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靈芽:武夷岩茶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名山靈芽:武夷岩茶
看山.看水.品茶.悟茶你可能聽過大紅袍的傳奇你可能看過武夷山的絕景但你不一定知道武夷岩茶這本書在手盡覽岩茶風情
◇武夷岩茶的起源與變遷◇ ◇岩骨花香話岩韻◇ ◇武夷岩茶的分類◇ ◇武夷茶質的鑒評◇ ◇武夷茶品飲的藝術◇ ◇武夷岩茶的選購◇
自古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的風景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回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因此,武夷山的茶葉與風景自古以來雙絕人間,著稱於世。
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茶農利用岩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構築 「盆栽式」茶園。「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作者簡介
葉啟桐(1945— )
祖籍福建周甯,農藝師,高級評茶師,長期從事武夷岩茶的 生產與研究,2009年6月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稱號。近年來成立了「葉啟桐武夷岩茶傳統製作技藝研究中心」,在繼承和推廣武夷岩茶傳統製作技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目前武夷岩茶製作技藝傳承的代表性人物。
葉懸冰(1971— )
祖籍福建周甯,出生於武夷山,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教育碩士,現任職於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因為家庭的薰陶,熱心於武夷茶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卷首語(一) 茶緣卷首語(二) 品茶,回到安靜的自己
【第一章】武夷岩茶的前世今生——起源和變遷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武夷茶」與「武夷岩茶」武夷茶的起源和變遷
【第二章】岩骨花香話岩韻聽古人說「岩韻」「岩韻」之由來人人心中有岩韻
【第三章】武夷岩茶的分類名種與名叢相得益彰武夷岩茶的分類武夷岩茶名叢
【第四章】茶質的鑑評武夷岩茶的總體品質特徵武夷岩茶的茶質鑑評
【第五章】品出岩骨花香品飲的藝術茶禪一味
【第六章】包裝貯存及選購武夷岩茶的包裝武夷岩茶的貯存武夷岩茶的選購
【第七章】武夷岩茶與健康武夷岩茶的保健功能武夷岩茶與精神健康
【第八章】武夷失落的明珠——正山小種紅茶發源地:桐木關特殊的採製工藝征服西方人的味蕾
【第九章】浪漫武夷 風雅茶韻一、武夷茶的傳奇:古老傳說二、別有滋味:幾種特色茶三、詠茶詩文四、看山‧看水‧品茶‧悟茶
前言
卷首語(一)
茶緣 葉啟桐
世間的任何事情都講一個緣分,人與人,人與事,莫不如此。
現在想來,我與武夷岩茶也算有緣,和茶打交道的歲月也已經歷了近半個世紀。我的父親葉先順於1953年從福安調到崇安茶場(今武夷山市茶場)工作,到1984年退休,他的一生隨著武夷岩茶的命運起起落落。因為父親的關係,我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隨家人來到武夷山。六十年代初,我從農校畢業之後,回到崇安茶場當了一名工人,幾十年過去了,我從這裡起步,開始認識武夷岩茶,直到如今。
武夷山素以山水奇秀聞名,山中所產的岩茶又為茶中奇品。自宋以來,為朝野人士所賞識,歷朝列為珍貢,再加上文人雅士的宣傳,被人譽為名山之靈芽,馳名天下。識者常常不遠萬里,一擲千金,收為居家珍品。全盛時期年產可達五六十萬斤。
武夷岩茶經歷過最初的默默無聞,經歷過貴為貢品的輝煌,也經歷過一蹶不振的艱難,在它的身上,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時代的社會、經濟,甚至審美趣味的變遷。
中國是茶的故鄉。從傳說中的神農氏嚐百草而識茶開始,茶就加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這種加入,包括實用和精神兩個層面。中國人的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可以解渴、可以防病、可強身、可健體,這是茶在實用層面上的意義。另一方面,茶的身上體現的精行儉德,其對情操的陶冶,又代表了我們高雅樸實的民族風範。武夷岩茶生長於碧水丹山之間,默默汲取著大自然賦予的靈氣,歷經千年的風雨,奉獻給世人神奇的岩韻,對它的欣賞,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琴棋書畫詩酒花」的詩意人生的追求。
