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 | 維持健康的好方法 - 2024年11月
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上千人4.7星好評
沉靜是釐清思緒的能力,是引導心力的能力,
也是在世界翻天覆地時保持鎮定的能力。
沉靜是表現出色的祕密,也是領導統御和揮灑創意的祕密。
問題是:該怎麼沉靜下來?沉靜下來又能成就什麼?
喇叭聲、立體聲、手機聲、社群媒體通知聲、電鋸聲、飛機聲⋯⋯我們私人和工作上的問題同樣多得讓人難以招架。職場上有競爭者磨刀霍霍,桌子上有文件如山高,信件匣裡有滿坑滿谷的訊息。我們隨時都得與人接觸,爭執和突發情況永遠離我們不遠。新聞塞滿每一個視窗,用一個又一個危機轟炸我們。沉悶的工作消磨我們的精力,而且似乎永無止盡。我們硬吞太多,消化太少。接收太多刺激,時間排得太滿,卻無比寂寞。
誰有權力叫停?誰有時間思考?
我們時代的吵雜與問題如此擾人,有沒有人能不受影響?
要達到沉靜,我們必須把焦點放在三個領域,亦即心、身、靈永恆的三組對應——思考、肉體與情緒:
♦心的修練♦
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十三天的古巴危機中如何冷靜應對,避免核武戰爭開打?
明星球員肖恩.格林(Shawn Green)怎麼走出低潮,單場擊出四支全壘打?
比起技巧,弓道大師阿波研造為何更著重於傳授「放下」的精神功夫?
♦靈的修練♦
作家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夠了」哲學,為何反讓他獲得更多?
相信某種更高的力量存在,為何能幫助心靈強大並找到平靜?
憤怒是籃球明星麥可.喬丹不斷奪冠的祕密,還是反而讓他無法真正享受自己的成就?
♦身的修練♦
作家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為何熱愛散步?
為何體育健將、成功創業家皆會養成習慣、建立「儀式感」?
市值高達數十億的美國服飾(American Apparel)最後以倒閉收場,原因很可能跟創辦人過勞有關?
從孔子到塞內卡,從哲學家皇帝奧理略到基督教修士,霍利得一一細數歷史上最偉大的一群思想家,告訴我們什麼是沉靜,還有沉靜能讓我們成就什麼。在此同時,他也檢視很多真正體現沉靜力的人:棒球選手王貞治,習禪讓他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全壘打王;懂得平衡生活的邱吉爾,他在查特韋爾莊園的畫畫和砌磚時光,讓他可以承擔挽救世界的重任;長青主持人弗瑞德.羅傑斯陪伴了好幾個世代的兒童,教他們留意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安妮.法蘭克藉著寫日記和對大自然的愛,在難以想像的壓力中維持善良。
沉靜絕非新世紀那種軟膩的胡說,也不是僧侶或聖賢的專利,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工夫。這條路每一個人都能尋見,它能帶你走向啟蒙,走向卓越,走向偉大,走向幸福,讓你在與生命的喧囂和責任中奮鬥時,也活在當下——
沉靜,便是關鍵。
「安靜下來——哪怕只是安靜片刻——我們才聽得見世界一直想告訴我們的事,還有我們一直想告訴自己的事。」
本書特色
1.作者以優雅的文字、洗鍊又生動的人物故事,帶領讀者一步步放鬆身心,並學習在忙碌的生活中實踐真正的休憩。
2. 以淺顯易懂的用字來討論深刻的東西方哲學思想與議題,讓讀者能夠快速掌握核心思想,更好去消化內容。
名人推薦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宇哲/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粉絲專頁共同經營者
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沉靜推薦(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國外好評
對本書的讚譽
「萊恩.霍利得是我所認識的作家中,在心理層面最富有智慧的人之一。我是他所有著作的粉絲,這本傑作當然也不例外。如果你像我一樣,正努力在我們生存的瘋狂世界與日益嘈雜的喧囂中找到自我定位,這本書正適合你。」——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暢銷書《恆毅力》(Grit)作者
「萊恩鼓勵大家培養內在沉靜。在這個人人分心成性的時代,養成這種專注力比以往更加重要。」——馬克.曼森(Mark Manson)/暢銷書作家,著有《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重要而充滿智慧的一本書。」——馬紐.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奧運金牌選手,四度勇奪NBA冠軍
「不論你是運動員、投資人、作家或企業家,這本輕簡但高貴的書都能為你敞開一扇門,讓你的生活和職涯更健康、更不焦慮,也更有生產力。」——亞歷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HuffPost)創辦人
「有的作家善於提供建議,萊恩.霍利得則淬煉智慧。本書為必讀之作。」——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紐約時報》暢銷書《深度數位大掃除》(Digital Minimalism)作者
