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魔堡(上)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沙丘魔堡(上)

作者:法蘭克.赫伯特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21日
ISBN:978986700152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25元

◎1965年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擊敗菲利普.迪克,銀翼殺手、關鍵報告作者)◎1966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擊敗海萊因,夏之門、銀河公民作者)◎網路票選百大科幻小說第一名◎三度獲得軌跡雜誌票選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第一名 ◎美國科奇幻作家協會名人堂大師經典作品◎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與電腦遊戲◎英法德三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五星推薦
媲美魔戒的壯闊史詩,超越星際大戰的飛馳想像
迥異於一般科幻小說……只有魔戒可以媲美。   ──亞瑟.克拉克 (2001太空漫遊、拉瑪任務作者)
極強的感染力,情節令人信服,絕對天才的創意。──海萊因 (夏之門、銀河公民作者)
科幻小說史上的里程碑。──芝加哥論壇報
  對異星社會深入全面的描寫,無其他同領域作者可及……動作場景和哲學意含同樣引人入勝……令人震驚的科幻奇蹟。   ──華盛頓郵報赫伯特創造的宇宙,在生態學、宗教、政治與哲學層面都有複雜精細的分析描寫,一直是科幻中最重要具發展性的成就。   ──路易斯維爾時報沙丘是科幻中的魔戒。   ──圖書館學刊
  你看過大衛林區的電影,你玩過即時戰略遊戲,你不可不了解真正的《沙丘魔堡》世界!
  香料,全宇宙最珍貴的物品。壟斷星際航路的宇航公會倚賴香料來導航船艦,操縱帝國的秘密組織倚賴香料來喚醒心靈能力,巨室貴族倚賴香料滿足癮頭。香料的唯一產地是個巨大沙蟲出沒,生態環境極其惡劣的行星阿拉吉斯,更為人知曉的名稱是,沙丘。
  為了爭奪香料,無所不用其極。亞崔迪公爵的嗣子保羅被捲入這場明爭暗鬥之中,他是否就是千年策畫下誕生的救世主?揉合了宮廷鬥爭、商業陰謀、宗教預言、動作戰爭以及生態學的科幻經典,一本讓你目不轉睛的史詩巨著!
各界名家聯合推薦 (以姓名筆劃順序)
伍軒宏  (政治大學英文系專任講師、作家)葉李華  (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主任)鄭運鴻  (工研院創意中心計畫主持人)蘇逸平  (科幻作家)
作者簡介
法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赫伯特(1920-1986),深具影響力的美國科幻巨匠,早年經歷豐富,曾任電台播報員、潛水採蠔人、野外求生教練、編輯與記者等工作。赫伯特從1952年開始在科幻雜誌上發表文章,一生留下超過四十篇長短科幻作品。代表作《沙丘》耗時六年構思,曾遭到退稿二十次,於1964年出版後立即獲得廣大迴響,得獎無數,成為歐美世界最受歡迎的科幻史詩。他後續又創作五本沙丘續集,建構出一個完整的宇宙。他在1986年完成第五本續集後即因胰臟癌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編輯室報告】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世界
  法蘭克.赫伯特是美國知名的科幻小說家,一九二○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從小就立志成為作家。他曾參加二次大戰,戰後從事過各種稀奇古怪的工作,但以編輯與記者工作居多,甚至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在大學的寫作課上認識的,可明顯看出他對寫作的熱愛。赫伯特在五零年代開始創作並投稿至科幻雜誌,第一篇作品〈Looking for something? 〉一九五二年於「Startling Stories」刊出,而那時美國科幻的黃金年代已至尾聲,一度興盛的通俗科幻雜誌正逐漸衰微,該雜誌也於一九五五年停刊。同年赫伯特出版第一本小說《The Dragon in the Sea》,書名取自聖經新約〈啟示錄〉,主角是一名心理學家,在二十一世紀東西方爭奪石油的戰爭中,被派到潛艇上執行秘密任務,兩個典型赫伯特探討的主題:宗教與心理,在此都出現了。
  沙丘原本並非赫伯特預期的小說題材。他接到一份撰寫雜誌文章的工作,報導美國農業部的一項計畫,要解決奧勒岡州海岸的沙丘問題,如何才能固定住沙丘使其不再移動等等。文章最後沒寫成,卻引起了赫伯特的興趣,他花了六年時間收集大量資料,深入研究構思,終於構成一個龐大世界觀。沙丘世界初次登場於科幻雜誌「類比」(Analog)上,以兩篇短篇的形式出現。後來赫伯特以此為基礎,重新改寫擴張成長篇,出版過程卻不甚順利,被退稿二十次後才於一九六五年出版,沒想到一出版就大受歡迎,這個長篇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沙丘魔堡》。
