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生活中隱藏著各種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生活中隱藏著各種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抗菌衣物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
防蟎制菌清潔劑反而造成過敏不減反增?
生活中隱藏著各式各樣不能吃、不能用的秘密,
究竟該如何拒絕黑心商品、嚴防毒物近身?
環境毒物權威教你輕輕鬆鬆一次全破解!
你的身體有多「毒」?
□ 每週都會喝手搖杯、寶特瓶或鋁箔包飲料。
□ 經常吃碗裝泡麵,並且直接用附的保麗龍碗沖泡。
□ 幾乎每天都到便利商店或咖啡店買紙杯裝的咖啡。
□ 每週外食三次以上,習慣用店家提供的紙餐具、免洗筷。
□ 經常使用微波爐烹調塑膠容器盛裝的食物。
□ 習慣使用保鮮膜包覆剩菜,再用微波爐或電鍋加熱。
□ 每天都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
□ 以機車做為代步工具。
□ 家裡會使用塑膠地墊。
□ 喜歡用木質材料及家具做裝潢。
打勾越多,你「中毒」的機率就越高!
食安問題連環爆,也一再喚醒我們內心的恐懼,但其實毒雞蛋、毒澱粉、塑化劑、瘦肉精……從未消失,仍日復一日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更讓人感到心驚的是,除了吃下肚的東西不安全,就連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物品,也或多或少都含有有毒物質,正不斷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恐怖的環境毒物不但會導致乳癌、不孕症、性早熟,還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造成第二型糖尿病,引發內分泌異常等各種問題。環境毒物專家李俊璋教授從事相關研究多年,對於一般民眾可能早已「中毒」卻不自知的情況,提出了嚴正的警告。他並從理論與實證經驗出發,進一步針對生活中食衣住行難以避免的毒素,提供全面性的「避毒」、「排毒」建議,讓你從此可以安安心心地生活!
名家推薦
【食療養生專家】王明勇、【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郭育良、【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蘇慧貞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作者簡介
李俊璋 特聘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博士,現任國際室內空氣科學學院會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及食品安全衛生及風險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成功大學主任秘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
專長研究食品安全衛生、環境毒物風險評估與管理、環境毒物危險性評估與管理、環境微量毒物採樣分析、一般及作業環境空氣污染物採樣分析、職業與環境衛生,是台灣的環境毒物權威,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各種類型毒物多所鑽研,並對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健康、更美好,提出中肯的建議!
●【真健康】官網:www.crown.com.tw/book/health
Chapter 1 環境荷爾蒙是隱藏在生活習慣中的殺手
你的身體有多毒?
乳癌、不孕症患者激增,和環境荷爾蒙有關
塑化劑會影響甲狀腺分泌、生殖系統異常
保鮮膜是料理好幫手,也可能是塑化劑推手
使用微波爐加熱PVC容器,塑化劑激增三至五倍!
濫用生長激素,埋下癌症因子
壬基酚:引爆男性蟲蟲危機,導致生育率降低
雙酚A是不孕天敵、干擾性荷爾蒙
有機汞:小心吃魚變吃毒
有機錫:破壞免疫系統的隱形殺手
戴奧辛:高脂食物中隱藏健康危機
Chapter 2 生活中的毒素
雞蛋很營養,安心吃更重要
潛伏在飲食中的毒陷阱
用吸管喝飲料,可能喝下毒!
用不沾鍋炒菜、油炸食物,會釋放有毒物質
防縐襯衫含甲醛,是過敏源
穿防水衣傷身?
乾洗前請三思:保護衣料重要還是保護皮膚重要?
使用防蟎制菌清潔劑,過敏症狀不減反增
使用矽靈洗髮精,髮質越洗越差?
染髮劑比你想像的更毒!
別讓你的肺成為移動式吸塵器
酸雨會造成禿頭?
高科技柴油車不環保?
