutionary musicology)、神經音樂學(neuromusicology)、比較音樂學(comparative musicology)。演化音樂學探討音樂的起源、動物的歌曲,還有音樂演化與動物(特別是人類)演化的關係;神經音樂學探討大腦如何處理音樂訊息,以及音樂與個體發展的關係;比較音樂學探討音樂的功能,分析世界上各個音樂體系及音樂文化的異同。這本書裡面,列維廷自在遊走於生物音樂學的三個分支之間,不時穿插個人的音樂生命經驗,引用學術研討會中的精彩辯論,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取得了美妙的平衡。列維廷藉由檢視六類不同的歌曲,來釐清音樂在人身上發揮的作用,這六大類歌曲的主題分是友誼、喜悅、安慰、知識、宗教、愛。列維廷對於歌曲功能的整理與分析,不禁讓我想到《論語‧陽貨篇》中孔子的話:「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說,學詩可以激發熱情,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促進群衆團結,可以抒發不滿。假如將列維廷的六大類歌曲主題跟《論語》互相比較,不難發現,列維廷似乎沒有在「詩可以怨」上多作著墨(沒有獨立出一章),這可能也牽涉到東西方聽眾的音樂喜好差異。跟中台日韓的流行歌壇相比,歐美的流行歌排行榜上似乎沒有那麼多情傷歌曲;流行歌曲如何反映西方文化與東亞文化的差異,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在不同民族與不同物種之間,音樂的功能及使用方式固然有些差異,但是相似處也不少,令人驚嘆的是,列維廷還將音樂跟儀式、舞蹈做比較,呈現出各種活動的異曲同工之妙,十分具有啟發性。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於音樂跟笑話的關係特別有感覺。列維廷指出,講笑話的人會鋪哏,聽眾會期待,而出乎意料的結尾則會帶來驚喜。我曾經做過一項腦造影研究,探討華語抒情歌曲的副歌如何帶來情緒變化,該研究便是受到臺師大陳學志教授的笑話實驗所啟發。抒情歌曲的副歌之前常會有音樂提示,我認為這種提示就像笑話中的鋪哏,可以讓聽眾產生期待,而當副歌或笑點出現時,則會激起愉悅感。相信讀者翻閱此書時,亦能舉一反三,打通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任督二脈,甚至靈感泉湧,提筆寫出您的新歌,沉浸在歌曲創作所帶來的喜悅之中。
我書桌上現在堆著的一疊CD,內容可謂天差地別:一張是十八世紀的歌劇,由法國作曲家馬蘭‧馬雷(Marin Marais)譜寫,歌詞描述的是某項外科手術毛骨悚然的細節;另一張是某位北非音樂史官為了討賞,對路上往來的商旅唱的一首歌;還有一張是一百八十五年前寫就的一首曲子,需要一百二十名樂手才能完整演繹,各人還要嚴格遵循各頁樂譜上的特定片段(這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這疊CD裡還有:座頭鯨在太平洋裡長達四十分鐘的呻吟與尖叫、電吉他與鼓聲音源器伴奏的北印度拉加調、祕魯安地斯山脈教人如何製作水甕的人聲合唱。甚至有首歌曲是在讚美自家種的番茄好美味:春天種、夏天收冬日裡沒它真落寞園裡採一個大又甜呀種田的辛苦拋腦後番茄呀番茄,我親手種日子沒你要怎麼過錢買不到的就兩樣真心和番茄親手種█〈番茄親手種〉(Homegrown Tomatoes),詞曲:蓋‧克拉克(Guy Clark)以上列舉的對某些人來說無疑都是音樂,但另一些人就會覺得有待討論了。許多人的長輩或孩子都會表示,我們聽的只是噪音,根本不是音樂。噪音的定義是隨機、混亂或無法解釋的聲音,但有沒有可能只要我們能了解它的內在結構、組織方式,每種聲音都有成為音樂的潛力?這就是作曲家埃德加•瓦雷茲(Edgar Varèse)為音樂所下的著名定義:音樂是「有系統的聲音」。某些聲音是一個人的噪音,卻是另一人的音樂,反之亦然。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莫札特會是另一個人的瑪丹娜,一個人的「王子」(Prince)則會是另一個人的普賽爾(Purcell)、巴頓(Parton)或是帕克(Parker)。或許有個關鍵之處,能讓我們明白把聲音串連起來的一切方式有什麼共通點,以及是什麼驅使人類這個物種自源始之初,就與這種不只是聲音、而該稱作音樂的東西建立起深刻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