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上)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上)
南懷瑾先生常謂:立國之本是文化。
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為南師於廿一世紀初應各方敦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突顯眾所關心之話題,更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化教育之重視。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03/18~2012/09/29)
樂清南宅殿后村人。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遁跡峨嵋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曾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任教。1984年後旅居美國、香港;2004年起寓居中國,至2012年於江蘇吳江太湖大學堂辭世。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藥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
南懷瑾先生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素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至晚年仍講學著作不輟,可謂為文化事、為生民事,摩頂放踵,鞠躬盡瘁矣。曾講學歐、美、日各國,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其門生博士,自出鉅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獎學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研究師生等舉。要之:其人一生行蹟奇特,常情莫測,有禪學大師、國學大師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近年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願,致力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讀經及中、英、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攷會」,作科研工作之先聲,不辭勞瘁,不避譏嫌云云。
出版說明
一、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
第一章 漫說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學制
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
秦漢時代的學官與學術
魏晉南北朝的名士與學閥
北朝的文化與教育
隋唐開科取士的考試制度
唐宋時代考試策論
唐末五代到兩宋
兩宋的守文弱主
宋代的書院
宋代理學家們開了孔家店
兩宋的儒林和文學
明清的四書和八股文
明清理學的道德禁錮
明清文化的演變
文藝復興時的明朝
清代文化教育的劇變
第二章 新舊文化交替的代溝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的文化教育
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形勢和人文
二、漫談教育
第一堂
開場白
《千字文》的學問
立德立功立言
家教與母教
教育先要知性情
先天稟賦後天影響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學
化民成俗的師道
什麼是意志精神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
師才難得
舊教育的教法
三、對學生家長研修班講話
第一堂
亂世出聖人
十六字心法
孔子一生的修養
《大學》提出的方法
第二堂
社會文化變亂的時代
讓孩子能自立
灑掃應對的生活教育
學佛應以佛為師
四、對學生家長講話
第一天
請注意兩本書
三綱——明德親民至善
八目——八個方向
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問題
認清名稱含義
誰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修行初步——誠意正心知止
保持文化的女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
達摩與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於憂患的我們生於安樂的你們
打坐念佛為什麼
有義語無義語
富蘭克林十三條
咒語
打坐切忌
五、對學校新生家長講話
第一堂
适才適性人貴自立
聰明難糊塗亦難
平安是福
第二堂
辦教育要犧牲自己
孩子自有選擇
真正的教育精神
第三堂
古代考試制度
現代學店式的教育
結合新舊教育的實驗
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六、對學校教師講話
第一講
人生以什麼為目的
學者效也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古代教育的目標
教育是人性的問題
罰或不罰打與不打
第二講
再談人性問題
再說性善性惡
人之大欲何處來
講七情
七、對學校教師第二次講話
學成文武藝的目的
教育無用論
實驗學校的宗旨
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
一個孩子的來信
注意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