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圖)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美國(地圖)

作者:周敏 主編
出版社:中國地圖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1日
ISBN:978750314551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52元

名稱: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代碼CS。 民族、語言與宗教:人口30583萬。主要是白人(84%)、黑人(13%);還有墨西哥人、阿拉伯人、波多黎各人、印第安人、華人等。 通用英語。墨西哥人講西班牙語,印第安人講美洲印第安語,各國移民后裔除使用英語外,仍多操祖先語言。 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57%)、其次為天主教(28%)、猶太教(2%)和其他宗教(4%),不屬於任何教派的占9%。 自然: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所屬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洲西北部,夏威夷州位於中太平洋北部。總面積9372614平方千米(本土面積)。海岸線長20000千米。 本土地勢東西高,中間低,無東西走向的山脈。東南部沿海平原:沿東海岸向墨西哥灣沿岩逐漸展寬,一般寬幾十千米至幾百千米,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密西西比河下游土地肥沃。沿海多沙咀、瀉湖、沼澤地。大西洋沿岩平原西接皮德蒙特山麓高原處形成一急斜面,高原河流在此形成許多瀑布和爭流,這一帶稱為瀑布線。佛羅里達半島低平,多沼澤和湖泊。東部阿巴拉契亞山地:大地與大西洋海岸平行,海拔一般為1000—1500米,也有超過2000米的山峰。東北阿巴拉契亞為一波狀起伏的高原,有白山、綠山和阿迪龍達克山脈。西南阿巴拉契亞有皮德蒙特山麓高原、藍嶺、嶺谷區和阿巴拉契亞高原。西部山地:包括海岸山嶺、喀斯喀特山脈-內華達山脈、大盆地和高原區、落在山脈等部分。海岸山嶺北段多峽谷和峽灣;南段多海拔約500-1200米的塊狀山,個別山峰高達3500米。在海岸山嶺與內華達山脈間有加利福尼亞等重要的谷地。喀斯喀特山脈,海拔1500-2600米,多火山,許多高峰終年積雪。內華達山脈為一巨大的塊狀山,主峰惠特尼山海拔4418米。大盆地和高原區,北部為波狀起伏的哥倫比亞熔岩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中部為大盆地,盆底海拔1300-1800米,內部有很多小盆地;南部為科羅拉多高原,海拔2000-3000米,地表平緩,間有熔岩丘陵和火山,並為深邃的峽谷所切割。科羅拉多大峽谷和北美洲陸地的最低點死谷也在這里。落基山脈,海拔一般2000-3000米,是北美洲主要的分水嶺。北落基山冰川地貌發育,山間多深谷;中落基山由山脈、高原和盆地組成;南落基山的許多山峰海拔在4300米之上。中部平原:北起五大湖沿岸,南接墨西哥灣沿岩平原。東部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西南部較高。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以北多大小湖盆。西部海拔500-1800米,平原上牧草豐茂,又稱大草原。 本土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哈得孫河、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密西西比河是最主要的河流,以密蘇里河為源,全長6262千米,是世界第四長河。密蘇里河為其最長支流,源自落基山脈,長4368千米。聖蒙倫斯河、哥倫比亞河、格蘭德河、科羅拉多河是美國與鄰國共有的國際河流。東北部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畔,其中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本土基本上介於北緯20°-49°之間,屬溫帶和亞熱帶的范圍,僅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氣候。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區屬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冬季較冷,夏季較溫和,多雨雪。東南部和墨西哥灣沿岩避亞熱帶森林氣候,溫暖濕潤。中部平原,寒暖氣流均可長驅直入,冬季寒冷多雪,夏季炎熱。太平洋沿岩的南段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北段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除山地外,北緯38°以北地區的1月平均氣溫一般低於0℃,以南地區高於0℃;7月平均氣溫除西海岸和山地以及五大湖北部地區外,一般都在20℃以上,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一帶在30℃以上。各地的降水差異很大,落基山脈以西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下,西部的大盆地不到250毫米,科羅拉多河下游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90毫米;西北部沿海和東部沿海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每年5-10月墨西哥灣沿岩常遭颶風襲擊。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鋁、銅、鋅、鎢、鉬、鈾等。鈦、錳、錫、鈷、鉻、鈮、鎳等20多種礦物主要依賴進口。森林、草地與山地牧場廣布,森林覆蓋率達33%。水力蘊藏量極為豐富。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