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茶葉鑒賞購買指南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2011-2012茶葉鑒賞購買指南

作者:趙玉香 俞元宵 主編
出版社:時代文藝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ISBN:978753873419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55元

《2011-2012茶葉鑒賞購買指南》由趙玉香、俞元宵主編,分為綜述篇和茶葉篇兩部分。綜述篇是對整個茶知識體系的梳理,使讀者便捷了解茶文化、茶分類、茶區分布、制作工藝、茶具以及有關茶專業術語方面的知識。茶葉篇按七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工藝花茶來排列,詳細闡述每種茶的產地信息、采摘標準、標準的沖泡方法和品飲忌宜。每款茶湯都是經權威專家指導,按標準方式沖泡而成。每款干茶形態、葉底風格不僅可以參照比較,還可供真偽辨別之用。

編者序 茶香滿溢的生活 特此鳴謝 本書內容導航 導讀篇 第一章 茶葉的起源與歷史 一、中國茶葉源流 二、中國人飲茶的歷史 三、茶的外傳與茶文化的交流 第二章 認識的中國茶 一、認識茶樹 二、茶葉的分類 三、茶葉的形狀 四、茶葉制作技術的發展與演變 五、中國現代茶區分類 第三章 茶道文化 一、茶道是什麼 二、各族茶俗文化 第四章 新手學泡茶 一、怎樣才能沏一杯好茶 二、茶葉品評專業術語 第五章 茶葉的儲藏與飲用 一、茶葉儲藏的“五忌” 二、茶葉的最佳儲藏方法 三、茶葉的成分 四、科學飲茶與禁忌 第六章 茶葉的購買與茶具 一、如何購買茶 二、茶莊老字句 三、中華茶具,歷久彌新 四、四大茶具泡茶方法 茶葉篇 第七章 清新醇和︰綠茶篇 第八章 綠裝素裹︰白茶篇 第九章 金瓖玉美︰黃茶篇 第十章 濃郁悠長︰青茶篇 第十一章 醇厚雋永︰紅茶篇 第十二章 悠悠古道︰黑茶篇 第十三章 巧奪天工︰造型花茶 附錄一 中國茶葉基本茶類 附妹二 中國茶葉區域分布圖

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鯗鋪》里說“蓋人家每日不可闞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實際上,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早已超越每日不可或缺而化為人們血液里的一部分,融合成一種獨特文化,甚至以某種形態顯現在我們民族的面孔中,很難想象沒有茶的存在,生活會有多大改變。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飲茶也是中國人的首創。中國許多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把茶看作是一種修身養性,甚至是高雅精神的寄托,于是飲茶便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隨著茶馬古道的開闢,茶文化逐漸蔓延到世界各地,以至到了今天,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種茶,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飲茶,即便飲茶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深深打上了中國的烙印。 當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都市的重壓和疲勞更突顯出茶的價值。輕輕泡上一杯茶,裊裊清香,不僅緩解了疲憊,放慢了步伐,也讓我們遠離了繁瑣緊張的塵囂,更為科學健康。茶療作為一種帶有濃重的中國特色養生方式,不僅天然保健,還是一個真正由內而外滋養的過程。唐代大醫學家陳藏器說“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可見喝茶對身體的益處。 綠茶的清新,紅茶的情調,普洱茶的醇厚,細細地品味,發現生活其實亦如品茶——只有悠然地邁著步子,才能領略到絕美的風景。以茶當酒也好,保健療效也罷,一杯佳茗就如一個相見如故的老友,滋潤著我們的生活,調節出色彩和亮光。 然而,茶文化雖早已是中國人血脈的一部分,喝茶卻仍是一門高深遙遠的學問。面對茶葉等級真假辨別、購買方式、沖泡品飲以及紛繁的茶類知識,很多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疑惑卻一直找不到切實徹底的解決辦法。 全書有以下幾大特點︰一是我們特地邀請了權威專家趙玉香、俞元宵老師為本書精心挑選茶種、詳細標注品茶鑒賞知識,並配以專業的茶藝演示;二是收錄182種中國常見茶和小眾珍稀茶,並特地組織了專業的攝影團隊在兩位專家的指導下拍攝了756幅原色干茶、茶湯、葉底、茶具、茶園、茶藝演示等精美圖片,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三是對書中所有茶品均標注了市場參考價格。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茶葉因其年份、地域性、時令季節、采摘標準、加工制作、品牌、等級等差異,價格多變復雜,但為了方便讀者購買和進一步對比參照,我們特地組織了專門人員對本書中的茶葉價格進行各種方式的考證,一是考察了近100家實體店的價格;二是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咨詢了相關廠家;三是查閱了大量專業雜志和信息。但因茶葉的等級、規格、銷售區域的不同,其中所標注的茶葉價格僅僅是該茶的區間價格,僅供讀者參考,在實際購買時,請以實際價格為準。 全書分為綜述篇和茶葉篇兩部分。綜述篇是對整個茶知識體系的梳理,使讀者便捷了解茶文化、茶分類、茶區分布、制作工藝、茶具以及有關茶專業術語方面的知識。茶葉篇按七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工藝花茶來排列,詳細闡述每種茶的產地信息、采摘標準、標準的沖泡方法和品飲忌宜。每款茶湯都是經權威專家指導,按標準方式沖泡而成。每款干茶形態、葉底風格不僅可以參照比較,還可供真偽辨別之用。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葉知識紛繁復雜,涉及面廣,文字和圖片難免存在不足之處,祈望廣大讀者諒解並指正! 最後,本書文字編著、圖片拍攝到編排制作等,無不滲透著諸多人的心血,也得到許多同行和機構的熱情支持,在這里一並表示感謝! 編者謹識 2011年5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