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新譯本】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新譯本】
如果那些歧視變得可以理解,如果愛情不是不可能,如果過往的記憶漸趨鮮明……真的會比較幸福嗎?
《24個比利》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 45週年紀念版全新完整譯本
當我從他們眼中的白痴變成了天才, 當我從眾人的笑柄變成了不可思議的「怪物」, 我才漸漸懂得, 世界上有一種悲傷叫作心痛,有一種殘酷叫作理解……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們是我的朋友我們都很快樂。查理吃力地將這兩句話寫在〈進步報告〉。他患有智能障礙,最希望能「變聰明」,純真地以為這樣就能交到很多朋友,再也不會感到寂寞。
聲稱能改造智能的科學實驗在白老鼠「阿爾吉儂」身上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下一步急需進行人體實驗,個性和善、學習態度積極的查理於是成為最佳人選。手術成功後,查理的智商高速進化,然而那些從未有過的情緒和記憶也逐漸浮顯出來……
他終於明白那些「朋友」說「去整查理.高登」是什麼意思;他終於知道為什麼看到愛麗絲會心跳加速、手足無措;他終於回想起那段童年陰影,原來那就是痛苦、悲傷、恐懼這些辭彙的意思。而當心理醫師宣稱自己是「天才查理」的造物主,他再也忍無可忍!
然後,憤怒與懷疑變成查理對周遭世界的反應。我是我生命的全部,或只是過去這幾個月的總合?我做過什麼,為什麼有股無法言明的罪惡感席捲而來?就在此時,阿爾吉儂發生了異常的變化,實驗真的成功了嗎?查理深陷在自我認同的重重迷障中,而更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在這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中,丹尼爾.凱斯藉由查理.高登的蛻變日記,細膩又寫實地反映出心智障礙者置身現實世界的模糊定位與艱難處境,字裡行間更展現了他對自私人性的犀利控訴!無可取代的題材、扣人心弦的文筆和發人深思的意涵,即使在經過多年之後,依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必讀經典!
作者簡介
丹尼爾.凱斯 Daniel Keyes
一九二七年生於紐約,擁有布魯克林大學心理學學位。一九五○年代早期進入科幻小說雜誌《Marvel Science Fiction》工作,隨後轉換跑道,成為時裝攝影師與中學教師。凱斯在教學之際,利用課餘時間在布魯克林大學進行英美文學研究,再獲得文學學位。
一九五九年,凱斯在《奇幻與科幻》雜誌首度發表作品即一鳴驚人,短篇處女作《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並為他贏得「雨果獎」的肯定,而在擴展成長篇後又再榮獲「星雲獎」,一舉囊括了科幻小說界最重要的兩項大獎!這部探討心智障礙主角查理與白老鼠阿爾吉儂在醫療介入後,身體與心理所產生的變化的作品,更屢屢受到影劇圈的青睞,一九六八年先被改編拍成電影「落花流水春去也 」(Charley),讓男主角雷夫.尼爾遜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殊榮;而NHK也在二○○三年改編成電視劇「獻花給倉鼠」,法國、波蘭與英國則先後改編成舞台劇。
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大獲成功之後,凱斯又陸續推出了《撫觸》、《第5位莎莉》、《24個比利》、《比利戰爭》及回憶錄《阿爾吉儂、查理與我》等作品,其中《第5位莎莉》與《24個比利》均以探討多重人格障礙為主題,也使得凱斯成為讀者心目中最擅長以醫療背景描寫人類心理的作家!《24個比利》呈現了美國第一個犯下重案、卻被無罪釋放的精神病患比利體內所共存的二十四種人格,扎實的研究與出色的情節安排,讓凱斯贏得德國「科德.拉斯維茲獎」的最佳外國小說,並榮獲美國偵探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提名,美國華納電影公司也改編拍成電影「擁擠的房間」(The Crowded Room)。
凱斯的作品已賣出三十種以上語文版權,全球銷量超過六百萬本。一九八八年,布魯克林大學頒發榮譽校友獎章給凱斯;二○○○年,美國科幻協會則頒發「榮退作家獎」,以表揚他在科幻小說上的卓越成就。
譯者簡介
陳澄和
台大歷史系畢業,義大利Siena大學文學院研究。大半生在平面媒體打滾,以國際財經新聞為主業,業餘譯有多種英文、義大利文譯著。
推薦文
《乞丐王子》的變奏──震撼、迷人、愛不忍釋!
