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作者:大迫傑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10日
ISBN:978957138106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40元

日本馬拉松紀錄保持人內心糾葛後催生的思考心得

  大迫傑如是說:
  「我跑步的時候非常重視自己一個人的時光,所以總是在跑步的時候找到答案。」
  「跑步是一件很孤獨、很辛苦的事。有時候也會為接下來的漫漫長路感到擔憂,但也正因如此,抵達終點時的快樂和成就感顯得更加特別,這一點和人生一樣。」
  「田徑賽大概百分之八十靠體能,但馬拉松則是體能占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則是靠意志。」
  「能夠毫不妥協完成練習並站在起跑線上,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勝利了。」

  《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揭露日本馬拉松紀錄保持者,也是亞洲最快馬拉松跑者--大迫傑,如何從外在的雜音及生理、心理上矛盾衝突的糾葛中,學會如何與自己對話、如何應對外在的紛擾,進而讓自己內心變強大的良方妙法。

  書中各篇文章淺顯易懂,其中作為頂尖運動員的想法和對馬拉松田徑比賽的看法,對一般市民跑者,提供一個百分百實用的啟發和提示。這是跑者和讀者在參加馬拉松賽跑和東京奧運前必讀的書。大迫傑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是透過跑步解答的。在跑步的時候,有時間好好面對自己,挖掘自己內心的聲音,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找出答案。他說,「我試著在本書中,重新審視自己,回顧我在跑步時的發現、遇到的人,以及形塑出我現在模樣的元素。」。

  大迫傑挑戰將自己的強大和脆弱全都在書中表露無遺,本書在此覺悟下出版。他告訴大家,跑步的的艱辛和喜悅,進而從這些經驗中學到的「人生道理」。做為一名世界級馬拉松跑者的所有領悟,全都總結在《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這本書中!

推薦語

  「當成為日本國內頂尖跑者後,大迫傑發現,若想再繼續突破,勢必要向那更大、更強、更加遼闊的「世界」去挑戰!於是,他開始一邊向外探索其它的訓練方法,一邊向內尋找他內心的跑者之道。
  過程中,碰壁失敗、屢遭挫折、被視為叛徒,不看好、唱衰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般迎向他,但他始終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如今,多項的日本紀錄與幾場世界大賽的表現,證實了大迫傑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精益求精、好要再更好!』不只是你、我,連大迫傑也是如此。」--曹純玉/台灣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人

  「一位在日本被視為異類的跑者,也是勇於打破『合』精神的馬拉松武士,歷經不被理解、語言障礙、訓練改變、家庭遷移,從不適應中打破舒適圈的蛋殼。對跑步的高度忠誠、對訓練的自律克己、對日本田徑協會的不平等起義批判、誠實從自我內心發聲,打破從眾效應的盲目,他,亞洲馬拉松最速男—大迫傑。」--張嘉哲/TrulyMan品牌創辦人
 

作者簡介

大迫傑(Osako Suguru)

  田徑長跑選手。一九九一年出生於東京都町田市。就讀町田市立今井中學時正式開始田徑生涯,國三時在三千公尺項目創下東京都中學最佳紀錄。後來進入佐久長聖高中,高二時在全國高中接力賽大顯身手,以最後一棒的身分獲得區間賞並為母校奪得優勝。早稻田大學時代曾四度參加箱根接力賽,分別於二〇一一年、二〇一二年獲得區間賞。二〇一三年在Payton Jordan邀請賽上,更新日本學生的一萬公尺紀錄。大學畢業後與日清食品簽約,二〇一五年轉而加入奧勒岡計畫(Nike Oregon Project)。二〇一六年,在日本田徑選手資格賽奪得五千公尺和一萬公尺優勝。二〇一七年四月,在波士頓馬拉松中以二小時十分鐘二十八秒的成績奪得第三名;同年十二月的福岡馬拉松則是以二小時七分鐘十九秒榮獲第三名。二〇一八年十月的芝加哥馬拉松,他以二小時五分鐘五十秒刷新日本紀錄,獲得第三名的成績。

譯者簡介

涂紋凰

  輔大譯研所畢業。曾任職日商,現為專職譯者。

  喜歡推理小說,永遠都在規劃下一次旅行。

  譯有《東日本鐵道假期!東日本、北海道篇》、《一個人的京都春季遊》、《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跟著山崎亮去充電:踏查英倫社區設計軌跡》、《跟著山崎亮去充電:走讀北歐生活設計最前線》、《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等書。

  個人網頁:qtu2011.weebly.com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前言
選擇自己的路
跑馬拉松這檔事
接受任何結果
專欄 恢復體力&睡眠
具備環境改變仍能生存的力量
累積「現在」的努力
保持堅定的意志
專欄 關於飲食
尊敬你的對手
專欄 負重訓練
掌控自己的不安
不為自己找藉口
替自己訂立目標
專欄 堅持得第一
給孩子的建議
給大人的建議
專欄 與「四二.一九五公里」相處的方法
結語 跑過、煩惱過後才發現到的事
向大迫傑請益 Q&A 回答大家的疑難雜症!

與「四二.一九五公里」相處的方法雖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過我要重申馬拉松是一種要跑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的競技,我對這種距離總是感到恐懼和不安。一方面是單純覺得距離很長,另一方面是回顧我至今的每一場比賽,幾乎都是把體內的能量釋放到極限才能跑到終點。我認為自己當然擁有能夠跑完馬拉松的強韌力量,但下一次比賽是否也能像這樣把自己的力量釋放到極限呢?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很不安。我想每個人都會有相同的不安,雖然透過練習累積自信,但即便如此不安也不會消失。每次比賽,最後五公里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因為腳抽筋而倒下,或者在搖搖晃晃的狀態下抵達終點,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參加比賽。此時如何讓自己保持清醒非常重要,但我仍擔心自己下次還能不能像這樣跑步,這也成為我自己的課題,現在我每天都會和自己信任的一位工作人員聊到這件事。我告訴他,我很擔心下次馬拉松錦標賽不知道能不能勝出,結果我們從這件事聊到「所謂的尊重究竟是什麼」。當時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告訴我:「你對長距離跑步懷抱敬意,所以才會覺得害怕,只要你有這種想法就沒問題了。應該是說,不怕反而更恐怖。對距離沒有畏懼之心,就會覺得這點距離一定能跑完,最後通常會很慘。」我對這一點很有同感。一旦開始跑,就只能在比賽中反芻至今在練習中累積的東西,也沒有餘力去感受不安。即便知道這一點,我每次參賽仍然對距離懷抱畏懼之意。 跑過、煩惱過後才發現到的事我有時候會因為跑步而煩惱。應該是說,我煩惱的源頭都來自跑步吧。因為跑步產生的煩惱該如何解決呢?果然還是只能繼續跑啊!我持續跑步也很珍惜這段一個人的時光,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答案,但我覺得自己在跑步時找到一些答案。最終你會聽到自己的心聲,而不是別人的意見。雖然以這樣的方式找到的答案,每次都會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但每個課題都必須經過這些過程才能找到答案。答案不會輕易出現,不過邊跑邊和自己對話,就會慢慢浮現自己能夠接受的答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