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
工作與生活的分界愈來愈模糊,我們需要涵蓋人生不同部分的工作新哲學!
生涯規劃是累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只是換到讓人羨慕的工作。
在快速汰換年代,找到持續推進專業的動力,在生涯不同階段都有最適落點。
你想過現代人大概工作多少年嗎?45年!而且40歲之後花在工作的時間,比40歲之前還多。
你知道人生財富累積最快是在什麼時候嗎?40歲以後,40歲以前累積到的財富只有65歲的10%!
不論你是否願意,工作都占據了人生大部分時間。我們工作的時間絕對比睡覺的時間多,也比與家人、伴侶相處的時間長。但是,我們對工作生涯的認識卻非常模糊。即使是才華洋溢的聰明人,面對工作轉折與生涯規劃,都不免困惑沮喪。
最大的關鍵,就是大家都沒搞清楚,職涯是場40年的馬拉松,但大家都錯用短跑的方式衝刺,沒了動力、錯失機會。本書作者費思桐提出「長尾職涯」的觀念,從長跑角度出發,掌握20歲到60歲工作累積的重點,並且涵蓋不同階段人生的需求。
費思桐是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三十多年來,不只親身觀察從《財富》五百強執行長,到初出茅廬的千禧世代在生涯上碰到的挑戰,更面談、聘用、指導數千名員工,整理出獨特的職涯規劃架構,在耶魯、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等頂尖學府演講都大受歡迎。
面對保障愈來愈脆弱的工作職涯,費思桐告訴大家要野心勃勃,也要步步為營,要:
1.必須持續培養三種動力──共通能力、有重大意義的經驗、穩固而長久的關係
2.練習精算自己投資的時間分配與盤點人脈
3.每一年重新評估四大關鍵因素──學習、報酬、樂趣與影響力,這四項因素在不同階段的重要性也不同。
看清楚生涯的長期架構,在變動的新環境中持續茁壯,活出自己嚮往的人生!
得獎記錄
★2016 Best Book Awards最佳書籍
★2017 Axiom商業書籍獎
★2017 International Book Awards決選書籍
各界好評推薦
劉軒|知名暢銷作家
這是一本坊間罕見的,針對職場人生,提出從長計議的實用書籍。無論身處人生何種階段,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示,希望它能帶給你無盡的力量和勇氣。──莊淑芬 WPP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人生的長尾效應》針對我們的事業將如何發展,提出幾項重要的問題,並給予了許多新鮮的答案。這位全球首席人才長提供了一些珍貴的課題與實際的每日練習,幫助我們充分利用職業生涯中的每個階段。──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及《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暢銷書《擁抱B選樣》、《給予》作者
《人生的長尾效應》就是你一直以來在尋找的職涯指南,一本由經驗豐富的企業領導人所提供的前瞻建議。費思桐在書中提供了實用練習、有效建議以及讓我們可以了解並感受極具意義事業的深入觀點。──蘇珊・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這是我讀過最實用易懂的職涯指南。不論你是剛開始找工作,抑或是想要讓事業步回正軌,都可以從拜讀《人生的長尾效應》著手。──湯姆‧雷斯(Tom Rath),暢銷書《尋找優勢2.0》作者
我們都在為未來的世界做準備。這本書提供一個最清楚明瞭、同時也是見解最深刻的藍圖,讓我們發展事業與人生。──彼得.席姆斯(Peter Sims),Parliament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在現下這個近利主義充斥的時代,本書的內容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如果你在乎你的事業,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初生之犢、還是老練的箇中老手,都需要好好讀這本書。書中蘊含實際的建議與清楚的說明。作者費思桐回答了多數職場人士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維基經濟學》、《區塊鏈革命》作者
《人生的長尾效應》是一本傑作,為現今已與五年前大相逕庭的職場,提供絕佳建議。──卡爾‧穆爾(Dr. Karl Moore),麥基爾大學教授、暢銷書作家及《富比士雜誌》、《環球郵報》專欄作家
無論你已經考慮要退休,抑或事業方要開始,《人生的長尾效應》都是一本必讀之書。這是第一本提供你一套連貫計劃的書,讓你能充分利用職業生涯中的每個階段。──克里斯‧葉(Dr. Chris Yeh),暢銷書《聯盟世代》共同作者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思桐(Brian Fetherstonhaugh)
布萊恩‧費思桐(Brian Fetherstonhaugh),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
費思桐為職涯方程式等號的兩邊,賦予了前所未見、卻深深可信的觀點。
過去十年間,他都在奧美集團超過五千人的數位行銷公司擔任全球執行長。與他合作的都是一些最頂尖的品牌,像是IBM、美國運通、可口可樂、IKEA、聯合利華,以及雀巢。這個職位讓他得以幫助數千人開創並發展他們的事業,同時也能觀察處於各職涯階段的人如何規劃他們的事業。
在過去二十年裡,費思桐同時也成為一位受人敬重的職涯導師及思想領袖。他曾在像是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以及麥基爾大學等地,針對職涯規劃的策略發表演說。
他也領導奧美青年專業網絡,同時也是許多千禧世代年輕創業家的顧問,提供建議。費思桐在過去二十年間持續擔任善念機構的董事會成員,他十分熱中於他們的天職,幫助人們透過工作的力量獲得獨立與自主。
費思桐在加拿大蒙特婁出生、成長,現在和妻子克里絲住在紐約市。
他有時在星期天晚上會去打打曲棍球,也會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和吹口琴──這些就是他的B計劃。
譯者簡介
金瑄桓
澎湖人,一九九二年生,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至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交換,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曾任台中及澎湖多校英文教師、二○一六年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及遊戲橘子集團外案譯者。創立Facebook粉專「強尼金口譯教學日記」,盼能藉此推廣翻譯專業性、讓更多人體會譯者的甘苦並感受語言之美。
專文推薦 WPP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莊淑芬
各界好評推薦
前言 不同世代,共同的嶄新挑戰
PartⅠ 長尾思維與能力
1 生涯,40年的馬拉松
2 職涯三大階段
3 持續推進的動力
4 職涯精算練習題
5 盤點經歷與人脈
6 聰明運用時間
7 3個座標變換職涯航道
PartⅡ 25、35、45的生涯落點
8 第一階段:厚植實力
9 第二階段:大展身手
10 第三階段:投資傳承
PartⅡ 關卡上的抉擇
11 要升遷,還是要生小孩?
