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癥的診斷與治療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眩暈癥的診斷與治療
本書由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專家撰寫,在前兩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書共19章,系統闡述了眩暈癥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和前庭功能檢查技術,詳細介紹了梅尼埃病及位置性、中樞性、外傷性、藥物性、精神性眩暈的診斷、鑒別診斷與治療方法,對運動病、前庭神經病變、迷路炎及伴眩暈的各種全身性疾病亦有詳細介紹。本版新增了近年來眩暈癥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的一些新成果和新技術,內容先進,圖文並茂,反映了國內外對眩暈癥研究的最新進展,適于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康復科醫師閱讀參考,亦可供眩暈癥患者求醫時參閱。
張素珍,女,教授,1956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已在解放軍總醫院工作50余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及加拿大,重點研究前庭功能及眩暈診斷。在國內較早引進空氣冷熱試驗;首先發表“人體姿勢圖及視動功能檢查”的文章,建立梅尼埃病內淋巴積水的運動模型。研究積水前後前庭及耳蝸功能改變;內淋巴K+、濃度及Ca(2+)-ATP黴的改變,為梅尼埃病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擅長診治耳鼻咽喉疑難病癥及各種常規手術和疑難手術。近30多年來,側重于眩暈癥及前庭功能的研究及臨床工作,並于1995年獲國家自然基金資助。曾獲中央保健委員會獎勵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二等獎1項,軍隊教學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4項。撰寫論文50余篇,主編專著兩部,參編圖書12部。曾擔任《聾兒康復》及《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編委、《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定稿員,現為《中華耳科學雜志》顧問。培養碩士研究生多人,協助帶教博士及博士後研究生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第1章 眩暈概述
第一節 定義及生理病理學基礎
第二節 眩暈的分類
第三節 診斷和定位
第四節 眩暈癥治療原則
第2章 前庭器的進化、胚胎發育、解剖及超微結構
第一節 前庭器的進化
第二節 前庭器的胚胎發生學
第三節 前庭器的解剖與組織學超微結構
第四節 迷路的供血
第五節 前庭神經傳導徑路
第3章 前庭系統的生理功能
第一節 前庭系統生理學研究歷史回顧
第二節 人體怎樣維持平衡
第三節 半規管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耳石器官的生理
第五節 前庭神經核及其傳導束的生理
第六節 前庭中樞部的生理
第七節 前庭附屬器的生理
第八節 失重對前庭功能的影響
第4章 前庭功能檢查
第一節 眼球震顫
一、概述
二、生理性眼震
三、病理自發性眼震
四、位置性眼震
五、誘發性眼震
第二節 眼震電圖
一、眼震電圖描記的發展史
二、ENG的原理
三、常規ENG檢查程序及注意事項
四、檢查項目
五、影響ENG質量的因素
六、眼震電圖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意義
第三節 姿勢圖
第四節 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檢查
第五節 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
第5章 梅尼埃病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病因
第三節 發病機制
第四節 組織病理學改變
第五節 臨床癥狀及體征
一、臨床癥狀
二、體征
第六節 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七節 治療
一、急性發作期治療
二、間歇期的治療
第八節 治療效果評定
第九節 研究方向
第6章 位置性眩暈
第一節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第二節 中樞性位置性蟀暈
第7章 中樞性眩暈
第8章 外傷性眩暈
第9章 運動病的概念及研究
第10章 藥物性眩暈
第11章 前庭神經病變
第12章 迷路炎
第13章 伴眩暈的各種全身性疾病和綜合征
第14章 精神性眩暈
第15章 偏頭痛與眩暈
第16章 祖國醫學對眩暈癥的辯證施治
第17章 頸性眩暈的診斷治療
第18章 眩暈的外科治療
第19章 前庭康復
眩暈癥在祖國醫學史中有較多記載,迄今仍是臨床最常見綜合征之一。據一般統計,眩暈癥佔耳鼻咽喉科門診病人的15%,內科病人的5%。眩暈發作時病人產生恐懼心理,對病人有較大威脅,醫生常常憑主觀癥狀診斷,客觀體征較少,且若暗若明,很難捕捉,給診斷、鑒別診斷帶來困難。近40多年來各種前庭功能檢查儀相繼問世,基礎研究成果頗多,大大提高了眩暈癥診斷的準確性,但仍存在病理資料不足、疾病命名紊亂、診斷治療標準不統一及發病機制不清等問題,很有必要整理出版新書。
眩暈癥幾乎涉及十余個學科幾十種疾病,可視為一種交叉學科疾病,要求醫生具有廣博的醫學理論基礎及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書著者們均在臨床一線工作,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基礎研究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並吸取國外先進經驗撰寫成書。全書包括各種前庭功能檢查及眩暈癥的診斷治療,側重于臨床應用,是一部內容充實、資料豐富、很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切合國內專業醫務工作者需要,不但使耳鼻咽喉科醫師受益,對神經科及康復科醫技人員亦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