王浩威
大部分的讀者對《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閱讀,可能和我一樣,都是早年出版的版本。那是一九九五年的事,作者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se)連續有幾本書在台灣出版,像是《第5位莎莉》和《24個比利》。
二次大戰後的精神醫學界,曾盛行一個叫「文化相關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的診斷。當時以為,這一類的文化相關症候群是跟該地區還不是很現代化時,因為傳統的特殊共同觀念和相信,而出現的特殊症狀。如在華人社群中的縮陽症(Koro)就是一個例子。傳統華人相信男性的陽氣會流失,流失到最嚴重時連性器官也會不見或變小。這在五○年代的台灣還經常可見,不過我開始當精神科醫師的八○年代就沒有再聽聞。倒是一九八六年海南島還發生過一次集體縮陽的大事件,某幾個村的男人都為自己身體的這種現象嚇壞了。不過那雖然是一九八六年的事,如果我們現在去三亞渡假,詢問當地人,大概不會有人還記得這事,更沒有所謂的患者。整個中國改變得太快,不只是建築和財富,連心智也改變了。
文化精神醫學對這些變遷,過去只注意到文化相關症候群消失的意義。這些消失代表該地方越來越現代化或西方化了。後來,文化精神醫學也開始討論是否有新的文化相關症候群,也就是西方化或現代化才出現的症狀,譬如厭食症、自我傷害行為、拒學行為等等,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多重人格障礙。這些以前台灣沒有但西方很普遍的症狀開始出現,可能是代表我們心智某一層面上是越來越西方化,但也可能是我們原有文化觀和西方文化有更深的互動(包括認同和衝突),或是現代化以外的歷史過程,讓我們集體的心態(mentality)有了細微但新穎的改變。從這樣的觀點,我們來思考這本《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當年出版時,是相當受到歡迎的。而且不只是台灣,連日本和韓國都改編成電視劇。好萊塢也拍了一部電影,只是受注意的程度不高。
我們當然可以從作品的角度來討論為何丹尼爾.凱斯這部小說,比前兩本還更受歡迎。
我自己對作者丹尼爾.凱斯的背景並沒有太多了解,也不急著去網路搜索。不過,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這本《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作者所有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中最迷人的一本。前面兩本不管虛構的小說或報導的新聞體,都還拘泥在寫實的層面,可是到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這種帶有現代都會氣氛的小說(奇幻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觸及的層面更深也更廣,帶給讀者的是既震撼又迷人的閱讀經驗。特別是在這一次完整譯本裡,我們看到了原來沒有的許多細節。而故事往往就是以細節來打動我們的心情,這次的完整譯本,也許就是因為 這樣,讓我們情緒更是投入其中隨之起伏的緣故。
然而,除了細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感動還有什麼原因?
作者向來擅長的多重人格描述,這一次也在這本小說出現了。當智商開始改善的主角查理和愛麗絲去聽公園音樂會時,忽然看到幻影一般的青少年查理,而且隨後的出現是越來越頻繁,最後簡直就是兩個分裂的人格互相對話,就是典型多重人格的不同版本。
將多重人格應用在小說裡並不罕見。五○時代黑白電影的就有「三面夏娃」、「驚魂記」等名片,日本近年松岡圭祐的《催眠》等系列作品,東野圭吾的《殺人之門》也用到一些。這些作品在描述人格的黑暗面,往往是扣人心弦的。
不過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裡,我們還可以再從另一角度來看。在研究童話或小說時,榮格學派提出所有故事都有它的原型的說法。《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這樣的故事,其實只是我們從小熟讀的馬克.吐溫《乞丐王子》的現代變奏版罷了。
在《乞丐王子》裡,當王子和外表與自我都相似的乞丐交換身分後,不管是從乞丐變王子的那位(這是從笨變聰明的查理),還是從王子變乞丐(從聰明天才又回到白痴的查理),過去熟悉的世界都開始翻轉了,所有的常規都不再存在。這時,所有過去熟悉的事物都變得不一樣了,所有我們以為熟悉的那些人,原來只是熟悉他們的面具,而從沒看到真正的人性。
在書中的查理就是現代版的乞丐王子。只是馬克.吐溫筆下的故事,到最後還是喜劇收場:艾德華王子繼承了王位,而乞丐湯姆.康地到最後還是當了國王侍衛,結局皆大歡喜。然而,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裡,經由白癡而天才再變回白癡的查理,卻因為暸解了人性,再也回不到過去的天真無邪了。
《乞丐王子》的故事,原本就很容易獲得現代人的共鳴。在現代的社會裡,每個人都很可能迅速成功,每個成功的人也可能迅速失敗。我們一方面在「星光大道」或「超級偶像」裡看到人人都可能立即成名,蘇珊大嬸或小胖林育群的故事好像就是我們伸手可及的希望;但是,我們又經常看到過去大紅特紅的影歌星或職棒明星淪落的故事,甚至是昔日王子陳致中的醜聞或某富二代王子鋃鐺入獄。
真實的世界如此,當然,《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也就讀起來特別親切。以致我們不禁會有這樣的念頭:我們每個人將是或曾是那一隻勤奮奔跑的阿爾吉儂。也許,這也為什麼小說永遠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吧!
前情提要查理‧高登患有輕度智障,青少年時就離開家中由叔叔撫養長大,成年後的他一面在麵包店工作,一面在畢克曼大學為智能障礙者開設的班級上課。這時,心理學系的史特勞斯醫生與尼姆博士的一項腦部科學實驗在白老鼠「阿爾吉儂」身上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下一步便需要進行人體實驗。如能成功,便有可能成功治癒先天性的腦部障礙。查理因個性和善、學習態度積極,因此被成人學習班的教師愛麗絲‧紀尼安推薦參與這項人體實驗。手術完成後,查理從原先智商六十八的智能障礙者漸漸變成智商逼近兩百的天才!縱使智能的飛快進步為查裡帶來知識、情感與記憶等各方面的震撼衝擊,史特勞斯基醫生和尼姆博士仍然決定在年度國際會議發表他們的實驗結果,而查理與阿爾吉儂也一同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