12 擁抱國際舞台,是華而不實的追求嗎?
13 逆境中如何不提早出局?
14 我會被機器取代嗎?
致謝
注釋
推薦序
超馬職涯,全面啟動
WPP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莊淑芬
早期,我們廣徵人才時,面對剛剛踏入職場的新生們,總是耳提面命:「選擇一種工作,就是選擇一種生活形態。」 儘管這句話,經過數十年的考驗,依然不失真,但是職涯的生態系統,在破壞創新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科技的衝擊下,早已山河變色面目全非。占據一方的鋸齒前進,熱血沸騰的新創意志,淮橘為枳的角色變遷,快思慢想的自由工作,甚至人生長尾的退而不休,只要你想,也能做,凡人無法擋。
對於長年運動的我,如今的職場人生,更像當下流行的超級馬拉松,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長跑里程數,上山下海,神出鬼沒,只要在規定的競賽期間,跑到終點站。儘管沿途之中,綺麗風光盡收眼底,大多數時候,每個人都要懂得自處,享受孤獨的跑步歷程;當然,選手心花怒放時,也可以邊跑邊發揮社交,與其他跑者互動。 準備超馬的必要配備,由簡而繁,可想而知,出道新手和精進老將有所不同。沿途之中,希望多是精神抖擻的一路前進,但也無法避免身陷困境的黯然掉淚,漫漫長路中,超馬跑者不能氣餒,而置身其中,恆心和毅力是不可或缺的推進動能。以上所言,在我看來,完全適用當今的職涯人生。
《人生長尾效應》是一本坊間罕見的,針對職場人生,提出從長計議的實用書籍。作者正好是我認識多年,一位有頭腦的紳士──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費思桐先生,長年累月的高瞻遠矚,在腳踏實地的作業中,與各式各樣的人才接觸。透過深入觀察與深度訪問,讓我們看到西方世界「多元、多樣、多精彩」的職場案例。正巧,這本中文繁體版出版時,他正踏入書中所言的第三階段,目前擔任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Chief Talent Officer),身體力行,發揮活躍智慧。
無論身處人生何種階段,讀者們可以從中獲取靈感和啟示,我更希望,它能帶給你無盡的力量和勇氣。
不同世代,共同的嶄新挑戰 珍妮佛、馬克和艾蜜莉今天都要上班,儘管他們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仍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擔憂。 今天是珍妮佛上班的第一天,對二十二歲的她來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我感到興奮,同時也心驚膽戰。」她說。「在學校念了十五年的書,如今終於正式踏入社會了。我的父母無法提供任何建議,因為他們對於現在的工作市場毫無頭緒。我能夠適應職場嗎?我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嗎?我是否要四處跳槽,等待時機、才能拔得頭籌? 」 四十二歲的馬克自認已經達到事業顛峰,「我已經盡力學得了一些能力,接下來還能做些什麼?在不花更多時間工作、不影響家庭生活的前提之下,我還能從事更遠大的工作嗎?」 同時,艾蜜莉也提出了一些目前面臨的難題。隨著五十五歲的生日在即,她正盤算著從公司退休。「我已經辛苦工作超過三十年,許多與我同期進公司的人都已經離職。即使我沒有足夠的錢來應付完全沒有收入的生活,也不可能繼續留在業界。如果我現在退休,將會面臨如何的生活?我太容易喜新厭舊,橋牌和高爾夫根本不足以排解煩悶。」 根據未來公司(The Futures Company)二○一五年的全球監測調查,針對二十三個國家、超過一萬五千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不僅是珍妮佛、馬克和艾蜜莉,各地的勞動人口都感受到這股無形的壓力。所有受訪者中,有五十八%的人對於不得不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備感壓力,而其中二十一至三十五歲的受訪者數據提高至六十四%。所有受訪者中,有五十三%的人對於學習新技能、自我提升感到有壓力,而對於千禧世代(約為二十一歲至三十五歲的人)來說,他們人生目標的清單上,「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僅僅落在「擁有一段長久而成功的婚姻」之後。 事業成功的定義變化倏忽,許多人努力嘗試去適應新的挑戰。千禧世代正目睹著工作保障的逝去,他們被教育要打造「自我品牌」,卻缺乏長遠成功的基礎;職涯中期的專業人士在面臨工作、產業,甚至是整個事業瓦解時,顯得格外脆弱; 至於即將退休的人則發現,自己是愈發健康卻也愈發窮困。還有什麼等著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