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師長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我們的師長
隨著時光流逝,前輩們漸行漸遠,其足跡本該日漸模糊才是;可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有心人的不斷追憶與闡釋,加上學術史眼光的燭照,那些上下求索、堅定前行的身影與足跡,不但沒有泯滅,反而變得日漸清晰。
為什麼?道理很簡單,距離太近,難辨清濁與高低;大風揚塵,剩下來的,方才是“真金子”。今日活躍在舞台中心的,二十年後、五十年後、一百年後,是否還能常被學界記憶,很難說。作為讀者,或許眼前浮雲太厚,遮蔽了你我的視線;或許觀察角度不對,限制了你我的眼光。借用魯迅的話,“偉大也要有人懂”。就像今天學界紛紛傳誦王國維、陳寅恪,二十年前可不是這樣。在這個意義上,時間是最好的裁判,不管多厚的油彩,總會有剝落的時候,那時,什麼是“生命之真”,何者為學術史上的“關鍵時刻”,方才一目了然。
當然,這里有個前提,那就是,對于那些曾經作出若干貢獻的先行者,後人須保有足夠的敬意與同情。十五年前,我寫《與學者結緣》,提及“並非每個文人都經得起‘閱讀’,學者自然也不例外。在覓到一本絕妙好書的同時,遭遇值得再三品味的學者,實在是一種幸運”。所謂“結緣”,除了討論學理是非,更希望兼及人格魅力。在我看來,與第一流學者——尤其是有思想家氣質的學者“結緣”,是一種提高自己趣味與境界的“捷徑”。舉例來說,從事現代文學或現代思想研究的,多願意與魯迅“結緣”,就因其有助于心靈的淨化與精神的提升。
那些日漸清晰的足跡(代序)
“一生到老志不屈
——懷念恩師楊晦先生
懷念游國恩先生
憶了一(王力先生)
......
一個甲子的懷念
——憶北大的師長們
五院人物
行過未名湖邊
編後記
隨著時光流逝,前輩們漸行漸遠,其足跡本該日漸模糊才是;可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有心人的不斷追憶與闡釋,加上學術史眼光的燭照,那些上下求索、堅定前行的身影與足跡,不但沒有泯滅,反而變得日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