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行為及其後果:一種社會變遷理論的新視域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非常規行為及其後果:一種社會變遷理論的新視域

作者:張兆曙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1日
ISBN:978730011359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46元

作者對社會行動理論的學術文獻開展了深入的考察,不僅概括分析了各種理論的思想觀點、方法原則和演化線索,而且揭示了它們的理論得失與展開前途。在此基礎上,作者把廣泛存在於社會生活中但長期被社會學所忽視的非常規行動帶回社會學的分析視野,討論非常規行動的生成、結構、類型和社會形態,並建立起非常規行動與社會變遷的基本命題。該書在非常規行動的概念辨識、非常規行動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及其理論延伸等方面,體現了知識創新與理論建構的大膽探索和研究價值。 張兆曙,湖北保康人,法學(社會學專業)博士,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社會學理論和城鄉關系研究。近年來,在《社會學研究》、《戰略與管理》和《中國農村觀察》等20多種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和調查研究報告,先後主持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兩項浙江省社科規划項目,出版個人專著一部,曾獲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等多項學術獎勵。

導論 一、理論的追問與非常規行動概念的提出 二、非常規行動的類型學與形態學考察 三、非常規行動的普遍化與常規化 四、本書之篇章架構上篇 第一章 社會行動概念的典范(一):規范行動與失范行動 一、塗爾干的規范行動與失范行動 二、默頓對塗爾干失范理論的發展 三、規范行動與失范行動的理論得失 第二章 社會行動概念的典范(二):合理性行動與非理性行動 一、韋伯的概念工具與基本命題 二、哈貝馬斯對韋伯合理性行動理論的改造 第三章 社會行動概念的典范(三):例行化行動或常規行動 一、吉登斯的概念工具:例行化行動及其可能性 二、吉登斯的基本命題:社會整合與社會變遷 三、吉登斯的貢獻與缺陷下篇 第四章 非常規行動:一個概念框架的提出和構建 一、非常規行動概念的提出 二、考察非常規行動的兩個維度 三、非常規行動的社會形態 第五章 非常規行動與社會變遷 一、非常規行動的普遍化與常規化 二、非常規行動的普遍化、常規化與社會變遷 三、社會變遷的節奏和時間特征 第六章 非常規行動理論的當下意義 一、非常規行動視野中的改革與創新 二、非常規行動視野中的社會轉型參考文獻後記

現在,文庫不少,社會學文庫也有幾個。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委托,主持一套社會學文庫,就不得不追問自己:這套文庫只是單純在數量上增加一個文庫而已,還是應該在質量上力求有自己的某些特點?這就是本套文庫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定位問題。經過考慮,本套文庫的定位至少涉及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它是一套研究性的文庫。就是說進入本套文庫的著作,必須是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必備要素是與某種新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的,即有某種創新性,因此,它們不同於一般資料性的、介紹性的、編譯性的作品。這並不是說後者不重要,而是說,因為類別不同,後者應該有自己的出版渠道。 社會學研究無疑涉及諸多方面,有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對現實社會現象的研究,又有對社會學本身的研究;等等。本文庫歡迎一切真正有研究的著作;同時,根據社會學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要求,根據本國的國情,把重點放在如下幾個方面: ——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的認識有所深化的研究著作。 ——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有所貢獻的研究著作。——對世界社會學的新發展和走向有所把握的研究著作。 第二,它是一套精品性的文庫。就是說,在研究性的著作中,我們更看重精品之作。所謂精品,在內容上至少要符合下述幾條中的一條或同時具有:一是能夠從社會學的視角對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分析,公認有真知灼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二是能夠對實現「增促社會進步,減縮社會代價」的社會學深層理念有所貢獻。三是對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創新有所推動。四是對中國社會學的國際化和本土化有所促進。而在形式上,要有與內容相匹配的敘述形式,要有較好的可讀性,力求深入淺出,盡可能雅俗共賞,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第三,它是一套使社會學界新生力量脫穎而出的文庫。就是說,通過研究性的精品之作,使那些在社會學界沒有什麽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高的「無名小卒」、新生力量、後起之秀程度不同地提高知名度,把他們實實在在地介紹給學界和社會,使他們盡快成為學界名人,在這個意義上,本文庫也許能夠成為培養社會學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眾所周知,沒有或缺少新生力量的學科和學界,是沒有什麽希望的。這當然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說可以忽視現在的學界名人,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們負有提攜後進的重任。我們真誠希望現有的學界名人和即將脫穎而出的學界名人,共同使本文庫成為名副其實的名人文庫,在學界和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它是一套供不同學派觀點爭鳴的文庫。一個沒有不同學派爭鳴的學界,不能說是成熟的。我在社會學界多次強調「要多一點學派,少一點宗派」。因為學派之爭是學術問題、學術觀點的爭論,用的是學術標准,可以爭得面紅耳赤,但過後仍然是朋友;宗派之爭則用非學術標准,黨同伐異,大有「誰不和我們歌唱,誰就是我們的敵人」的「氣概」。因此,學派之爭,與人為善,相互切磋,推進學術;宗派之爭,與人為惡,相互攻擊,阻礙學術。如果本文庫在促成不同觀點的社會學學派形成方面、在促成不同學派展開富有成果的爭鳴方面,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我們將會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本文庫將對各種不同觀點的學派一視同仁。┅┅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