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東西南北人:水墨現代化之父劉國松傳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一個東西南北人:水墨現代化之父劉國松傳

作者:劉素玉張孟起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28日
ISBN:978957328629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55元

  祖籍是遙遠壯闊的北方,
  在炎熱的南方島嶼成長,
  畢生推動東方水墨畫作的現代化,
  在西方藝壇成名,引領當代水墨畫價節節上漲……
 
  《一個東西南北人》就是國寶級藝術家劉國松從成長到成名的故事,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既呈現出畫家心腸柔軟、感情豐富的一面,也可見到他好惡分明、真切又可愛的專業堅持。
 
  劉國松早年困頓,在戰火中數度遇險,卻很早就立志投身藝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他帶著滿腔熱情展開現代水墨畫的創作,發起成立「五月畫會」,主張全盤西化,全面創新。
 
  經由詩人余光中的穿針引線,他的作品先獲得堪薩斯大學教授李鑄晉的注意,接著他又得到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贊助,前往全球20個國家、超過100個美術館觀摩見習,將西方油畫的元素及自創的技法,完整融入山水畫作。
 
  他在中國鐵幕開放之前,率先深入探勘中國水墨畫的發展歷程,成為東方與西方的橋樑,奠定他在全球水墨畫的至高地位。他也因為將停滯了數百年的水墨畫向前推進,而獲得「水墨現代化之父」的地位。
 
  書中還收錄他不同時期的許多代表性作品,以及近期的新創作,可供藝術愛好者盡情飽覽並參照。
 
好評推薦

  【歷年佳評如潮】

  ・他作品有能力使人聯想到新與舊、東與西,因此偉大。李鑄晉/美國堪薩斯大學名譽教授
 
  ・他向西方拿來,又向祖上拿來,為抒胸中塊壘,擇一切手段,點、線、面塊、行雲流水、剝皮抽筋…竭力想從傳統的紙質發揮創造獨特的新肌理效果。吳冠中/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畫家。
 
  ・這是一場時代大戲,透過大小觀見與巨微視野,貫穿成一本邂逅大師的日常閱讀。林平/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劉國松)的勝境在於矛盾的統一,能將似與不似、動與靜、變與常,熔於一爐。余光中╱詩人、前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劉國松是…領導藝術家,以極大的生命力把新的與舊的結合在一起。李察・富納(Richard E. Fuller)/西雅圖藝術博物館館長
 
  ・他的風格已經異常洗練而微妙;而他的視覺也已擴大了我們的眼界。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史丹佛大學美術史教授
 
  ・他的藝術清楚顯示是中華的,同時也確定是現代的…是與我們直接有關、而且相通的。彼得・哈代(Peter Hardie)/英國布里斯脫美術館東方部主任
 
  ・劉國松…能在東、西方同時成功,是由於一個簡單的事實:他是一位不妥協的大師…達到當代最佳藝術家的卓越地位。達襄西(Rene-Yvon Lefebvre Dargence)/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
 
  ・劉國松的作品…找出了一個解救中國畫主要困境的有效方法:調和傳統和現代,綜合西方與中國的審美觀念。李克曼(Pierre Ryckmans)╱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漢學教授
 
  ・劉國松屬於一個大運動,而這個大運動是未來藝術史家毫不疑惑的公認為20世紀後期的一個重要運動。高居翰(James Cahill)╱加州柏克萊大學美術史教授
 
  ・劉國松把生命注入了那含有動感的水墨造形之中,像春雷一般,驚醒了數百年文化上的蟄夢。楚戈╱畫家、藝評家
 
  ・劉國松…把筆墨的豪邁氣慨發揮到絢麗至極的境界之上…使我不禁大聲喝彩。真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事。李霖燦╱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半個世紀前被稱為「藝術叛徒」的劉國松,如今卻在故宮舉辦回顧展…與歷代名家並存其間。張子寧╱美國華盛頓傅立爾美術館研究員
 
  ・劉國松定然經過長期琢磨,才得心應手的將水面的顏色轉印到紙上…妙筆造境,完成驚人之作。郭樂知(Roger Goepper)╱德國科隆大學美術史教授
 
  ・劉國松是一位充滿挑戰意識和創造才情的畫家…就不斷的向藝術所遭遇的時代課題挑戰,也不斷向自我挑戰。范迪安╱北京中國美術館館長
 
  ・既富於民族精神,又有當代意識的水墨畫新傳統…彰顯東方畫系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美味。薛永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劉國松使傳統的中國山水畫與現代抽象觀念融為一體……整張畫紙充滿活力,每個細節都優雅。《紐約時報》
 