「別看這本小書文筆平易,就以為它沒什麼了不起。它傳達的觀念能改變人生:為了向前邁進,我們必須學會沉靜。萊恩.霍利得再次精采出擊。」——蘇菲亞.克莉絲汀娜.阿莫魯索(Sophia Amoruso)/曾任企業執行長及共同創辦人,創業經過改編為影集《正妹CEO》(Girlboss)
「今天的世界處處危險——最明顯的是令人分心的事物無窮無盡,生活中充滿瑣碎的爭執和摩擦,讓我們遺忘目標、迷失方向。在本書中,萊恩.霍利得老練地綜合東西方哲學,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專注,在時而令人窒息的二十一世紀生活中,擺脫衝突與困境的束縛,讓心活在當下。」——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紐約時報》暢銷書《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作者
「萊恩.霍利得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出色的作家和金頭腦之一。《駕馭沉靜》是他的藍圖,教我們如何清理腦袋,為靈魂充電,奪回管理自己的權力。」——強.高登(Jon Gordon)/暢銷書《能量巴士》(The Energy Bus)作者
「萊恩.霍利得是自制界的大師,堪稱國家之寶。我認為這本書是他迄今最引人入勝之作,他在書中信手拈來古代經典文獻,又暢談從弗雷德.羅傑斯(Mister Rogers)到老虎伍茲(Tiger Woods)等文化指標,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帶出他的主旨,讓忙碌、心猿意馬、過度亢奮的現代人能夠了解,也可以實踐。我非常推薦這本書。」——史蒂芬.普瑞斯菲爾德(Steven Pressfield)/暢銷書《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及《藝術家的旅程》(The Artist’s Journey)作者
「及時且生動地提醒人們放慢腳步,並藉由沉靜的力量來找回奇蹟。」——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對作者的讚譽
「萊恩是各界爭相邀請的自助達人,向他徵詢建議的包括橄欖球聯盟教練、奧運選手、嘻哈巨星、矽谷企業家⋯⋯在古代,斯多噶主義曾受帝王和政治家追隨,而現在,萊恩將它轉化成精鍊的格言和生動的軼事,讓雄心勃勃的二十一世紀生活駭客有師法對象。」——亞歷山卓.歐特(Alexandra Alter)/《紐約時報》出版線記者
「我沒有為人生設下太多規則,但有個規則我從不打破:只要萊恩.霍利得出書,我一定立刻入手,馬上閱讀。」——布萊恩.考波曼(Brian Koppelman)/編劇兼導演,作品包括《賭王之王》(Rounders)、《瞞天過海:13王牌》(Ocean’s Thirteen)、和《金錢戰爭》(Billions)
「萊恩.霍利得是他那一代最優秀的作家之一,前景可期。」——喬治.拉維林(George Raveling)/籃球名人堂教練,Nike 國際籃球部門總監
「霍利得是喜愛冒險、跳脫框架的思想家。」——《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萊恩.霍利得
是全球頂尖思想家與作家之一,經常為文探討古代哲學及其日常應用。他是廣受歡迎的講者、策略家和作者,著有《障礙就是道路》(The Obstacle Is the Way)、《失控的自信》(Ego Is the Enemy)、《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The Daily Stoic)等多本暢銷書。他的作品已有三十多種譯本,全球讀者超過兩百萬名。他目前與家人定居德州奧斯汀。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譯有《塔木德精要》、《人性較量》、《毋以神為名》、《為神而辯》、《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等書。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前言
序
第一部:心
心的領域
專注當下
節制接收資訊
心放空
放慢,深思
開始寫日記
養靜
追求智慧
不自大,要自信
放下
下一步⋯⋯
第二部:靈
靈的領域
選擇德性
治癒內在小孩
警惕欲望
夠了
沐浴於美
接受有更高的力量存在
進入關係
克服憤怒
一切即一
下一步⋯⋯
第三部:身
身的領域
學會說不
出門走走
建立習慣
斷捨離
尋求獨處
調劑生活
去睡吧
培養嗜好
切勿逃避
勇敢行動
謝幕
後記
下一步?
致謝
相關資料與參考書目
推薦序
寧靜致遠,幸福之道
《駕馭沉靜》是一本對現代人生至為重要的好書;它教我們怎麼樣做到寧靜致遠。
作者萊恩.霍利德是有名的暢銷書作家,他的文筆好,閱讀他的書輕鬆自在。最重要的地方是,它能夠深入淺出地應用斯多噶哲學於日常生活中。在應用裡,他從不濫用術語,少量引經據典,告訴我們如何運用智慧、追求幸福。
這些日常生活的案例太豐富了,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目的在於告訴我們,人生中的所有時刻,無論在哪,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克服問題,達到幸福!