Chapter 3 打造無毒住宅
聰明裝潢,拒絕毒素進家門
居家防黴,為健康打底
三手菸傷害兒童健康
3C產品、電池有重金屬,用完一定要回收
香氛用品是健康未爆彈
讓孩子爬行巧拼地墊很危險
防火建材的「阻燃劑」,是罹癌的「助燃劑」
日用品藏鉛毒
推薦序
積極避毒才是降低暴露量的有效方法
過去七、八年來,台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引起社會不小恐慌,細數之下,過往食安事件多為浮濫添加工業用品、使用劣質食品原料或販售過期食用等屬於食品安全管理之類。令大家記憶猶新的事故,如2008年中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台灣奶粉、即溶玉米濃湯出現食安危機、2011年爆發將工業用塑化劑用於合法起雲劑作為添加物,導致飲料、果汁、果凍、益生菌受到污染、2014年頂新公司出品以劣質原料製造的豬油,含銅葉綠素之攙假橄欖油,影響國人健康。但最近引發的新食安事故,如戴奧辛雞蛋、芬普尼雞蛋已經跳脫製造、添加的食安管理範疇,屬於環境化學物質污染,顯見台灣環境充斥各種有毒化學物,已威脅到國人飲食安全及健康。
法令制定無法確保個人體內毒物的減少
本書作者與我研究的領域不同,李教授是環境毒物、環境醫學的知名學者,但食品科學與環境毒物兩個研究領域皆有保護環境、維護民眾健康的共通點,經常需要跨界合作,切磋意見,提出與國際接軌,符合產業需求的管理法令,以保障民眾健康。
透過政府法令所進行的管理,是一種風險管理,避免人體承受的化學物質暴露過量,但是政府訂定的各種法令並無法做到確保個人體內毒物的減少,難道就沒有比風險管理更積極的作法?看到《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中有許多李教授個人避毒良方,我很欣慰,這是降低個人身體毒素的積極管理之道。
積極管理降低毒物攝入才是有效避毒之道
我們都知道環境毒物多不可勝數,必須透過有效控管,只是掛一漏萬,無法百分百符合的非法情事會持續發生,何況體內毒物暴露量升高又常與個人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唯有從個人管理作起,才是降低與毒共存的根本之道。作者教導讀者必須先行了解毒物面貌、毒物來源,以及毒物與飲食、生活的關聯性,就會有意願將避毒之事當作生活重心,隨時隨地留意。更重要的是,他在書中,不斷提醒我們一定要改變習慣,就像以前我們認為使用紙杯、紙餐盒是可以降低共用餐具引起肝炎致病風險,鼓勵大家使用;現在發現紙容器的內膜多半會塗上一層防潮塑化劑,一遇到高溫就會釋出,長期使用會累積塑化劑,所以要降低或不用紙容器習慣,養成隨身攜帶環保餐盒、保溫瓶習慣。另外有不少愛美的女性朋友,喜歡塗抹香氛味用品,覺得有調和情緒作用,只是為了防止香氣逸散,裡面會添加塑化劑,所以作者提出不少顧及健康的積極做法,值得讀者好好詳讀。
環境中充斥各種毒物,最好保護自身的方式,應該是先行具備認識毒物、分辨毒物隱身何處的能力。接著是懂得辨認哪些是遠離毒素的好習慣,哪些是會讓毒素入侵的壞習慣,再積極改正,才能避免毒物入侵傷害身體,至於習慣做法,這本書中皆有詳盡的介紹,閱讀多遍以後,就會讀出個人避毒心得。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 孫璐西
推薦序
越懂毒素變身面貌,避毒就越徹底
現代人有越來越多的問題與環境毒素相關,只是一般人尚未覺察或忽略兩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環境毒物影響健康超乎想像
如果有人提出結婚多年的夫妻生不出孩子,部分原因和男方常喝塑膠杯裝飲料有關,你會相信嗎?一般人普遍觀念會怪罪女方,認為是有輸卵管、子宮疾病問題,哪有可能是男方?更何況是常喝塑膠杯飲料所引起,所以不相信的人非常多,只是這個觀念目前必須調整。
再換個場景,如果你是一位家長,突然發現八歲以下的小男孩怎麼長了鬍鬚、陰莖變大,或是小女孩長了恥毛、初經來潮,應該慌亂無序,急切想弄懂是怎麼回事?過去觀念是高油脂飲食或吃了容易殘留生長激素的雞屁股、水果造成,擾亂內分泌調控機制,所以家長會刻意調整飲食內容,這個做法同樣需要調整。
我們再來檢視發生率居高不下的肺癌率。如果請問誰比較不容易罹患肺癌,是抽菸的人,還是不抽菸的人?相信大家一定會選有抽菸的人,吸菸容易罹患肺癌眾所皆知,但是一般人比較不能理解,不抽菸、很少下廚接觸油煙的人,會什麼也會得到肺癌?