  ・風格上是古典的,態度上是現代的、抽象的和西方的。這裡沒有風格上的衝突,東方是極易獲勝的,其中有些是西洋無法得到的。《辛辛那提質詢報》
 
  ・來自臺灣的…劉國松,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驚人的揉合了東方與西方,過去與現在。《丹佛郵報》

作者介紹

劉素玉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工商時報記者編、撰述委員;台北漢雅軒畫廊執行董事;香港安亭拍賣公司總經理;桂林愚自樂園、上海月湖雕塑公園國際藝術創作營策展人;現任高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著有《歡樂遊學 Go Go Go》、《嗑.蘋果》、《我的巴弟》、《精油生活家》、《精油生活DIY》、《熱門保健食品全書》等書。
 
張孟起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畢業。歷任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自由時報、自立晚報、中時晚報、年代新聞記者暨主任。現任台灣金寶山事業、桂林愚自樂園媒體總監;高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著有《鴻源風暴檔案》、《如何與記者打交道》、《家有賤夫》、《粉愛太太》、《魔鬼奶爸》等書。
 
傳主介紹

劉國松

  祖籍山東青州,1932年出生於安徽蚌埠。1956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第一名畢業,並發起創立五月畫會,推動現代水墨畫。
  ★水墨現代化之父
  ★作品被全世界80餘美術館典藏
  ★全球參加大展及個展300多次
  ★名列《美國名人大辭典》、《世界名人錄》、《成就人士錄》、《國際著名知識分子大辭典》
  ★國家文藝獎得主
  ★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得主(中國最高榮譽)
  ★入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先前入選者包含胡適等人)

【推薦序一】 走過那一段歲月╱尉天驄
【推薦序二】 重見視界革命的英雄年代╱林平
【作者序一】 正義終於來臨╱張孟起
【作者序二】 活出精彩的篇章╱劉素玉
 
01 一個東西南北人
02 顛沛流離的童年
03 浮雲遊子
04 勇闖藝壇
05 脫韁的野馬
06 五月畫會
07 藝術的叛徒
08 酸辣湯婚姻
09 再續母子情
10 千里馬幸遇伯樂
11 環球之旅
12 深耕中國
13 「也」字輩的美食家
14 創作源流
15 不停止的藝事
16 一峰還有一峰高
17 作品欣賞
18 戰勝世紀官司
 
附錄一 佳評如潮
附錄二 畫家畫語錄
附錄三 劉國松年表
 

 



重見視界革命的英雄年代

林平/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過年時節,在熱鬧聲中尋得平靜,閱讀一本仿若熟識者的傳記,是相當奢華與享受的旅程。我出生於「五月畫會」成立的年代,劉國松是我在師大美術系70年代末學生時代未曾謀面的大學長,而人生路巧,他同時也是我90年代末進入東海大學美術系任教之後、常聽人提起,亦未曾謀面的前輩同事。
 
  我與劉國松並不相熟,但作為一位學院出身的藝術工作者,他始終是我成長歲月和藝術生涯中,帶著傳奇性格、如雷貫耳的名字。即便我是學「西畫」的,而他似乎被歸類為「水墨書畫」藝術家,卻沒能隔離我對他作品的好奇、認識、與熟悉;不全然是透過原作,多半是透過報章雜誌上的印刷品。或許這些認識來自於一種專業訊息發展成的「知識」,而非關於一個人的「故事」,直到我閱讀到張孟起與劉素玉共同著作、膾炙人口的劉國松傳記。
 
  這本書不只是關乎劉國松的藝術成就,還有更多個人口述歷史的還原書寫。它透過作者文字意象和大師口語,傳述了一個對我而言仿若熟悉、顛沛流離的大時代和與一個小女孩世界平行的英雄事蹟,包含著文化概念建構的筆戰運動,和藝術社群的政治作為、藝術探尋與創造實踐的冒險之路,夾雜著未竟親情和兒女情長,讓一位跨越東西藝術史的巨匠活生生地歷現目前。
 
