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弄舟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7月

學海弄舟

作者:陳遼
出版社:江蘇教育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ISBN:978755060146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61元

《學海弄舟》中,有部分內容是從作者的200萬字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和評論文章中選輯的;有部分是從已出版的著作中選輯少量文章;這樣,也就大致反映了作者陳遼六十多年間所走過的治學道路了。本文集分四編︰古典文學研究、現代當代文學和華文文學研究、文藝理論研究、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研究。 陳遼,1931年9月出生,江蘇海門人。高中肄業。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參加新四軍。1949年4月,加入共產黨。1956年,被授予大尉軍餃。1946年3月至1947年2月,在華中建設大學學習。1958年轉業到地方。1979年調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0年更名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曾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1996年11月離休。 1946年1月,發表第一篇文學作品;1951年3月,發表第一篇文學評論。至今已出版專著、論著、論文集等31部;主編並參與撰寫的著作15部。1986年,國家人事部向他頒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1991年,國務院給予“政府特殊津貼”。其論著獲部、省級獎項8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次。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中國“筆會”代表團成員,訪問過保加利亞、日本;作為中國文藝家代表團副團長,訪問過台灣。

前言 第一編 古典文學研究 簡論《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的故事和人物描寫 《三國演義》怎樣描寫戰爭? 中國古典小說家編織故事的藝術技巧 《西游記》究竟是怎樣的一部小說?——兼評對《西游記》的幾種誤解 《金瓶梅》原是評話說——兼談《金瓶梅》的作者問題 道教和《封神演義》 《紅樓夢》:一部特殊的懺悔錄 從“斗陣”辨《三國》、《水滸》何者在先? 《樸通事》:元明兩代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漢字文化圈內的域外漢文小說 “替天行道”行何“道”?——關于《水滸》中“道”的辨析 誰說新中國沒有學術通人? 文化小說:明清集大成 第二編 現代當代文學和華文文學研究 鐵劃銀鉤出“金環” 我對《婁山關》一詞的理解——與郭老商榷 附:三十九年前我與郭老的一次“爭鳴” 不能遺忘的“壽星”作家包天笑 瞿秋白的“民本”思想 台灣、香港及海外學者對陳獨秀的研究 盛成和程抱一 第一部寫蕭紅的長篇小說——讀《五月端陽紅》 圖文“共讀”陳白塵——讀《陳白塵笑傲坎坷人生路》 在“非常之路”的揭示中寫陳毅——《陳毅的非常之路》讀評 九十年代女性三“態”的顯示和闡釋——讀評《女性生命潮汐》(《選讀》和《研究》) 荒唐 荒誕 荒謬 辱罵魯迅者的淫詩得了“魯迅文學獎”! “巾幗豈無翻海鯨?”——追思李子雲同志 實事求是地評價新中國60年文學 歷程‧個性‧當下——江蘇文學六十年 股市梟雄,因何浮沉?——讀評《梟雄》 終于有了真正的干校文學——評《中國作家協會在干校》 吐胸中塊壘,掀筆底波瀾——讀鄭伯農《詩詞與詩論》中的詩詞 傳記文學中的上品——評王川的《狂石魯》 詩書雙璧相得益彰——讀評沈竹眠的《詩書留痕》 藹然可親的學者 奮然前行的戰士——緬懷何老 創作理念的誤導 作品自許的反差——評《大秦帝國》 丘東平在江蘇 請君記取白舒榮 第三編 文藝理論研究 對陳其通等同志的《意見》的意見 登東岳,談美學 文學評論和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胡風文藝思想平議 新時期小說理論的發展 論文藝反映論和文藝主體性的統一 文學思潮的漲落 談五代文論家的歷史貢獻及其缺失 論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的“創新” 談影響今後中國文藝發展的八大動因 文藝成就的標志是什麼? 小說思潮的深層探索——讀《20年小說思潮》 “勞動創造了美”,是否馬克思的美學主張? 談作家的思想力 既要寬容意識,又要開展批評 第四編 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研究 要懂一點伊斯蘭歷史 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宰相論 地宮只有一個,寶塔卻是兩座 鄉鎮舊志集成後地方志功能的提升——讀《常熟鄉鎮舊志集成》 點燃“西窗燭”,照亮世人心——以《西窗燭》發表的李誠的四篇作品為例 “陳超事件”和陳超傳奇 談談地區邊界文化 論“干校文化” 論“《讀者》現象” 談“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崛起 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術” 新的“三言”:六十年婚戀變遷——讀左元的《尋找初戀》 創造性發展政協的三大職能 上下造假何時休? 抓住這個“牛鼻子”:提高經濟效益 讓國有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參與市場競爭 用預測代替計劃 大陸股市何以大起大落? 比較:“發展論”和“陀螺論” 陳遼著作要目

