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

作者:M.E.湯瑪士
出版社:智富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05日
ISBN:978986615186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7元

每25個人,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 !
你是否成為犧牲者卻不自知?
作者首次揭露,顛覆你對反社會人格的印象
 
  榮獲《出版人周刊》最愛選書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科學美國人》 、《Booklist評論》好評推薦
 
  一位患有反社會人格者最赤裸的告白,
  她擅長博取人們好感,        
  外表和行為與平常人沒什麼不同,
  背地裡抓住他人弱點毫不留情剝削、操控。
 
  她從不在意社會價值,
  將與人來往視為一場利益遊戲,
  任何事物都在盤算自己能得到的好處,
  用理性到近乎冷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我常配合情況換不同面具,裝得毫無破綻。但我不想再對自己偽裝…」
 
  「我從小就已經體認到,別人的人生觀跟我不同。生命就像一場複雜的遊戲,每一樣人事物都可以用精確的數學算式衡量。」
 
  二十七歲意外發現自己有反社會人格,匿名揭露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利用專業書籍舉證、分析社會病態者的心理。
 
  原來精英都是反社會人格者
  日光與史谷脫紙業前總裁艾爾‧鄧拉普、美國企業家華倫.巴菲特、犯下馬多夫騙局的證券交易所董事會前主席伯納·馬多夫…都有反社會的特質。
 
  他們擁有冷血的決斷,聰明的頭腦
  反社會人格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習慣用操控、剝削手法得到利益,並從中感到快感。原因在於反社會人格缺乏道德感。
 
  專家眼中的反社會人格者
  病態心理學之父賀維•克勒利:「反社會人格者非常理性,思考時不會帶有任何妄想,表現得跟正常人沒有兩樣,會做出正常的情緒反應。」
 
  心理學博士羅伯‧海爾:「反社會人格者是社會裡的掠食者,擅於蠱惑和玩弄獵物,無情地隨心所欲,甚至害得許多人心碎、幻滅、或傾家蕩產。」

名人推薦

  人渣文本
  楊聰財醫師 楊聰才身心診所 院長  推薦

各界一致好評

  「一部扣人心弦的重要著作,層層自我揭露,忽上忽下,使讀者感覺好像在搭乘雲霄飛車。” ──紐約時報書評

  「這是一本社會病態的懺悔錄,作者重新定義了所謂的「社會病態」,至少企圖擺脫社會加諸於社會病態的恥辱。作者真實呈現自我,作為一個外表高功能,內心卻損壞的個體,勇敢揭露了社會病態的神秘面紗。」──科學美國人
 
  「一部重要的、前所未有的回憶錄…睿智、充滿心機…作者反對使用一般診斷的邪惡指標,對於社會病態的預設立場,提出抗議。本書指出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狹隘認識,介紹社會病態人生最強烈的三個動機是:奪取、佔有和權力剝削。」──出版人周刊

作者簡介

M.E.湯瑪士(M.E. THOMAS)

  經診斷確認為社會病態,是SociopathWorld.com的創始人。她不是一個殺人犯。恰恰相反地,她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律師,也是法律教授,定期為知名法律期刊撰稿,並將收入捐贈10%給慈善機構,在教會教導主日學。
 
譯者簡介

筆鹿工作室

  多年中英翻譯經驗。僑居美國後回台,作品曾獲新聞局小太陽獎。翻譯作品涵蓋生活、健康、科學類,近作為《食物酵素的奇蹟》、《快樂寶寶好好睡,新手爸媽不崩潰!》、《世界的故事》等。

  [email protected]

前言
心理評估節錄

第1章
我是反社會人格,你也是
 
第2章
反社會人格的診斷
 
第3章
遺傳還是環境?
 
第4章 
天生掠食者
 
第5章
人人都是罪人
 
第6章
悠遊權力遊戲
 
第7章
情緒與毀滅他人的藝術
 
第8章 
別愛我
 
第9章
病態特質的正面力量

後記

前言

  本書是我的自傳剖白。在本書中,我盡力呈現最完整的真實故事,由於我缺乏對他人內心世界的認知,只透過自我中心的視角來看世界,因此記憶疏失所在難免。

  本書採匿名,內文所提人物、事件、職業等皆為假名,為保護當事人隱私,事件經過重新編寫,因此與真實狀況有所出入。然而本書所述皆為真人真事,我已做最大努力不去扭曲事實。

我是一個社會病態者(sociopath),俗稱反社會人格。無論是由於基因異常還是環境因素,我的病是現代心理學家所謂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中屬於「對他人權益不尊重及侵犯的廣泛模式」,診斷要點是缺乏良心自責,習於欺騙,不能符合社會一般規範。對於我的反社會,我喜歡定義為反應我個性的一組特徵,但別因此定義我。我通常不受不合理情緒的糾纏,我是有策略性的,精明的,聰明的,有自信的,有魅力的,但對於他人的困惑和情緒的社交訊息(social cues),我卻無法適切反應。心理病態 (psychopathy) 與社會病態 (sociopathy) 在臨床上始終糾結不休,現在兩者已廣泛交叉使用,然而在學理上兩者的區分是基於遺傳學、侵略性等因子。我選擇自稱為社會病態,是因為psycho這個字在大眾文化中有瘋子的負面涵義。或許我有病,但我可沒瘋。 從遺傳的角度來說,我這些特質或許可透過我父親追溯到我祖父身上。據說我的祖父個性很冷漠。從他滿臉的傷疤可以看出來,他個性衝動愛冒險、而且喜歡動粗。他其實應該是個了不起的火箭科學家,卻老愛想像自己是個牛仔。他把所有繼承來的財產都砸在一個農場上,卻把它給搞垮了,為了繳稅最後失去了這個農場。他因為搞大了祖母的肚子,被迫進入一段他不想要的婚姻,然而我父親出生才沒幾個月,他又突然為這段婚姻劃下句點,放棄了對孩子的撫養權,消失無蹤,從此再沒有回來看我父親。而我對我曾祖父毫無所悉,不過我猜有其父必有其子。 而我的成長背景則強化了我的這些遺傳傾向,不過可能跟你從電視電影裡所描繪的反社會人格者不一樣。我不是虐童案的受害者,也不是殺人凶手,更沒有犯過罪。我從來沒坐過牢,甚至畢業自長春藤名校。在現實生活中,我是個傑出的律師和法學教授,是人們眼中典型年輕有名望的學者,經常在法學期刊上發表文章,並提出各種先進的法學理論。我固定捐出所得百分之十給慈善機構,每週還義務到主日學校授課。我有一群很好的親朋好友,我很愛他們,他們也很愛我。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