  霸氣、積極、自信、才華洋溢,可能只說清楚了他的顯性特質,直率、執著、愛家、重情意、義無反顧,才得見其真性情。早年的「正統」論爭文采、英年的「中鋒」革命思辨、壯年的「宇宙」視觀開創、近期重回心性遊歷「追求天趣」的大地風貌;雖然看似踽踽獨行的創作路途,劉國松的生涯傳記其實充斥了當代文史哲學的名家匯集、交流激辯,各路英雄好漢的價值捍衛與對峙,更如一本光怪陸離的江湖傳奇。
 
  閱讀此書好比觀看了一場時代大戲,書中鋪陳的生活事例和學術佳句比比皆是,透過大小觀見和巨微視野貫穿成一本邂逅大師的日常閱讀。一九六一年他與徐復觀唇槍舌劍的文藝政治論戰,可見其文論氣質的「勇」與「險」;一九六八年來自兒子劉令時童言稚語而反省自諷的「幾幅亂七八糟畫,一個東西南北人」,但見其創作心性的「靈慧」與「妙巧」、見識的「廣博」、處世態度的「摯真」。
 
  這篇章鋪陳、格局結構、編纂註記的文字工夫,積累自曾為記者、文化採編、酷愛藝文的劉素玉,和曾經從事媒體工作、深受國學薰陶的張孟起。忝為創作者身分的我,讀後有感作序,不只欽佩劉國松立於古今中外的文化激流勇任砥柱、處於價值撞擊時代的奮身革新,更拜服他在永無止歇的技法顛覆與視野創造過程中所建構的繪畫視界觀。
 
  歷史是一件奇妙的事物,光澤其實來自於它的碎片;即便我寄身於那個年代,也無能全觀整體;就算我熟讀劉國松紀年,也無為定奪他的藝術造詣。但是,何其有幸,當劉國松在年前同時獲頒「美國文理科學院海外院士」及「第三十六屆行政院文化獎」的榮譽時,我躬逢盛事。即將邁入八十五歲的國松學長,仍然在藝術創作、跨文化的道路上扮演窠臼的叛徒和創造的信徒。好一個典範的新年啟示!
 
林平 書於丁酉雞年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時

13 「也」字輩的美食家  劉國松喜歡吃是出了名的,但是「美食主義者」這種封號似乎適合用在他的身上,因為他從不挑食,他固然喜愛品嚐山珍海味、燕窩魚翅等珍饈佳餚,但是一般小吃、家常小菜,他一樣甘之如飴,而且吃的興高采烈;他又胃口奇佳,食量驚人,而且消化吸收能力特別強,所有現代的養生之道在他身上好像全都失靈,他既不講究定時定量,而且也從不忌嘴,大魚大肉、海產野味,他都大塊朵頤。吃到他特別喜愛的食物,他更是絕不客氣,他有過一次大啖七隻大閘蟹的記錄,被傳為美談。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必管太多啦! 」 「別人吃講究吃八分飽,我都是要吃十二分飽。」 談到吃,他總是眉開眼笑,不但自己來者不拒,而且也總勸別人開懷大吃,盡情享受,想吃又擔心太多,對於健康反而不利。 「你看看我,吃東西一向百無禁忌,身體卻十分健壯。」他快樂地現身說法。 許多人都不得不承認,與他共同進餐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因為他是那麼喜悅地在享受所有的食物。 他認為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也都對人體健康有幫助。他熱愛食物,一如他熱愛繪畫,因此他不知不覺也會把兩者的關係帶進他的畫論當中。 在他那著名的論文中,就說過:「一個孩子如要發育正常,偏食都是要不得的,凡是胃口好不忌嘴的,身體一定比較強壯,壽命自然也長多了。」 這是他在一九八八年十月參加北京國際水墨畫理論討論會中發表的論文,巧妙地把世界文化比喻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養分,「中國畫一定要從舊有僵化形式中解放出來,才能找到生路。如果中國畫家也想要走向世界,成為國際藝壇的一員,首先就要開闊心胸,接受世界各地文化的養分。」 劉國松以實例舉出,西洋藝術到了二十世紀後來居上,就是由於懂得吸收世界文化的養分,經過消化而創造出來的結果,例如梵谷吸收東方繪畫中黑色點和線的技巧,強調筆觸的價值;塞尚吸收東方繪畫二度空間的表現方式,放棄歐洲上千年的三度空間的寫實傳統;馬蒂斯由日本版畫及中國剪紙中得到了單純效果;畢卡索則從非洲黑人原始雕塑中獲得靈感;紐約派畫家更從中國書法的結構中吸取抽象的律動美,創造了震驚世界的抽象表現主義。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