就我而言,從少年而至老年,與武夷岩茶相伴一生,因為喜愛,所以關注她的方方面面,久而久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想把這些記錄下來,與更多喜歡武夷山、喜歡茶的朋友分享。
這本小冊子想要介紹給大家的,包括武夷茶的歷史與變遷、武夷茶特殊的岩韻及其形成的原因、武夷茶獨特的採製技術、武夷茶的品飲藝術、武夷茶與健康之關係、武夷茶的包裝貯運及選購事宜等。另外,因為深感於人們對正山小種紅茶的不了解,特意專闢一個章節,介紹它的生產、採製以及傳播的情況,希望讓更多的人來瞭解這鮮為人知的世界紅茶鼻祖的過去和現在,展望它的未來。
此外,做為一個具有一千多年發展歷史的事物,圍繞武夷茶必定會衍生出紛繁的文化景觀,所以,本書還收錄了與武夷茶相關的傳說、茶區風光、古老的製茶習俗、古老的茶市、茶具等遺跡,當然還包括歷代文人歌詠武夷茶的詩文等等,力圖呈現給讀者一個全方位的武夷岩茶。風雅茶韻與浪漫武夷是密不可分的,武夷岩茶一頭與自然相接,一頭與文化相連,是很有文化、很有內涵的,而武夷岩茶也只有保持與這兩個源頭的血肉聯繫,才能獲得永不枯竭的生命。
近日讀到連橫先生的《茗談》一文,文中寫著:「余性嗜茶而遠酒,以茶可養神而酒能亂性。飯後睡餘,非此不怡,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換茶星之概。瓶花欲放,爐篆未消,臥聽瓶笙,悠然幽遠。自非雅人,誰能領此?」
看來,不論世事如何變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欣賞總是不變的。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武夷岩茶。
卷首語(二)
品茶,回到安靜的自己 葉懸冰
茶,是世界上最樸素的植物。
品茶,則是世上最淡泊的美事。
已經不記得自己是在什麼時候喝了第一杯茶。但這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至今我依然戀茶。
很幸運我能出生在武夷山,讓我的童年在一片片青山綠水中徜徉。小小的我,與水中的一條魚、茶樹上的一朵小白花、地裡的一片紫雲英、田埂上一棵彎彎的鼠曲草,甚至是遠遠吹來的一陣風,似乎沒有很大的區別。
更幸運的是,我還出生在一個茶香彌漫的家。煮水、洗杯、放茶、沖泡,然後,祖父、父親、哥哥和我,坐下,細細地聞,慢慢地品,然後,聽大家娓娓道來。
後來,慢慢長大了,知道了,品茶其實最需要淡泊的心情。因為茶是有靈性的,我們只有用一顆平淡的心才能解開她生命的密碼,感受她帶給我們的清歡。
武夷山,山水靈秀,而武夷岩茶就是山靈獻給人間的一種清供吧。
山裡的茶樹,每一片綠葉都呼吸過高山峽谷中的雲氣,聽過蟲鳥動聽的歌吟。她們看似簡單,卻又絕不簡單。春天來了,她們張開雙臂,在雨中沐浴,然後被一雙雙手採摘。在經歷了曬、揉、撚、烤之後,終於,她們靜靜地躺在杯中了。
一股滾燙的水高高地沖下,她們沒有驚叫,也沒有不平。在那些荒涼的崖壁上,時序的流轉間,她們經歷過風霜雪雨,也經歷過頂禮膜拜,那又如何?繁華落盡,唯有平淡。痛苦教會了她們隱忍,也讓她們看見宿命。
於是,她們努力在杯中慢慢綻放。因為她們知道這是她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在這之前是為這個時刻做準備,而之後的生命,就是為了回味這個時刻。
她們把雲的味道、薄霧的氣息、苔蘚地衣的滋養,還有桃花和蘭花的芬芳,一點一點地,氤氳到空氣裡。
她們是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有緣品嚐的人呢,而此刻,我們能做的,就是懷著一顆感恩和虔敬的心將嘴唇交給茶杯。
茶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嗎?不,還沒有。把她們倒進注滿清水的白瓷碗中,那三紅七綠的葉依然靜靜地放出潤澤的光。而此時,一顆清明潔淨的茶心,也經由我們的身體,悄悄滲入我們的靈魂,生生不息地流傳下去。
茶就是這樣,從一個杯裡,每天都讓人看到一生,冷暖濃淡,唯有自知。
許多年過去了,如今的我,日日穿梭於都市喧囂的人群,行走在鋼筋水泥的叢林,很多時候感覺疲憊。在竹樹掩映下的小屋中品茗,幾乎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能做的,只是讓自己的每一個清晨從一杯茶開始。這杯帶著故園氣息的茶湯,能讓我一天氣定神閒。若是微雲小雨的天氣,種在客廳的小竹子含翠欲滴,爬滿陽臺的牽牛花開著紫色的花朵,此時,就是用一個缺了小口的藍花粗瓷杯泡上些許茶片,飲來,也是格外清甜。
小小的茶桌成一方淨土,可以放下一顆安靜的心。
「從來佳茗似佳人」,好茶如同好的女子,可以在慢慢的交流中品出她的妙處,感受她的氣息,進而從心底對她生出深深的眷戀。蘇東坡確是雅人一個,不但懂茶,更是懂人啊。但如今的女子,又有幾個願意將自己修練成「佳茗」呢?
其實,這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對我來說,在紛紛擾擾的塵世,在小小的安靜角落裡,能夠感覺到——做一棵茶是如此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