這當中包含了有名的成功人物,偉大的運動選手,留名青史的政治人物,極富創造力的藝術家,各式各樣。在作者的文字中,這些人的偉大與顯赫顯得如此一致,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如何在生活中獲得沉靜。
在現代社會中,因為科技,工作、交通以及人際關係,處處都顯得那麼嘈雜,引發焦慮,令人感到生活充滿各式噪音。沉靜變成一種奢侈,甚至是需要透過精神上的練習,才能夠獲得。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作者以其流暢的寫作,不但應用斯多噶哲學的「精神練習」,他甚至認為,「駕馭沉靜」是人類共有的智慧。無論東西方、不管哪種宗教,乃至所有經得起考驗的人生哲學,克服焦慮與追求快樂的期待,一直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於是,在閱讀本書提及的各種案例時,雖然它們表象不同,但面對的課題都一樣,就是做出穩當的決定。作者透過心智、靈魂以及身體三個方面,將面對重要時刻的心境,做了清楚而且連貫的說明。
在心智上,他強調,放下引發困擾我們的複雜心情,給自己一些時間沉靜下來,放空自己,以沉著穩健的態度做出最佳的判斷。心智需要靜靜地思考,關鍵是這必須從內做起,而這必須由靈魂開始。
在靈魂層面,作者告訴我們,心智能力的培育,需要超越我們的感覺,超越我們的自滿,甚至超越我們的能力。超越之後,我們會達到一種心靈上的共鳴,讓心智與靈魂能夠結合在一起。靈魂包含很多,從善惡的判斷,到欲望展現,回憶童年,強調人倫,承認創造,這些都是影響心智能力的關鍵。
身體就像是心智與靈魂之間的橋梁,讓我們能夠駕馭各式各樣的理念。身體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條件,沒有身體,一切免談,但是許多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以為極度地努力,自然會有成。這是錯誤的,甚至與追求幸福是相反的。身體是本,所謂「本立而道生」,沒有顧好身體,談心智與靈魂是空的。
最後,我以非常誠摯的心情,向國人推薦這一本「有用」的書。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熙熙攘攘的工商業社會中,這是一本讓我們追求幸福、放下焦慮、面對風險,更能產生自信的書!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序
這是一本改造人生的指南
你滿意現況嗎?
或許,這是個不太好的問題,因為很少人可以完全滿意現況,總有些地方不如人意。重點在於,你知道該如何走向更令自己滿意的人生嗎?不管你是否已有答案、是否正努力尋找,或是根本尚未想過這個問題,我相信這本書都會給你很好的指引。這是一本改造人生的指南。
首先,最清楚明白的一點,就是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難免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失控常會帶來難以彌補的後果。每次的反省(如果幸好還會反省的話)都希望下次能夠控制好自己。然而,「控制自己」並不是一種天生的本領,不是想要就可以獲得的東西,而是必須經過學習與鍛鍊才能擁有的技能。至少先有這樣的認知,才能開啟前進的閘門。
靜心是自我控制的關鍵能力
人在失控狀態,尤其受到誘惑、或是被激怒時,如同海上遇見狂風巨浪,無法掌控船行的方向。但只要能夠靜心,即使只有一小塊區間,就能調整方向。
靜心讓我們看見更多的自我
當塵埃落下,世界才能明亮。當水面靜止,倒影才能成像。在我們深陷煩惱、追逐欲望的迷失中,只能看見最表面的自我,深度的內心受到遮蔽,誤作虛假為真,被各種價值觀扭曲的黑手推向末路。只有靜下心來,才會看見那一盞引路燈,指向溫暖、安心的路程。
靜心是創意的源頭
我們不清楚創意究竟從哪來,但可以知道,在靜心的狀態下,更能接收某些特殊訊息,瞬間轉化成有趣的點子,然後會心一笑。
靜心讓我們看見生命的遠方
內心的表層,容易受到欲望驅使,容易遭遇情緒干擾,在這些原始驅動力的生命裡,只能看見眼前的快樂。但是,眼前的快樂卻可能帶給未來痛苦。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望向遠方,看見眼前許多不值得追求的快樂,以及遠方值得努力的目標,甚至耗費一生去換取的美麗。這將引導我們走向完全不同、並且無怨無悔的生命型態。
這本書,讓我看見靜心更豐富的意義,以及追求的方法,受益匪淺。我相信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序
在不久的將來,「慢與靜」將是關鍵能力
效率、速度、即時,這些字眼占據了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上班時,我們盡可能讓工作表現符合這些條件;下班後,我們選擇符合這些條件的商品,期待這些東西填滿我們的空白時間,並藉此享受某種「生活感覺很充實」的感覺。
只是,我們真的有在享受嗎?抑或,這些充實感,會不會其實只是一種假象?