最初接觸哲學是1970年農村插隊之時,曾在鄰村一知青處借一哲學教科書生吞活剝地閱讀。後來在部隊服役期間與馬列原著有了直接接觸,因所在連隊是學哲學先進連隊,而自己因好學也被作為理論骨干。其實當時所學只是一些皮毛,但學理論的氛圍無疑影響到日後人生道路的選擇。1978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政教系後受到較為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當然真正有深度的學習是在復旦大學讀研究生以後。 在南京師範大學求學期間,擔任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授課的是南京大學知名學者孫伯(馬癸)先生。孫先生的觀點較為正統,也很有特色,主張馬克思思想兩次轉變,至《德意志意識形態》才成熟,並對當時許多人熱衷談論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價值斥之為抽象的人和唯心主義。當時我深為孫先生的理論邏輯折服,但到復旦大學以後許多年輕人的觀點卻感染了我。他們談起人的問題慷慨激昂,雖然難免有抽象的弱點,但對現實問題的強烈關注卻給我留下強烈印象。我開始思考那麼多人贊同的觀點想必有它的道理,如對極“左”路線漠視人的價值現象的批判和對未來人的能力與個性能得到充分發展美好理想的向往等。我開始修正以前的觀點並嘗試綜合兩種不同觀點中合理的要素,進而對馬克思的歷史觀和人的學說作出新的解讀。我的碩士論文《馬克思的自由觀》就是在此思路下完成的。該論文曾得到李澤厚教授的較高評價,並推薦至《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後來我圍繞人與自由等問題曾主持一國家課題,出版兩本專著,發表數十篇論文,其中許多為《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轉載,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開始將研究重心轉向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問題,撰寫《西方精神史》。當時一方面因受20世紀80年代啟蒙思潮影響,另一方面也因在撰寫《興衰與追求》一書過程中對價值觀特別是時代精神對歷史文化的影響產生濃厚興趣。這方面的情況我在《西方精神史》“自序”中有如下描述︰ 精神是更核心的東西……我們似乎可以以時代精神的歷史演進及其與社會實踐的互動為主線,對東方乃至西方的歷史作出全新的理解。這樣一種理解既顯且微,既外且內,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本質又是現象,既是整體又是部分,既是斷代的也是連續的,既有大人物的活動又有小人物的追求,既有理論也有實踐,文史哲經社法,還有宗教、科學,各種形上的和形下的歷史全部打通,因為它們所描述的對象即川流不息的現實生活本來就是渾然一體的,而精神則是其中貫穿性的靈魂、起統攝作用的東西,它最精致、最精微、最有生氣,始終騷動不寧,又直指人心……我為這樣一個想法所激動,並決心用幾年的時間分剮撰寫《西方精神》、《中國精神》和《當代中國精神》三本書。 我研究西方精神的著眼點仍是現代化,即探討現代精神產生的歷史條件,想搞清楚現代化為何產生于西方而不是東方,中國搞現代化為何這樣難。問題是80年代式的,或帶有那個時代的色彩,但研究和解答則是純學理的,即必須花大力氣對所有相關的材料進行深入的研究乃至創造性的綜合,才可能作出真正有價值的學理性回答。筆者當年不知深淺,以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沒想到耗去近十年的時光,個中甘苦,唯有自知。有意思的是,這一過程恰與90年代“思想淡出,學問凸顯”的學界取向相合。 我決心以太史公為楷模,“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寫出一部高質量的著作,縱不能有把握看到其出版,也爭取藏之名山,傳之後世。回想起來,頗有些“早歲哪知世事艱,北望中原氣如山”的味道……正是因為有這種抱負和使命感,我才敢拿青春作賭注,十年如一日,撰寫誰知道能不能出版的《西方精神史》。回過頭來看,我不為過去的選擇而後悔。但若放到今天,我也許沒有這樣的豪氣了,因為牛犢已老,時過境遷。 兩卷本110余萬字的《西方精神史》2000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很快獲學界好評並售之一空,許多大學將之列為研究生必讀書目和參考教材。 進入21世紀以來,我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當代中國文化,特別是轉型期的價值沖突與重建,圍繞“我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我們的憑藉是什麼?或者說我們是否有精神的憑藉,內以安身立命,外以興國興邦?在巨大的文化轉型和價值沖突面前,知識分子責任何在,人文關懷是否有其價值”(《文化轉型時期的價值關懷》,《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進行研究,發表了一些相關文章,出版專著《轉型時期的人文關懷》。另外,近年來還就社會公正與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做一些理論思考。 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馬克思的自由觀與人的哲學研究。特點是超越強調主觀與強調客觀、強調自由與強調必然的二元對立,從科學與價值結合的角度把握馬克思人與自由的觀點,或對之作新穎而富有時代氣息的闡釋。曾主持國家課題︰“馬克思主義自由觀”。代表作有《人的哲學》(20萬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馬克思的自由觀》(26.7萬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前一本書國內著名哲學家李連科曾在《讀書》雜志發表長篇書評予以肯定,後一本書獲北方十五省優秀著作獎。兩本書至今仍被一些大學作為研究生必讀書。論文《實踐與自由》(《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3期),曾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倫理學》和《哲學原理》三本雜志全文轉載,產生較大影響。另有多篇論文被轉載。 2.歷史、文化與現代化問題研究。1988年出版專著《興衰與追求——價值觀與東西方社會發展>,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出版的兩卷本110余萬字代表作《西方精神史》首創從時代精神的歷史演進及其與社會實踐互動角度對歷史給予系統的重新研究與解釋,獲廣泛好評。許多大學將之列為研究生必讀書目。台灣知名學者洪鐮德教授曾在《哲學與評論》雜志發表書評,對之給予肯定。另有一些相關論文在台灣及內地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也產生一定影響。 3.當代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曾與所里同仁合作並主編出版了《當代中國文化走向》,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代表作《轉型時期的人文關懷》,南京出版社2004出版。另有一些相關論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4.語調哲學研究。此亦為個人首創。如從高調主義與低調主義的不同角度研究歷史文化、政治思潮和人物特征,並給予新的解釋。已發表系列論文,其中《語調哲學︰一種新型的話語哲學》為《新華文摘》2004年第5期轉載。專著《語調哲學》30萬字已完成,即將出版。 5.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研究。近年來著力于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研究。主要探討馬克思關于資本、商品、市場、異化勞動、物質財富和拜物教以及社會主義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理論,並努力挖掘其現代意義。如指出對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要有清醒認識,要揚其利而棄其弊。系列論文在《馬克思主義研究》、《東岳論叢》、《社會科學》、《學海》、《江漢論壇》等雜志發表。專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意義》2008年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