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4月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作者:林承毅謝其濬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11日
ISBN:9789865250096
語言:繁體中文

全面解析,台灣「地方創生的現在與未來」

4種模式 × 9個案例

讓你看見「地方」與「人生」的無限可能

 

  地方創生不是文青的專利,

  歸巢的倦鳥、叱吒商場的企業家……,

  只要有心,人人都能為振興地域盡一己之力;

 

  可以回去的「地方」,不只有出生的家鄉,

  當兵去過的小鎮、出差時造訪過的鄉村……,

  只要建立起人與地方之間的連結,處處都能是心之所向;

 

  想為地方貢獻心力,卻又無法放棄都市裡的生計,

  兩地工作也兩地生活,一城一鄉,引動乘數效應,

  將是有志者兼顧夢想與現實的最佳解方。

 

  在高齡化、少子化、城鄉差距日益擴大的此刻,「地方消滅」已經不只是國際新聞中才會看到的名詞,更非專家學者的危言聳聽,而是一個真實的危機。

 

  過去透過增加觀光客以促進消費的思維,長期來說不足以創造永續發展,然而想吸引外來者長期定居又談何容易,本書作者聚焦於「觀光  客以上,居住者未滿」的族群,提出人、地建立新關係的四種模式:
 

  模式一:關係人口

  模式二:流動創生

  模式三:二地居

  模式四:移居/定居

 

  四種模式可能是線性發展,也可能是迴圈式的關係,不僅可解決地方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也讓實踐者得以保有彈性,兼顧在地思維與城市做法。當流動成為日常,看似缺乏生機的地方,將因而重現活力光彩。

 

  ※二地居光譜中不同的模式案例專訪: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流動創生

  「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劉育育→二地居

  誠美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陳百棟→二地居

  叁捌地方生活負責人邱承漢→二地居

  金魚厝邊創辦人彭仁鴻→返鄉定居

  練習曲書店創辦人胡文偉→移居入鄉

  邸TaiDang團隊創辦人 劉誥洋→移居入鄉

  馬祖青年→二地居、返鄉定居、關係人口

  台東延平鄉公所祕書閻志瑋及團隊→返鄉定居、移居入鄉

好評推薦

 

  地方創生需要長期耕耘,速成的作法,是不可能真正深入在地、發掘在地的DNA,本書提出了「二地居」的概念,可以視為「深耕」的前置演練。先從一週一天、數天的頻率,跟地方建立關係,更能夠水到渠成。——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國土面積不大,高鐵、公路運輸系統早已實踐一日生活圈,透過二地居的概念,吸引更多熱愛鄉土又有才能的人去到鄉村,擾動地方、刺激發展,或許能自然形成台灣獨特的創生模式。——林峻丞(甘樂文創執行長)


作者簡介

 

林承毅

 

  林 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國立政治大學兼任講師,優游於人文、社科、商業、藝術與設計等專業領域,倡導問題覺察及多元學習之必要性,長於運用人類學家獨到的洞察能力,在城鄉及時空的不同脈絡之間抽絲剝繭,帶著好奇心進行趨勢覺察,並透過人本設計,體驗創新為武器,多年來投入教學、論述、工作方引導、輔導、審查、企劃等多元性創新整合工作。
 

  有著地域活化傳道士的稱號,也是一位典型風の人,視「移動」為日常,住在台北天龍城,但號稱可到全台各地上九點的課,習慣在捷運上發文,在南來北往的高鐵上工作,在飛機上閱讀,在U-bike上思考,每年看顧全台超過十五組在地青年團隊進行在地實踐行動。

 

謝其濬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現從事文字工作。


序 深耕,才能發掘在地DNA    ◎龔明鑫

序 實現雙城生活,引動地方新生力 ◎朱平

序 走進鄉鎮,打造另一個家    ◎陳郁敏

序 二地居,走出台灣獨特的創生路 ◎林峻丞

 

楔子

第一部 迎向未來創生

二地居 地方創生的未來式

打造地域品牌 擦亮地方未來

 

第二部 二地居的演化

突破困局 尋找人地新關係

模式一:關係人口

模式二:流動在兩地之間

模式三:二地生活,二地居

模式四:移居新故鄉

 

第三部 支持系統準備好了?

十六個挑戰

解方一:互補共創,建立夥伴關係

解方二:政府攜手民間,強化基礎建設

解方三:讓地方型企業引動活化

 

第四部 燦爛的交會點

從生態旅遊到林下經濟 讓山林和部落永續長存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 原鄉青年柯信雄、唐佳豐

歸屬感 掀動新能量

──「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劉育育 

一週雙城,守備範圍更完整

──誠美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陳百棟

從深耕在地到串連兩地資源

──叁捌地方生活負責人邱承漢 

蹲點夠久,就有機會被看見

──金魚厝邊創辦人彭仁鴻

熱血教練和他的後山練習曲

──練習曲書店創辦人胡文偉

台東除了慢活 也能共工、共創、共好

──邸TaiDang團隊創辦人 劉誥洋

移動是日常 馬祖青年的「候鳥」群像

──馬祖青年

用同溫層的力量 召喚遊子

──台東延平鄉公所祕書閻志瑋及團隊

楔子 看見地方改變,自信迎向未來 每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是日本的「漢字之日」,國民會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字,作為對過去一年的反思及回顧。當京都清水寺住持在眾人眼前大筆揮毫,寫下這個大字,確實讓人感受到「一字入魂」的魅力。 回到台灣,如果也要向這個有意義的模式致敬,俐落的用一個字來定義二○二○這一年,容我大膽假設,會不會就是「生」字?年初突如其來的世紀大瘟疫,讓全球人心恐慌,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畫上句點。許多我們熟知的名人、甚至身邊的朋友,先後離世,生命的脆弱流露無遺。無獨有偶,台灣的生育率持續探底,在今年七月正式來到死亡交叉,「生不如死」的年代正式來臨,因此「生」字確實足以收納台灣這段時間的集體意識。 如果進一步選一個單詞,我想「創生」兩字應該毫無懸念的雀屏中選。這個從日本飄洋過來的觀念,原是不易理解的和製漢語,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席捲全台,書報架上陳列著各種相關書籍與媒體報導,在Google上甚至還能找到超過一億七千萬筆的搜尋結果?我想,這個現象的背後,就隱含著一場時代微革命,不是偶然,或者單純抄襲或模仿日本的潮流,而是一個如同水到渠成般的堅定必然。 二十幾年前,從日本迎來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思維,從此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展開了一場現代公民賦權及社區意識養成的啟蒙運動,讓人民敢於發聲,展開吾愛吾鄉的行動,讓台灣社會加速揮別過往威權時代的陰霾,重建人與社區的關係及主題性,成為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加上一九九九年突如其來的九二一大地震,震垮了許多在地農村及社區,在人心徬徨無助的當下,社區總體營造的思維與做法彷如一帖良藥,得以凝聚人心,在有形的硬體重建之外支撐人的心靈,並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社區能成為地方的寄託。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