無數研究已經證實,這種「追趕、更多、更快」的生活方式,時常是我們備感「壓力山大」的核心原因。但這種因快而high、因多而亢奮的感覺,卻也讓我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這種欲求、亢奮、追逐背後的機制,與一種稱為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而它被放在我們體內的原因,是老天爺希望人類能透過這種機制去探索更多資源,進而增加生存機率。
只是,舊時代的大腦沒有跟上新時代的變遷。在現代社會,資源、資訊時常不是不足,而是過多了。我們的身體也因為長期處在快而多的欲求模式下,時常動不動就出現各種毛病。
短時間內,這場「快」的比賽不會停息。本書想呼籲我們超前部署,思索一套能用來對治這種「快」所帶來後遺症的妙方:慢下來、停下來、靜下來。
在未來世界,快已經不是人類能勝出的關鍵。原因在於,機器、人工智慧的發展,永遠能在「快」這項比賽上拔得頭籌。我反而相信未來人類的優勢,會回歸古人的智慧,好比我們熟悉卻早已忘記的「定、靜、安、慮、得」。
是時候,我們該駐足省思這個「快就是好」、「多即是好」的世界。透過本書各種史實、故事的介紹,你會發現這些預設值,其實與不快樂、身心耗竭等現象有明顯關係。
作者從心、靈、身三條路徑出發,每一條路上都引用了不少源於東西方文化的各種概念。但殊途同歸,讀者會發現,這三條路仍是可整合在一起的。
邀請讀者在閱讀的途中,不妨摘錄一些自己願意身體力行的觀念與方法,並加以練習。相信假以時日,這些工具能夠內化成你的一部分,協助你練就「慢與靜」的功夫,並在未來持續快速紛擾的世界中,陪你站穩腳步、踏實前行。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粉絲專頁共同經營者
序沉靜的呼喚輕如呢喃,現代世界則非如此。除了塞內卡時代的人也熟悉的喧囂、嘈雜、陰謀和混戰之外,我們還有喇叭聲、立體聲、手機聲、社群媒體通知聲、電鋸聲、飛機聲。我們私人和工作上的問題同樣多得讓人難以招架。職場上有競爭者磨刀霍霍,桌子上有文件如山高,信件匣裡有滿坑滿谷的訊息。我們隨時都得與人接觸,換句話說,爭執和突發情況永遠離我們不遠。新聞塞滿每一個視窗——而視窗數量不少——用一個又一個危機轟炸我們。沉悶的工作消磨我們的精力,而且似乎永無止盡。我們硬吞太多,消化太少。接收太多刺激,時間排得太滿,卻無比寂寞。誰有權力叫停?誰有時間思考?我們時代的吵雜與問題如此擾人,有沒有人能不受影響?雖然這些困境的規模和急迫性源自現代,但它們賴以蔓生的問題沒有古今之別。歷史其實已經告訴我們:培養維持內心沉靜的能力——平息內心混亂、把心放慢、了解情緒、克服肉體的能力——向來極其不易。「人的一切問題,」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一六五四年說過,「都源自無法靜靜地獨自坐在房裡。」為了生存,某些不同物種(如鳥和蝙蝠)在演化中調適出類似的特徵。哲學學派也一樣,儘管它們有重洋相阻,彼此相隔萬里,也各自發展出獨特的道路,但這些道路都通向同一個關鍵目標:沉靜,為自己的人生做主所不可或缺的沉靜。能在嘈雜和忙碌中保持沉靜,才能生存,才能繁盛,在任何環境都不例外。正因如此,沉靜絕非新世紀那種軟膩的胡說,也不是僧侶或聖賢的專利,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工夫。不論是經營避險基金、打超級盃、開創新領域的研究,或是養家餬口,都需要沉靜。這條路每一個人都能尋見,它能帶你走向啟蒙,走向卓越,走向偉大,走向幸福,讓你在做出成績的同時也活在當下。沉靜是箭矢的標的。它能激發新的靈感,讓你的眼光更敏銳,更看得清因果關連。它緩下飛快的球,讓我們穩穩擊中。它勾勒出長遠願景,讓我們抵擋住群眾激情,給感恩和驚奇留出空間。沉靜讓我們堅持不懈,讓我們成功。它是打開智者洞見的鑰匙,也是讓我們芸芸眾生能理解他們的鑰匙。這本書會告訴你那把鑰匙的位置。我不只希望你擁有沉靜,更願你讓它閃亮如星、耀眼如日,照亮這個比以往更需要沉靜的世界。