以上三個需要調整的觀念,看似關聯性不大,但最終結論均指向環境毒物的議題,而這就是本書作者李俊璋教授撰寫本書的用意,透過言簡意賅的內容,將其多年研究心得,讓讀者了解環境毒素如何變身成為生活小物的面貌及途徑,長期喝塑膠杯、紙杯裝的飲料、熱食,盛裝容器就含有塑化劑,藉著喝飲料、吃餐的行為輕易進入體內,嚴重影響我們身心,甚至戕害到子孫繁衍的孕育,男性精液品質越來越劣質化,提高不孕症就是佐證之一;不到八歲大的女童,因頻繁使用含有香味(塑化劑當作定香劑)的衛生用品洗澡、洗頭,體內累積的塑化劑之高,已達催化第二性徵的劑量;即使不抽菸、不接觸油煙,長期受到二、三手菸及飄浮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氮氧化物、戴奧辛等毒物污染,染患肺癌的機率依然很高。
及早避毒降低毒物近身機會
我與作者李俊璋教授熟識多年,深知他對長期投入環境醫學研究的用心,不僅關心人與環境的關係,更憂心人工合成化學物質節制的濫用,形成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產生長期的無形傷害。提到環境毒物,一般人不樂於與之親近,很高興李教授用生動的文字解析難懂的毒物,讓讀者了解毒素如何變身,更令我會心一笑的是,他將個人平常避毒的好方法與讀者分享,像他隨身會攜帶兩個保溫瓶,避免使用到紙杯,也不染頭髮,不讓人工化學合成物接觸身體,以及諸多身體力行、簡單易行做法,都是讀者可以輕易取用,只要願意做,就可以降低毒素近身機會。
《無毒生活》是一本讓你輕易認識環境毒素面貌的科普書,閱讀之後,讀者應該會懂得如果一直害怕毒素近身,還不如提高個人自覺度,自可以降低毒素入侵,免於毒害的威脅。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醫所長 郭育良
推薦序
避毒才能有效降低暴露量
環境毒物是一門新興科學,很多民眾聽聞「毒物」二字,表情不免嚴肅起來,加上近年環境毒物及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更流露出恐慌心緒,質疑把關者是否怠忽監控管理之職。
關於什麼是毒物,以及毒物對身體的傷害,從古至今已有很多解釋,本書中作者也有引用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斯(Paracelsus, 1493-1541)對毒物的定義:「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樣物質不是毒物,只有正確的劑量才能區分毒物與良藥(All things are poison and nothing is without poison. Only the dose permits something not to be poisonous.)。」顯示物質達到一定劑量或過量暴露時,可能會出現化學反應或其他機轉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我與作者長年共事,參與環境毒物研究數十年,對於他長期呼籲重視暴露量的累積,以及他個人本身就是一名避毒實踐者,深感佩服。我們非常清楚地球上的環境毒物何其多,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各式各樣天然毒素,又加上工商業發展下的人工化學物質,有些毒物可以觀察及了解,可以與之保持距離,避免受到毒害,有些毒物卻隱身生活之中,甚至以零距離之姿與毒共舞,我們卻渾然不覺,更令人懊惱的是,等到暴露量超過身體負荷,出現疾病症狀時,卻常常查不出犯病的原因安在。
