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刑事司法制度(英文中文對照)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外國刑事司法制度(英文中文對照)

作者:何家弘 主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01日
ISBN:730007738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08元

本書以英文為基礎,中文對照,方便法科學生專業與英語互動學習。本書的英文部分選自相關的英文文獻,盡可能保持“原汁原味”。中文部分是英文部分的譯文。本書的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章)講述並討論了型事司法制度的一些基本問題,包括世界各國刑事司法的歷史發展,刑事司法制度的價值功能和組織體系,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刑事證據法,罪犯改造制度等內容。第二部分(後四章)分別介紹了世界主要國家的刑事司法制度,其中對英美國家的介紹較為詳細。 何家弘,美國西北大學法學博士(SJD),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證據學研究所所長。撰寫和主編了法學著作數十部,發表各類文章數百篇;主持了國家重點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項目,以及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檢察院、美國福持基金會和中國一歐盟法律與司法合作項目的科研工作。1991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碩士學位獲得者”,1999年入選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03年被國家授予“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4年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2005年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業余時間還為“普法”而撰寫法學小說和推理小說,其創作的四部“洪律師推理小說”均已被譯成法文出版,並將有英文和意大利文的譯本問世。

第一章 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 第一節 法律體系和歷史淵源 第二節 英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 第三節 美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 第四節 法國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 第五節 俄羅斯刑事司法制度的歷史 第二章 刑事司法制度導論 第一節 刑事司法制度基本問題 第二節 刑事司法制度的組織結構 第三節 刑事司法制度的組織模式 第三章 刑事實體法 第一節 犯罪與刑罰的歷史 第二節 刑法概述 第三節 犯罪的分類 第四節 死刑 第四章 刑事程序法 第一節 刑事訴訟程序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刑事訴訟程序概覽 第三節 刑事訴訟程序的疑難問題 第五章 刑事證據法 第一節 刑事證據法的相關問題 第二節 刑事證據法的基礎知識 第三節 歐盟的刑事證據法律一體化 第六章 罪犯矯正制度 第一節 罪犯矯正的歷史 第二節 量刑與緩刑 第三節 監禁的管理 第四節 假釋的赦免 第五節 喪失民事能力與累犯罪 第七章 英格蘭與威爾士刑事司法制度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警察 第三節 皇家檢察署 第四節 刑事辯護機構 第五節 法院 第六節 刑事司法系統的其他組織 第七節 刑事司法系統的現代化 第八章 美國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一節 法院系統 第二節 檢察系統 第三節 警察與執法機關 第四節 辯護律師 第五節 罪犯矯正 第九章 法德意俄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一節 法國的確良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節 德國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三節 意大利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四節 俄羅斯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十章 其他國家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一節 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節 加拿大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三節 西班牙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四節 葡萄牙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五節 比利時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六節 荷蘭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七節 丹麥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八節 芬蘭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九節 挪威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十節 瑞典的刑事司法制度 附錄一 索引 附錄二 推薦閱讀書目

法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並居于先導性的戰略地位。在我國社會轉型的新世紀、新階段,法學教育不僅要為建設高素質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服務,而且要面向全社會培養大批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發展經濟的高層次法律人才。近年來,法學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法科數量增長很快,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培養層次日漸完善,目前已經形成了涵蓋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接受法科教育已經成為莘莘學子的優先選擇之一。隨著中國法治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法學教育的事業大有可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前途充滿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法學教育的宗旨並非培養只會機械適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載著培養追求正義、知法懂法、忠于法律、廉潔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務。要完成法學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須認真抓好教材建設。我始終認為,教材是實現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學教材不僅僅是法學知識傳承的載體,而且是規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法學教育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法學教材是傳授法學基本知識的工具。初學法律,既要有好的老師,又要有好的教材。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不是學哲學)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一套好的教材,能夠高屋建瓴地展示法律的體系,能夠準確簡明地闡釋法律的邏輯,能夠深入淺出地敘述法律的精要,能夠生動貼切地表達深奧的法理。所以,法學教材是學生學習法律的向導,是學生步入法律殿堂的階梯。如果在入門之初教材就有偏頗之處,就可能誤人子弟,學生日後還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修正已經形成的錯誤觀念。 第二,法學教材是傳播法律價值理念的載體。好的法學教材不僅要傳授法學知識,更要傳播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理念,例如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尊重權利的觀念。本科、研究生階段的青年學子,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一套優秀的法學教材,對于他們價值觀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法學教材是形成職業共同體的主要條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賴于法律職業共同體的生成。一套好的法學教材,向法律研習者傳授共同的知識,這對于培養一個接受共同的價值理念、共同的法律思維、共同的話語體系的法律共同體,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法學教材是所有法律研習者的良師益友。沒有好的教材,一個好的教師或可彌補教材的欠缺和不足,但對那些沒有老師指導的自學者而言,教材就是老師,其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長期以來,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教材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注重,對學術成果的形式優先考慮的往往是專著而非教材。在不少人的觀念中,教材與創新、與學術精品甚至與學1術無緣。其實,要真正寫出一部好的教材,其難度之大、工作之艱辛、影響之深遠,絕不低于一部優秀的專著,它甚至可以成為在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發揮作用的傳世之作。以查士丁尼的《法學階梯》為例,所謂法學階梯,即法學入門之義,就是一部教材。但它概括了羅馬法的精髓,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研習羅馬法最基本的著述。日本著名學者我妻榮說過,大學教授有兩大任務︰一是寫出自己熟悉的專業及學術領域的講義乃至教科書;二是選擇自己最有興趣、最看重的題目,集中精力進行終生的研究。實際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寫出一部好教材,必須要對相關領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能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將問題講清楚、講明白。沒有編寫教材的基本功,實際上也很難寫出優秀的專著。當然,也只有對每一個專題都有一定研究,才能形成對這個學術領域的完整把握。 雖然近幾年我國法學教育發展迅速,成績顯著,但是法學教育也面臨許多挑戰。各個學校的師資隊伍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這就更需要推出更多的結構嚴謹、內容全面、角度各有側重、能夠適應不同需求的法學教材,為提高法學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法學教育健康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長期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始終高度重視教材建設。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所正規的法學教育機構,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最早開設了社會主義法學教學課堂,編寫了第一套社會主義法學講義,培養了新中國第一批法學本科生和各學科的碩士生、博士生,產生了新中國最早的一批法學家和法律工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因此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法律人才,並為法學事業的振興和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因此成為引領中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並在世界知名法學院行列中嶄露頭角。為了對中國法學教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出版一套體現我們最新研究成果的法學教材。 承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們組織編寫了本套教材,其中包括本科生用書、法律碩士研究生用書、法學研究生用書和司法考試用書四大系列,、分別面向不同層次法科教育需求。編寫人員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師為主,反映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整體的研究實力和學術視野。相信本套教材的出版,一定能夠為新時期法學教育的繁榮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是為序。 2006年7月10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