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什麼:從生物學看生命的極限 人人伽利略16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死亡是什麼:從生物學看生命的極限 人人伽利略16
★從「生物的老化」到「死亡的過程」,以生物學角度來探討人體結構的「死」,解釋「為何人會死」,以及人類死亡時身體內部的變化,也會討論「為什麼人會殺人或自殺」。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高解析度精美圖片解說,帶您一窺死亡的祕密。
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循環;而在今天的社會,死亡也不再是禁忌的話題。透過對死亡的認識,更能提升生命與生活的品質。「生死學」不只探討心理層面,而是建立在醫學與生理的基礎上:人為什麼會老化?生與死的界線在哪裡?壽命為何有上限?
《死亡是什麼》將從腦部、骨骼、皮膚等器官組織的變化來說明老化的過程;從植物人狀態與腦死的不同,探究生與死的差異;從瀕死體驗與臨終前的迴光返照解讀生死之境;從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看死亡的機制,從演化的歷史找出影響生物壽命長短的關鍵。
老化的機制
人的老化會表現在各方面,從髮色、皺紋,到視力、聽力、記憶的衰退,以及心、肺、肝、腎、肌肉的退化。而每個人在不同方面老化的速度又不同,所以有必要認識各個器官、組織老化的機制,從而找出不同的對應之道。
生與死的界線
從活著的狀態過渡到死亡的狀態,這是生命轉折的重大時刻,值得多加認識:雖生猶死的植物人狀態、迴光返照的原因、瀕死經驗到死亡的認定,對於我們以正確的態度認識死亡,面對周遭親友的故亡,都會有幫助。
細胞與死亡
人是由上兆個細胞所組成,所以把人的死亡化約到最基本的層次,就是細胞的死亡。個體與細胞之間,有著非常奇特而複雜的關係。細胞不斷凋亡、甚至啟動自毀機制,因而確保了個體生命的延續。當有些細胞不受控制,異常增生時,反而導致了個體生命的結束。箇中奧妙,值得探究。
每個人對生與死的看法,會受到成長環境、文化、人生經驗、職業等各種因素影響。親友的故亡也可能對一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造成巨大影響。如今,談論死亡已不是禁忌,透過認識死亡的機制,我們更能好好活著。
一、老化的機制
6 腦部的老化①~③
12 身體動作的老化
14 視力的老化①~②
18 肌肉的老化①~④
26 骨骼的老化①~④
34 皮膚的老化①~②
38 頭髮的老化①~②
42 體型的老化
44 生殖的老化①~②
48 細胞的老化①~④
二、生與死的界線
58 生與死
60 心跳停止
62 植物人狀態①~②
66 閉鎖症候群
68 腦死
70 神經細胞的死亡①~②
74 器官、細胞的死亡①~②
78 臨終前的迴光返照
80 瀕死體驗
82 最後的腦波訊號
84 生死之境
92 生與死的差別①~④
100 專欄 能停止一切生命活動的生物「水熊蟲」的祕密?
三、壽命的奧祕
104 兩種細胞死亡的方式
106 細胞的自殺①~③
112 癌症與細胞死亡
114 阿茲海默症與細胞死亡
116 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118 死亡與性別
120 最原始的死亡機制
122 植物與死亡
124 DNA的損傷①~②
128 演化
130 壽命的長短
132 壽命的極限
後記
136 專訪養老孟司博士
現今社會的死亡,無法單純用科學定義
146 專訪島薗進教授
現代社會對於「生與死」的看法出現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