長期監控、管理及處理環境中的毒物,避免讓民眾生活在充斥各種有毒化學物質的環境中,政府責無旁貸,必須有一套長遠預防及有效管理措施,但我更為關注個人避毒做法,這才是根本降低暴露毒物之道,拜讀《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後,我豎起大拇指,因為這是一本務實好書,作者不僅深入淺出解析毒物隱身面貌,提醒讀者必須提高個人覺察度,追蹤毒物藏身何處,更重要的是無私分享個人避毒習慣,尤其是看到作者為了維護浴室不長黴菌,請水電工師傅將抽風機與電燈開關採獨立作業系統的內容後,值得我大力推薦,台灣地處潮濕環境,浴室很容易滋生黴菌,是不少人的煩惱,作者提供的獨立作業系統,就可以輕鬆解決防止黴菌蔓延困擾,降低黴害,實在很有智慧。目前居家浴室燈座及通風開關是同一個系統,可是改成獨立開關系統後,通風設備得以繼續運作,直到環境乾燥再關掉。
與其對環境毒物流露恐慌情緒,我建議不如好好研讀這本書,逐一了解毒物的真實長相,以及隱身的面貌,就不會誤入毒害險境,另外跟著作者腳步學習避毒做法,就可以為自己健康多盡一分心力。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蘇慧貞
雞蛋很營養,安心吃更重要雞蛋營養價值很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胺基酸、卵磷脂、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每天吃一、兩顆蛋已是現代人很普遍的飲食方式。但是吃雞蛋的學問很大,要吃得安心、吃出健康,第一原則還是回到最關鍵的自覺,才能提高安心吃的指數。很多人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歐姆蛋,或者拿生蛋拌醬沾食物吃,覺得吃下去的瞬間口感滑溜很嫩,但這麼做可能會付出受到細菌入侵身體的代價。原因是母雞在產蛋過程,下蛋的產道跟糞便排泄位置相同,蛋殼容易沾染雞糞;另外蛋雞下蛋的地方是在雞舍,接觸雞糞的機會很高,雞糞裡面經常含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長期生吃雞蛋或大快朵頤半熟蛋料理,無疑跟敞開身體大門,讓細菌登堂入室糟蹋身體健康的做法沒有兩樣,千萬不要等到健康出現問題,有發燒、腹部絞痛、腹瀉症狀才懊惱不已。為了降低暴露細菌感染危害風險,建議買蛋時一定要買洗選蛋,原因是,一顆雞蛋蛋殼約附有三萬一千隻細菌(包括沙門氏菌),然而經洗選的蛋約只有五十隻細菌,因此購買洗選蛋可大幅避免污染冰箱內其他食品,以及減少打破蛋殼時的污染。但即使購買洗選蛋,蛋殼表面仍有五十隻細菌,要安心吃蛋,吃全熟蛋就對了。尤其是在禽流感疫情高峰期,更不可掉以輕心,蛋殼表面沾染的雞糞可能會成為細菌、病毒傳染的媒介,所以除了挑選洗選蛋外,連料理方式也要注意,嚴禁生食,蛋的熟度也需控管到100%再吃。遇到毒蛋升溫期,該怎麼吃雞蛋?記得二○一七年八月份,農委會針對四十五個養雞場進行檢測,發現有三個養雞場的樣本芬普尼(fipronil)殺蟲劑殘留數值超過標準,一經公布後,我就接獲不少憂心忡忡的訊息,歸納如下:「什麼是芬普尼,會致癌嗎?」、「芬普尼殺蟲劑是一種農藥,規定不可以使用在家禽、家畜,怎麼會用在動物身上?」、「雞蛋到底可不可以吃,要怎麼挑選?」、「雞蛋殘留殺蟲劑,雞肉會不會也殘留?可以安心吃雞肉嗎?」、「最近吃的都是雜貨店買的散蛋,要怎麼做才能代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