  在《沙丘魔堡》出版的時候,美國的科幻環境經過多年耕耘培養,已經相當成熟了,不但有一批從小看科幻雜誌長大的忠實讀者,同時也養出許多職業科幻作家,整體無論在文學性或是故事設計與深度上,都進入另一個層次。《沙丘魔堡》正是其中傑出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整個沙丘世界的設定,它建立了一個讀者完全不熟悉的異世界,書中非常詳實地描寫這個世界特異的環境、政治、宗教、習俗,這些不只是背景,也深深滲入角色的思想行為之中,影響故事的發展;而赫伯特敘述故事的全知角度,彷彿在紀錄歷史,更增添了全書的真實感。這樣完整的世界設定,難怪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相仿作品便是《魔戒》了。
  而在深厚的異文化設定之外,《沙丘魔堡》又包含了許多復古的元素,如果說《星際大戰》是開著太空船的西部牛仔,那麼《沙丘魔堡》就是中世紀宮廷鬥爭的宇宙版,通俗小說中的動作打鬥、叛變、權謀、家族世仇等戲劇元素,書中幾乎一樣不少,為故事添加了強大的張力。赫伯特自己也把這個救世主的故事視為一場「大戲」,裡面有煽動家、狂信者、各種各樣的角色一起登台演出。這來源於赫伯特的一個理論,他認為超級英雄其實是人類的災難,無論這個超級英雄再怎麼完美,他的周圍會形成一種權力結構,而這權力結構最後必定被不完美的凡人掌控,最後導致災難,類似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周而復始地發生。所以當赫伯特撰寫沙丘報導時,他意識到生態學很可能是下一面煽動家揮舞的正義大旗,也可以是英雄展開聖戰的舞台。《沙丘魔堡》也是第一個以生態學作為主要元素的科幻小說,現在地球暖化與資源耗盡的問題逐漸成為顯學,赫伯特在四十年前的科學樂觀年代竟能提出這一點,觀察確實非常敏銳。
  《沙丘魔堡》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作為一部科幻小說,裡面卻有很多一般認為很不科學的東西,包含宗教、預言、「東方神秘思想」等等。這些點在改編的電影與影集中可能不甚清楚,但是赫伯特在小說中的態度其實非常明顯,他根本就把這些東西當作人為產物看待。宗教是為政治目服務而特地散播的思想,「救世主」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基因組合產生,咒語是催眠的秘密口令,香料的預言能力是服用後的化學反應,思想者「門塔特」本身沒有特殊能力,只是經過長期訓練以排除感情模擬電腦思維。可以說整本書裡根本沒有超自然的「神秘」,只有許多被掩飾的「未知」。另一方面由於未來的各種可能已然可見,書中角色常常是在努力對抗「命運」,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理性的思想和行為,相形之下顯得無助且無力。沙丘的世界非常現實冷酷,各種勢力就像動物在原始叢林中,使盡全力為了生存搏鬥,只是經過文化提昇後,手法更細緻,所及層面也更擴大。
  赫伯特在《沙丘魔堡》之後的二十年間,又陸續出版五本續集,構成一個龐大完整的世界,前三本連續的故事圍繞著救世主「穆哈迪」保羅.亞崔迪,通常以三部曲合稱,而後三本的故事則跳至三千年後。由於豐富的故事元素、強烈的視覺特點以及其深受歡迎的事實,沙丘常有影視作品改編,最廣為人知也最不叫座的,就是一九八四年由名導大衛林區導演的同名電影,後來科幻頻道將三部曲改拍成兩部影集,電視播出時相當受到好評。《沙丘魔堡》也三度改為電腦遊戲,其中一九九二年由開發「終極動員令」系列(Command and Conquer,簡稱C&C)的Westwood Studios製作的「沙丘魔堡2」,成為公認的即時戰略遊戲鼻祖。
  赫伯特在一九八六年去世,他的兒子布萊恩.赫伯特繼承遺志,以父親留下的大量資料為本,與專業科幻作家凱文.安德森聯手續寫沙丘故事。而沙丘迷的熱情始終不墜,《沙丘魔堡》首次出版四十餘年後的今天,依然有無數新舊讀者,一起沉浸在赫伯特的沙丘世界中。
(陳湘婷執筆) 沙丘作品列表(部份)
法蘭克.赫伯特著作
經典沙丘系列沙丘魔堡(Dune, 1965)沙丘救世主(Dune Messiah, 1969)沙丘之子(Children of Dune, 1976)沙丘神皇(God Emperor of Dune, 1981)沙丘異教徒(Heretics of Dune, 1984)沙丘大會堂(Chapterhouse: Dune, 1985)
布萊恩.赫伯特與凱文.安德森著作
沙丘前傳系列亞崔迪家族(Dune: House Atreides, 1999)哈肯尼家族(Dune: House Harkonnen, 2000)柯瑞諾家族(Dune: House Corrino, 2001)沙丘傳奇系列沙丘:巴特蘭聖戰(Dune: The Butlerian Jihad, 2002)沙丘:機器戰爭(Dune: The Machine Crusade, 2003)沙丘:柯瑞諾戰役(Dune: The Battle of Corrin, 2004)
接續經典:沙丘第七集沙丘獵人(Hunters of Dune, 2006)沙丘沙蟲(Sandworms of Dune, 2007)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