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甯:改編十段真實故事,一個跨性別家庭的親子心聲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6月

甯甯:改編十段真實故事,一個跨性別家庭的親子心聲

作者:陳聖文游瑀萱聶薇庭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4日
ISBN:978957861433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21元

獻給所有台灣家庭的性別理解圖文書

  什麼是LGBT(非異性戀族群)?什麼是跨性別者?在說文解字之前,或許你真正需要的是先傾聽。本書由「同言拒辱」作者團隊採訪10位不同身分、不同性別認同的朋友,從10段真實的LGBT經歷出發,鋪寫出一個跨性別者及其家庭的心情成長日誌,並以筆觸柔和溫暖的粉彩畫風,帶領讀者走進他/她們的內心世界。

  故事主人翁甯甯,有著男生的靈魂,卻住在女生的身體裡面。對自我的「性別」感到徬徨的「他」,在家庭與同儕不同的眼光下,依然竭力以對。故事反映出許多跨性別家庭從出生到成人這段光陰歷經的煩惱與誤解。母與子兩條線是如何分離又重新交會?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否限制了人生所謂「幸福」的視野?

  希望透過故事裡母親與孩子的內心話,能描述跨性別者和其家庭關係磨合的過程,並反照家庭與社會對性別的定義和觀感。

本書特色

  1. 國內少見為社會大眾(特別是跨性別者的父母)所設計的性別教育圖文書,對性平概念的推動有其重要價值。
  2. 故事內容跨越探索期、青春期、同儕相處等階段,闡述跨性別者自身心境,以及跨性別孩子的母親所見而產生的想法。
  3.以對話的心情紀事、象徵的繪畫手法來表達親子內心的困惑、徬徨,有助增進彼此(跨性別者與跨性別親人)理解與反思。

名人推薦

  《甯甯》將是化解高牆的一股溫柔力量。──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本書揭示了跨性別家庭在成長歷程中所面對的困境。──曾愷芯(臺中一中退休教師)
  這個社會對性別特質的迷思需要被打破。──吳翠松(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陳聖文、游瑀萱、聶薇庭

  「同言拒辱」作者團隊:陳聖文、游瑀萱、聶薇庭

  以媒體流行語諧音為團隊取名「同言拒辱」,希望傳達對同志相關議題言論的立場,也吸引更多朋友注意。而同為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畢業的陳聖文、游瑀萱、聶薇庭,個性迥異卻互補:聖文的想法充滿創意和奇異,促成了繪本的風格,更是另外兩人鬧著說「沒有實際意義但卻是最重要的那個人」;瑀萱的勇敢則讓這本原是嚴肅的繪本添加更多溫柔的力量,和更多善良的想法;而薇庭帶著其他兩人一起了解跨性別,也是一邊傾聽一邊開拓《甯甯》方向的人。
 

推薦序

化解高牆的溫柔力量

魏玓/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台灣變成一個更好社會的一小部分,而我們也應該要知道這並不會立即改變很多人的實際處境。事實上我甚至要有點澆冷水地提醒,說不定因為這個巨大進展,讓有些人的處境變得更艱難(因為他人/家人/親友的某種緊張或反彈)。大家要保重,要更勇敢,一定會有愈來愈多人支持你。」

  這是今(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讓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後,我在臉書寫下的一段話。當時支持同婚合法化的人們一片歡聲雷動,喜氣洋洋。但是我也明顯感受到,我部分親友對這件事情的不安甚至憤怒,只是在那時的氣氛中,他們選擇先沉默以對。

  其實,台灣社會在同婚和多元性/別取向的議題上,並不像表面上那麼有共識。意見相反和分歧的狀況,非常普遍且嚴重。只是我們經常選擇迴避、忽視或保持距離,而且還帶有一點點對相反立場的鄙視或憤怒。

  這種溝通困難形成了不同立場人們之間的一堵高牆,它不會因為同婚合法化就自動消失。然而,我們也都知道,這堵高牆一日不化解,多元性別/性取向同志們就一日不會獲得真正的平等和祝福,無論是在家庭裡,或社會上。

  我們當然不應天真地認為化解高牆會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必須相信所有的立場都是情有可原的,相信不同立場之間的溝通終究是可能的。

  《甯甯》的三位年輕作者正是此一信念的信仰者,也是實踐者。他們關心多元性別/性取向議題,以他們學習傳播的專長,從身邊朋友的真實經驗蒐集做起,整理出溝通障礙的癥結,並透過圖文書的表達形式,希望向人們傳遞這個信念。

  《甯甯》當然不是推倒這堵高牆的重型機械,但一定會是鬆動高牆結構的一股溫柔體貼卻又綿綿不絕的力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